索引号: | 00266832X/2021-9224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交通运输局 | 成文日期: | 2021-09-01 |
信息来源: 市交通运输局 | 发布时间: 2021-09-01 10: 50 | 浏览次数: |
8月25日,台州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陆善福接受浙江交通厅局长全媒体直播访谈,深度解读“十四五”期间如何推进台州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长三角南翼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访谈回放
陆局长好,近日,台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出炉,您能谈谈未来五年中,台州综合交通规划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重点要推进哪些项目吗?
陆善福:台州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围绕“全力打造长三角南翼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总体定位,构建由市域1小时、省城及周边地市1小时、长三角重要城市2小时、国内重要城市3小时组成的“1123”交通圈,建设“沿海、南北、东西、西北”四大通道,统筹推进“铁轨公水空管邮枢廊”九大交通要素。重点实施“221”工程,一是统筹推进200多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二是力争完成投资2000亿元,确保完成投资1500亿元。三是重点推进“十大标志性工程”。分别是甬台温福沿海高铁、杭台铁路、杭温铁路、金台高铁、台州机场改扩建、甬台温高速改扩建、甬台温高速温岭和三门联络线、市域铁路S1线和S2线、头门港和大麦屿港货运铁路支线以及市区快速路网。
铁路方面,计划建成杭台高铁(含温玉段)、杭温铁路,开工建设头门港铁路支线二期,加快推进甬台温福高铁、金台高铁和大麦屿港铁路支线建设。
轨道和快速公交(BRT)方面,计划建成市域铁路S1线一期,开工建设市域铁路S2线(62公里)、BRT(93公里)。
公路方面,建成“九纵八横一联”干线路网,打造市域“1小时交通圈”。计划建成甬台温高速温岭联络线、104国道临海段、204省道黄岩北城至临海泽国段、现代大道等项目,开工建设甬台温高速改扩建、351国道临海段、228国道温岭段、海城路等,加快推进203省道椒江大桥改扩建及接线工程、台州市区至临海快速通道等项目。全力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
水路方面,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万标箱。
民航方面,完成台州路桥机场改扩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500万人次。
管道方面,重点建设川气东送二线干线,推进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
邮政方面,建设“中国快递示范城市”。
枢纽方面,构建高铁中心站和台州机场两个客运枢纽,台州南铁路物流基地一期、金台铁路临海东物流仓储中心、金台铁路头门新区物流仓储中心三个货运物流枢纽,为台州制造业降本增效强化交通支撑。
绿道方面,依托台州江河、海岸资源,打造600多公里的“一横二纵”省级骑行绿道网。
较以往的规划,此次的“十四五”规划主要有哪些特点?
陆善福:相比较以往的规划,此次的“十四五”规划主要有以下五大特点。
1、规划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交通投资计划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十四五”期规划力争完成综合交通投资2000亿,是“十三五”期完成投资1320亿的1.5倍,“十二五”期完成投资487亿的4倍。
2、规划内容涵盖范围更加全面。本次规划在传统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管道五大交通要素的基础上,新增了轨道、枢纽、邮政、绿道四大交通要素,真正体现了综合立体交通网的理念。
3、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更加紧密地对接。做好与本轮国土空间规划调整的深入对接,近几年交通项目做到1:2000比例尺的初步设计深度,加强通道资源管控,实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体化”。
4、更加注重体现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要求。项目建设更注重城乡统筹、城市向农村倾斜,通过“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带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发展民宿、旅游经济,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5、更加注重以数字赋能推动交通运输服务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化建设品质工程、智慧化提升便民服务、信息化保障行业安全、打造车路协同智慧公路,夯实无人驾驶基础。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2019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请谈谈台州在“十四五”期间如何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
陆善福:建成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的平安百年品质工程是交通强国的重要标志。“十四五”期间,我局将在抓大项目、大抓项目的同时,一如既往狠抓交通项目的品质工程建设。
1、超前谋划打好基础。将品质工程建设要求写入招标文件,把创建行动转化为合同履约,把品质要求转变成施工单位的行动自觉。
2、加强标准化管理,实现“毫米级”控制的品质要求。通过设备微改造、工艺微改良和小发明小创造,使施工构件误差控制在“毫米级”,让每座墩柱、每片梁板、每个构件都达到优良标准。
3、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工程内在质量管控。针对台州沿海台风、潮差、海水侵蚀等复杂施工环境,积极探索利用5G+智慧工厂、北斗+隧道监控、物联网+智能检测,在建成实体工程的同时交出数字工程。
4、以“美丽班组”建设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通过技术比武、攻关先锋、操作能手、工匠楷模等形式,发挥建筑工人积极性、创造性,让建筑工人有作为、有地位,培育现代产业工人队伍。
5、让立功竞赛成为创建品质工程的“活力赛场”。立功竞赛是推进品质工程建设、培养现代产业工人、弘扬工匠精神最好的舞台和最有效的抓手。深入构筑“八大赛道”:一比标化,打造样板工地,引领精细化施工;二比质量,弘扬工匠精神,建造品质工程;三比安全,倡导以人为本,确保生产安全;四比进度,实行挂图作战,干出建设加速度;五比创新,依托技术创新,提升管理水平;六比效率,树立争先意识,提高整体效益;七比廉洁,树立优良作风,保证干净干事;八比关怀,创建和谐工地,激发员工热情。
6、加强督查考核,确保品质工程建设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台州模式的四好农村路走出了特色,走向了全国。您在2019年作为全国唯一的地市交通局局长,受邀在李小鹏部长主持的主题教育座谈会上发言,台州“四好农村路”经验在全国现场会上作典型介绍。台州创新“四好农村路”建管理念是怎样一个模式呢?同时在共同富裕这个大课题上将起到什么作用?
陆善福:
1、继续用好考核指挥棒,调动各方力量共建四好路。台州作为交通运输部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试点,将继续把市县乡三级考核体系作为试点重要内容。
2、继续优化资金筹措机制,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创新实施“六个一点”资金筹措模式(即“部省补一点、市里奖一点、县乡挤一点、村里筹一点、乡贤助一点、项目拼一点”)和独特的“3+”农村公路养护模式,搭建“四好农村路”+乡贤、+党员、+群团的平台,创建了一批党建路、乡贤路和巾帼路等,真正让农村公路“建好大家养、养好大家用”。
3、继续创新理念,以更少投入打造更好农村路。继续优化自编的《美丽公路建设指引》、《美丽乡村路建设技术口袋书》,加强技术指导。打造简约版的农村公路示范镇,让乡村公路还原乡村的自然美、生态美和历史、人文、休闲特色,让美丽公路看得美、养得起、留得住、管得牢。
具体事例:
天台寒山和合环线:全国首批“十大最美农村路”,串联起沿线始丰街道、平桥镇、街头镇、龙溪乡,融合唐诗文化、和合文化、佛道文化。
天台后岸村:依靠农村公路建设提升,创成4A级景区,全村80%的村民从事旅游业,户均纯收入达到20多万元。
黄岩横街村:依托环库美丽公路环线,建起驿站和绿道,村里将集体房出让改造、发展民宿经济,实现“经济薄弱村”成功摘帽。
三门潘家小镇:通过投入2000多万元对农村公路进行拓宽和美化提升,把公路当客厅,把农村当卧室,陈旧的小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游客数量连年翻番,旅游产业带动全村经济发展,2020年旅游人次达到70万人,旅游总收入达到4000万元,户均收入达到25万元。
今年是数字化改革的起步之年,这方面台州交通有哪些举措?
陆善福:台州交通立足问题导向、百姓需求,谋划一批数改场景,服务群众出行和行业管理。
“行有所畅”省级试点:1是建设城市公共停车诱导,市民通过手机实时查询城区停车场、停车余位,第一时间、快捷精准地找到停车位。2是完善农村客运班线查询,农村居民通过手机实时了解客运班线发班班次、到达时间,避免长时间等待,实现即到即上。
非法营运“智慧查控”省级试点:运用大数据,与公安部门联合行动,通过高速公路ETC、天网工程,加强对非法营运车辆的精准管控和靶向打击,维护交通运输行业安全。
能否用一句描述一下您心中未来的台州交通?
陆善福:展望未来,我们再通过若干年的奋斗和拼搏,将打造出品质更优、服务更好、环境更美、群众幸福感更强的人民满意交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