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旅游信息  > 旅游工作信息
索引号: 002668848/2021-9133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成文日期: 2021-08-06
不出市不扎堆,带你在“家门口”的老街感受诗与远方
信息来源: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发布时间: 2021-08-06 11: 17 浏览次数:

其实啊,想要去寻找“诗和远方”,也不必远行,去老街走走吧!那一条藏于市井之中、隐于繁华之外的老街,是这座城市古老的血脉。旧时繁华,而今渐渐安静的老街,没有密集的人群,只有慵懒的时光。


椒江



海门老街现存建筑多为清末民初所建。此街南接中山东路,北至江滨路,原街全长470米,今留有225米长、宽约为6米至8米不等。


南北走向,石板路面。南端为吊桥头,系繁华街口;北端有杨府庙,庙北原有牌楼,上书“海门关“三个大字。



商铺里的人刚吃过午饭,坐在门口舒适地聊着天。没有令人聒噪的叫卖声。大家都很随意,不为生意费劲脑汁,只求遇到兴趣爱好相同的人。


这条浓缩了一个多世纪风风雨雨的海门老街,保留了不同时期的风格。老街南北风格不同,北面多为欧式建筑,南面先有明清建筑,后是民国时期的建筑,新中国后又加入了文革的色彩,使老街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喝一杯,再走吧!~



海门老街坊间至今仍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喝同康酒,枉到台州走。”同康酒,椒江的特色。上世纪初的1915年,两浙盐运使司颁布给同康酱园酒厂“官酱园”匾额,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举起一杯酒,让阳光穿过酒杯,整个人都像路边的慢跑者一样,惬意前行,慢慢地回到跟百年前毫无二致的气氛里。





路桥


十里长街,起源于南宋、鼎盛于明清,见证了路桥商贸历史的发展,傍流经全城的南官河而建,北起河西街,南到石曲街,包括七个街区,沿街旧式民宅鳞次栉比,水乡风貌和文物古迹相对集中。漫步这里的庙亭楼台、民宅府邸、福星桥、邮亭驿站……你能看到江南另一种质朴古拙的样子。



住一夜,再走吧!~


民宿“无问西东”地处“十里长街”,也是路桥首家“银宿”级民宿,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态度,保留了这里原有的砖瓦和石墙,延续了原有的风貌。


静静流淌的南官河,屏蔽了核心商圈的繁华,又周全了老街的静谧。从繁华复归宁静,只需一转身的距离,这便是无问西东的独特之处。


民宿内建有长廊,开门见河,推窗即景,凭栏听雨,环境幽静。室内,精巧的设计隔绝出了几个小小的空间,配上柔软的沙发,十分美妙。尤其是夜晚,在黄色的灯光包围中,浓醇的咖啡、安静的阅读,温暖而舒适。




临海


尤溪老街,从繁华到寂静,老街再焕新生。


尤溪老街位于尤溪镇花联村。东西走向,起王广桥,止于天主堂,街长约500米,曾经是尤溪主道,自南宋时期就是周边最热闹的一处市集中心点,一直到民国时期,这500米的老街也拥有150多间临街店铺。



当城市快节奏压抑着人喘不过气,老街就成了一个“避风港”。来老街上看一看树荫凉亭下摇着蒲扇发呆的老人家,拿着泡泡机追着闹着的小朋友,这心头啊,竟奇妙地得到了放松。



看本书,再走吧!~


老街三寻图书馆,尤溪老街的“宝藏”。



图书馆名称为临海市图书馆尤溪分馆,加上老街三寻的名字,显然诗意更浓。图书馆所在的位置原是新华书店旧址,后因失火被毁,仅有青砖墙面保存了下来。设计师改建时秉持着保护传统建筑的初衷,在保留了质朴的老青砖墙同时,完美融入了现代建筑风情。



推门走进室内,大厅长长的阶梯设计简直太独特了,约6米宽的台阶两侧摆满了书籍,读者可直接坐在台阶上看书。


玉环


西青街是玉环的老街,承载着许许多多玉环人的回忆。房屋一点点变得老旧,街道也被岁月冲刷。


西青街,当地人又称它为“贪吃街”,记忆中,那里曾弥漫着浓浓的烟火味,早晨,来一屉烟气缭绕的热包子,还有糕头、馄饨、番粉圆……中午来一份醇鲜诱人、油厚肉香的海鲜炒咸饭,晚上来一碗鲜味十足,热气腾腾的海鲜面,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你的味蕾……充满着玉环味道的老街,是玉环人记忆中割舍不断的乡愁情结。



吃一口,再走吧!~



“西青烟火,鲜味老街”


糕头

糕头又称夹糕,嵌糕,包糕本在早上吃的早点,夹料有米线,红烧肉,洋葱,豆芽,豆腐,红萝卜等等。把粳米蒸好,然后使用石锤使劲捶,并又使劲揉,直到完全粘成一团。把揉成团的糕头搓成薄薄的皮,然后在里面夹上喜欢吃的菜,再包好,就可以吃了。



方糕

外观讨喜又吉利的方糕是玉环地区吃排场的常客,上下两层糯糯的糕中间夹着甜甜的一层。还记得以前最期待刚出炉的方糕被揭开上面一层薄纱的场景,勾得人迈不开腿。



妈粽   

玉环做为一个沿海城市,海鲜资源十分丰富。妈粽中鳗鱼干,肉,虾仁,干贝等食材。坎门地区的妈粽十分有名气,海鲜粽做得一绝。



离开玉环在外学习或工作的人是否会在夜里常常想起妈妈的手艺。外面的各色风味小吃虽新鲜,但总是比不上妈妈的味道。那还是谁也模仿不出的味道。妈粽也是因此得名,妈妈包的海鲜粽是对家最深的挂念。


糯米饭  

对于玉环人来说,一碗炊饭,或许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昭示着美好一天的开始。香喷喷的白米饭,撒上香酥可口的油条末,再加上一点葱花点缀,浇上肉末汤汁,再配以浮满白芝麻的甜豆浆,就是一顿美美的早餐。



蛎肉饼

牡蛎也称生蚝,广泛产于沿海一带,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勤劳智慧的沿海人民还将它的美味以另外的方式呈现----牡蛎饼。外脆里嫩,鲜香味美的口感让人垂涎。


薯粉圆   

薯粉圆内陷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但是最少不了的一样便是盘菜,还有豆腐干、香菇、肉丝、葱芹等通通切成丁,外皮则是番薯粉混合生粉做的,蒸熟之后晶莹剔透,咬一口满嘴留香。表皮Q弹,内里包罗万千。



水潺饼

靠海吃海,很多都是就地取材的,水潺学名是豆腐鱼,连刺都是软软的,渔民为了方便携带,所以也非常简单易做。面粉和水潺拌匀,加点老酒生姜汁等作为调料,在油锅里煎至金黄,香喷喷的水潺饼就出锅了,实在是鲜美至极。



松糕   

若是说味道,不会过于甜腻就是它最大的特点;一股淡淡的刚好能尝得出来的甜,松软的口感也十分适合牙口不好的人群。



用小刀将松糕切成几小份,刚出炉的时候有暖暖的甜蜜,放凉了之后也别有一番风味。


焬饼   

玉环人逢年过节餐桌上的主角一定是焬饼,焬饼皮一般放在平底锅上进行,先用油脂在锅面抹上少许,然后用一小撮粉浆投入,用手将粉浆顺时针方向均匀地移动摊开、铺平,半分钟之内,一张大如铜锣薄如纸的焬饼皮就已摊好。在根据各家不同的习惯加上喜欢的馅料,一筒焬饼是玉环人家的回忆。



何必去探寻远方

诗意与美好,都在脚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