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668012/2021-9121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台州市港航口岸和渔业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1-08-02 |
信息来源: 市港航口岸和渔业管理局 | 发布时间: 2021-08-02 15: 23 | 浏览次数: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局以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为战略牵引,抓牢抓实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三个关键词,加快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渔业发展“半年红”、交出高分“半年报”。
一、上半年渔业经济运行特点
1-6月全市水产品总产量53.02万吨,同比增长4.48%。其中:国内海洋捕捞产量26.20万吨,同比增长4.54%;远洋渔业产量2.73万吨,同比增长10.69%;海水养殖产量20.92万吨,同比增长4.43%;淡水渔业产量3.16万吨,同比减少0.51%。上半年渔业产值106.77亿元,增幅4.5%(大农业产值207.57亿元,增幅5.2%,排位全省第3)。
1-6月台州市渔业经济各指标增幅情况
相关指标 | 2021年产量(吨) | 2020年产量(吨) | 同比增幅 |
国内海洋捕捞 | 262027 | 250646 | 4.54% |
海水养殖 | 209242 | 200369 | 4.43% |
淡水捕捞(养殖) | 31598 | 31761 | -0.51% |
远洋渔业 | 27333 | 24693 | 10.69% |
合计 | 530200 | 507469 | 4.48% |
水产品总产量分县如下:椒江9.20万吨,增4.72%;路桥0.98万吨,增3.07%;温岭16.84万吨,增4.71%;三门10.07万吨,增4.00%;玉环10.60万吨,增4.69%;临海4.84万吨,增4.00%。各县市区总体上量值齐增,渔业经济保持稳步增长。
1-6月台州市各县市区水产品总产量一览表
单位 | 2021年产量(吨) | 2020年产量(吨) | 同比增幅 |
椒江区 | 91971 | 87826 | 4.72% |
黄岩区 | 980 | 955 | 2.62% |
路桥区 | 9810 | 9518 | 3.07% |
温岭市 | 168406 | 160824 | 4.71% |
临海市 | 48359 | 46498 | 4.00% |
玉环市 | 105976 | 101226 | 4.69% |
三门县 | 100740 | 96865 | 4.00% |
天台县 | 1453 | 1437 | 1.11% |
仙居县 | 2505 | 2320 | 7.97% |
合计 | 530200 | 507469 | 4.48% |
1-6月台州市各县市区2021年水产品总产量与2020年同比增幅情况
(一)海洋捕捞贡献较大。针对冬春季疫情反弹趋势,慎终如始,实施常态化疫情防控,筑牢“海上防线”,促进了稳产保供。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半年渔船作业船只、作业时间明显增多,国内海洋捕捞产量稳步增长,增长绝对值1.14万吨,对水产品总增长量贡献50.07%。特别是2月份贡献较大,同比增幅112.9%。总体上,大小黄鱼、带鱼、鲳鱼、鲐鱼等传统经济鱼类产量均呈现增长趋势,其中大黄鱼产量增长10%,带鱼产量增长10.77%;甲壳类产量7.07万吨,同比增长5.31%,其中虾类产量5.67万吨,同比增长3.02%。
(二)远洋渔业平稳增长。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远洋渔业生产,浙江兴邦远洋渔业公司的14艘大洋性渔船正常作业,但受缅甸国内形势及缅甸国禁渔期影响,惠众缅甸项目18艘过洋性远洋渔船3月中旬开始已陆续停港,从3月份开始远洋渔业产量增幅在逐步缩小,增长绝对值2643吨,对水产品总增长量贡献11.63%。
(三)水产养殖稳定保供。与去年相比,水产品逐步回归正常销售状态,线上线下市场消费通道顺畅,水产品价格走势见好,季节性涨价促进水产品生产,产量较去年提升明显。5月1日起东海区海洋捕捞进入伏季休渔期,海水养殖替补海洋捕捞海鲜,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水产养殖挑起了重担,为渔业稳增长做出了贡献,增长绝对值8873吨,对水产品总增长量贡献39.03%。椒江新建并投入深水抗风浪养殖网箱156口,养殖水体增加6万多立方,海水养殖产量1.29万吨,增幅3.28%;三门继续做足养殖小海鲜文章,产量9.55万吨、增幅4.18%;玉环做深中鹿岛现代海洋渔业产业园等,产量5.77万吨、增幅6.15%。
(四)渔业项目加快推进。完成渔港建设投资3313万元,金清渔船避风锚地、东矶二级渔港、临海市红脚岩一级渔港、大麦屿二级渔港等4个升级改造或疏浚维护续建项目继续推进,路桥海滨渔港护岸工程和温岭龙门渔港疏浚工程开工,玉环坎门渔船锚地、温岭中心渔港箬山港区码头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完成渔港经济区投资1.43亿元,椒江的渔都小镇、玉环的渔港产业园、路桥的海岛渔民安居工程、温岭的特色小镇和海洋牧场发展带建设等项目都在有序地推进中。谋划8个渔业产业类发展项目,完成投资5797万元,深远海养殖、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养殖、白对虾良种场建设等事关渔业供给端发力的项目进展顺利,有力推动产出端品种结构调整和结构性增量。
二、当前渔业运行问题和面临形势
上半年渔业经济稳中见好,主要是国内海洋捕捞产量、远洋渔业产量、海水养殖产量齐步增长的结果。但在运行中,也发现一些新老问题交织,增加了渔业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一是养殖空间继续压缩。全市水产养殖面积31175公顷,同比减少0.17%。其中海水养殖面积24212公顷,同比减少0.11%;淡水养殖面积6963公顷,同比减少0.36%。二是渔业资源变动明显。从渔获物结构分析,经济鱼类资源变动较为明显。如鲳鱼0.70万吨,减少13.48%,马鲛鱼0.98万吨,下降4.97%,鳗鱼0.73万吨,减少5.69%;蟹类1.20万吨,减少0.82%。三是恶劣天气引发病害。二季度持续出现阴雨天气,造成水温、盐度、浮游生物等养殖环境的剧烈变化,加上很多水产养殖动物刚放苗不久,免疫力下降,导致病害发生与流行。上半年渔业受灾面积32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四是水产贸易仍受影响。国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水产品出口贸易仍未恢复到通畅状态。上半年水产品出口数量4683吨,同比减少31.06%。
同时,对下半年渔业经济健康运行,还需分析面临的形势、研究相关变数。一是“异地挂靠”清零影响产量分布。台州是“异地挂靠”渔船最多的市,总体上转入我市渔船较多,总产量基数也相应增加,但产量分布也发生了变化,温岭转入渔船较多,椒江转出渔船较多,可能影响椒江今年产量增长和目标完成。二是远洋渔业增量边际递减。兴邦远洋14艘大洋性可能9月份重新开始生产,惠众缅甸项目18艘过洋性远洋项目,受缅甸国内局势影响,能否下半年投入生产还是未知数。三是台风灾害影响可能性存在。在当前养殖设施条件下,水产养殖还是“靠天吃饭”,易受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影响。
三、做好下半年渔业工作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提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9个必须”,为渔业渔区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政治能力、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实现渔业发展全年红、交出满意高分报表。
(一)紧盯目标,推进重点项目取得突破。坚持把项目攻坚作为推动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优存量和拓增量双向发力,夯实渔业发展基础,助力渔业转型发展。重点要落实中央渔业发展补助政策,谋划推进渔港经济区、近海捕捞渔船更新改造、水产养殖与加工、远洋渔业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渔港锚地、渔船精密智控、渔业产业等续建项目,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早日见效。
(二)优化服务,推进渔业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广绿色养殖技术,引导发展池塘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养殖、海上大型养殖平台、贝藻碳汇渔业等设施养殖模式,抓实相关基础性工作,创成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2个、省级以上示范场30家。深入开展“三联三送三服务”,协调解决远洋渔业、深远海养殖、休闲渔业、品牌建设、渔港经济区陆域平台等问题,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拉长增收链。
(三)持之以恒,推进渔业领域深化改革。围绕渔业关键领域,以数字化改革来撬动产业发展,谋划数字渔场、数字养殖建设,建设“船港通”平安法治一件事多跨场景,确保按时上线运行,深化渔船污染物数字治理。深入台州国家渔船渔港综合管理改革试验基地建设的做法与经验,积极创建国家渔船渔港综合管理改革示范区,打造渔船渔港综合管理改革2.0版,以改革助力渔业高质量发展。
(四)警钟长鸣,推进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围绕渔业领域四大安全突出问题,深入推进渔船安全“百日攻坚”暨系统治理,突出抓好渔船隐患排查整治、渔业船员持证、异地挂靠整治、老旧渔船治理、“六创六强”、伏休管理执法打击等重点,突出抓好伏休开捕节点管理,全面深化海上联合执法和“打非治违”,突出抓好渔业防台防汛,加强渔船回港避风管理,指导水产养殖台风保险和避险,以系统治理、精密智控、本质安全的新成效为渔业高质量发展增成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