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市商务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人大代表建议
索引号: 002668872/2021-9174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台州市商务局 成文日期: 2021-08-17
台州市商务局关于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第玉22号建议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 市商务局 发布时间: 2021-08-17 11: 21 浏览次数:

陈素萍代表:

您在台州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关于扶持解决外贸企业货运问题的建议》(第玉22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在各项稳外贸政策举措的叠加作用下,运力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纾解,外贸企业出口稳定增长。1-6月,全市外贸稳步上行,进出口额1108.9亿元,同比增长43.8%,高于全省平均13.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017.8亿元,同比增长43.7%,比全省高16.2个百分点;进口91.1亿元,同比增长45.8%,比全省高6.6个百分点。出口增幅全省第二,出口额占比全国10.2‰,占全省7.4%。

一、目前外贸出口企业物流现状

总体而言,外贸出口企业集装箱紧缺、仓位紧张、物流成本飙升现象仍然严重,尤其是FOB贸易方式下,客户指定货代缺口较严重。当前海运集装箱运价:宁波港至北欧大陆运费升至$12,000/ FEU(去年同期$ 1,300 );至英国上涨至$ 14,500 / FEU(去年同期$ 1,325);至美国(纽约)上涨至$14000/FEU(去年同期$ 2,500)。义新欧铁路运输:舱位紧张,价格同步飙升,如到德国杜堡的市场价格在12000美金左右,相比海运仍然偏高(海运费11000美金左右),且沿线站点有限,内陆运费累加后,综合运输成本仍然偏高,企业选择余地不大。

物流紧张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全球主要航线上的需求继续超过供应。与疫情开始时相比,航运中周转的空集装箱数量锐减,由于码头工人短缺、内陆运输不畅以及疫情等原因,集装箱返港时间大大增加(2020年初只需7天,现在需要4周才能返港)。二是由于在全球主要枢纽爆发疫情,港口延误使人员配备水平大大降低,使物流方面重大延误。三是在欧洲贸易通道上,苏伊士运河堵船事件导致欧洲港口出现重大瓶颈,尽管港口在集装箱船没未抵达的平静期,清除一些积压的货物,但随后的4月份,大批船舶一下子全部涌入港口,造成港口的等待时间不够延长,加剧了本已紧张的市场形势。

预计,这些问题至少会持续到第三季度末。

二、工作推进情况

1.专班保障重点推进。市领导高度重视,专班工作机制推进各项工作。4月份,市商务局邵海丽副局长带专班人员赴省海港集团对接台州外贸企业出口运力相关事宜,就下一步如何共同推动运力白名单企业需求解决、企业码用箱供需平台搭建及台州外贸企业贸易方式多样化引导等方面进行对接。5月23日下午,陈挺晨副市长召集外贸企业代表、货代物流公司、港务公司以及相关部门,组织召开“台州外贸出口企业物流纾困研讨会”,聚焦我市外贸企业面临的集装箱紧缺、仓位紧张、物流成本上涨等问题面对面交流与讨论,现场研究解决方案和相关对策。6月2-4日,市商务局联合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港务公司及重点货代物流企业赴上海、厦门考察调研,重点了解上海港、厦门港外贸集装箱出口运输现状,集装箱箱源、运价、仓位等情况,商讨对接台州外贸企业在上海港、厦门港口出口的可能性,学习上海港、厦门港扶持集装箱运输的相关政策,有的放矢出台相关对策。

2.政策扶多措并举。3月份,结合《浙江省商务厅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做好外贸集装箱空箱调运工作的通知》政策精神,市商务局联合市财政局、市经信局、台州海关、市港航口岸和渔业局等相关部门出台《台州市加强外贸物流保障工作八条意见》,并及时通过县(市、区)商务局、进出口协会、调研走访等渠道和时机传达至全市外贸企业,引导企业用好用足惠企政策。各地各部门严格贯彻落实,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合力缓解企业出口运力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3-5月份,全市外贸出口企业自宁波舟山港出口的集装箱数量为242915个,同比净增箱量65905个,兑现集装箱调空补贴资金1318.1万元6月,市商务局先后组织市发改、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市财政及市交通运输等部门及重点货代物流企业召开国际物流货代企业座谈会、赴上海港、厦门港考察调研等,为统筹做好下步出口物流保障政策提供基础支撑。在此基础上,市商务局着手草拟补充政策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建议,计划出台《台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外贸物流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在政策上进一步加以完善,提高货代物流的引流疏导作用,进一步发挥船公司积极性,切实解决我市外贸企业面临的集装箱和舱位紧缺问题。

3.搭建平台三级联动市商务局先后组织召开船公司外贸企业集装箱用箱需求对接会、省市联动港航企国际运力纾困台州对接会等,搭建供需交流平台;带队综保区、台州港务公司赴省海港集团对接台州外贸企业出口运力相关事宜,进一步推进台州运力白名单工作,开展精准对接,有针对性地解决箱源舱位。目前,已梳理台州重点白名单21家企业,省海港集团根据企业6-8月用箱需求开启前期对接。7月,市商务局联合港行邀请上海物流与供应链企业协会及上海冠东集装箱国际码头有限公司来台开展运力纾困座谈会,给企业搭建纾困桥梁,缓解企业集装箱压力。玉环、椒江等地商务部门先后联合邮政等部门,举办用箱对接活动,仙居县举办省县联动集装箱“一件事”物流对接会,促进外贸企业与义新欧班列、物流企业等开展面对面供需对接,现场解决企业困难与难题。数据显示,3月全市外贸出口企业自宁波舟山港出口的集装箱数量相比去年同期净增17941TEU,增量全省首位。4月当月新增箱量24518TEU,增量仅次金华、宁波和杭州5月当月新增箱量23446TEU,增量全省第三。

4.积极促成精准对接。一是引导企业灵活运用国际贸易方式(DAP、CIF等)应对出运难题,如促成温岭富岭塑胶与德信国际物流公司对接,双方于5月开始合作,截至目前已先后解决了休斯顿、新奥尔良、迈阿密、杰克逊维尔、芝加哥、纽约、加拿大等上百个柜子。正特股份作为疫情前FOB比例超90%的代表,通过客户结构调整,以及产品结构调整等契机,迅速提升CIF比例,得以舱位和用箱较快解决。二是持续联合邮政部门积极对接省政府“四港联盟”资源。通过与邮政速运合作,根据需求企业,主动对接宁波海港、金华陆港等港口单位和世界排名前十的主要船公司。分别从舱位、价格等多方面为台州企业争取海运和铁路的发运资源,为企业提供综合的国际供应链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已服务海运需求企业40多家,涉及欧美、东南亚、非洲、中亚等区域航线50多条,共帮助台州外贸企业解决300余个集装箱装货需求。三是谋划联合经信部门搭建台州外贸企业用箱需求信息平台。充分利用企业码优势,开辟台州外贸企业供需平台专区,推进外贸企业用箱需求和船运、货代等物流企业的箱源供应、船期安排等信息的即时沟通。

5.强化港口承运能力。龙门港目前陆路转关日保障能力50辆车,计划扩大堆场提升日保障能力。大麦屿港也逐步通过航线加密(内支线主要以甬台线为主,每周大麦屿6班,龙门5班,海门4班,大麦屿到营口、盘锦、锦州、广州、泉州每周1班)提高承运能力,争取更多企业弃陆走水,降低物流成本。台州港口运力也有明显提升,1-5月,台州港外贸出口重箱达23461标准箱,同比增长18.3%;外贸进口重箱达6616标准箱,同比增长155%。

6.增设还箱点争取箱源。加大政策力度,鼓励各港务公司积极引进国际船运公司在台州港口设立提还箱点,签订CCA协议并开展业务运作。发挥本地港口调运空箱的积极性,鼓励各港务公司协调船运公司将更多空箱运抵台州港口。加大与船运公司合作力度,积极争取更多箱源。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抓好几个政策举措的制定出台在《台州市加强外贸物流保障工作八条意见》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物流纾困政策,联合经信运用企业码平台,探索对接省商务厅集装箱“一件事”应用功能。完善制定进口激励政策,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推进高端技术装备进口、提升消费层级需求。

2.加强港口码头建设,提升台州港口承运能力。进一步鼓励各港务公司加强与宁波港、温州港对接,加密两港与台州各港口的内支线班次。支持航运公司开通内支新航线,通过拓展水路,引导企业“弃路走水”,帮助企业降低运输成本。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助推集装箱周转速度、改善营商环境。积极探索运用电子关封手段,提升施封效率。建立企业问题收集梳理和协调解决机制,实施重大项目、重要企业“一对一”帮扶,及时为企业解决进出口问题,提升企业获得感。

3.打造多式联运国际物流方式。不断完善台州港“一港六区十港点”的发展格局,建设港口集疏运体系和港航物流服务体系。以金台铁路为基础,对接“义新欧”中欧班列,加速打造“义新欧+台州”班列。依托路桥机场,谋划国际航线开通。积极引进国际集卡物流公司、专业报关服务企业、国际货运公司等供应链服务企业,畅通“海、陆、空”三大贸易通道,打造国际物流专线,加速产业链、供应链高效耦合。

4.大力引进货代公司。联合港航、海关、发改、港务公司等相关部门进一步走访调研国际物流货代企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大优质货代公司招引力度,进一步促成供需对接,更好的为台州外贸企业解决物流问题,提升国际物流服务水平。

感谢你们对台州外贸出口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台州市商务局    联系人:黄剑

联系电话:88510831        邮编:318000                            

 

                              台州市商务局

                                2021年7月16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