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市建设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人大代表建议
索引号: 002668450/2021-9101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建设局 成文日期: 2021-07-28
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椒第4号建议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 市建设局 发布时间: 2021-07-28 10: 30 浏览次数:

陈再灵、周海宏、应再正、陈招德、叶习义、罗正义等6位代表:

你们在台州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关于在“二次城市化”中推进老城区有机更新的建议》(椒第4号)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城区在发展中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问题也日益凸显。提案中提到的老城区老旧小区存量大、危旧房集中、基础设施破旧、土地资源紧缺等居住环境恶化的一系列问题,造成了老城区缺乏活力和发展后劲,商贸地位和吸引力下降,直接影响到老城区未来经济社会的长久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因此,加强老城区的可持续更新、提升老城区活力,确实是非常有必要。振兴老城区发展,我市从以下四方面开展工作:

一、规划科学引领

我局已编制了《台州市城市有机更新“十四五”规划》,通过对现阶段改造模式、专项行动、改造政策及传统街区、城中村、老旧小区、旧工业区等不同功能区的改造情况,配套设施、公共空间的改造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梳理,对台州城市更新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通过加快未来社区建设,老旧小区五年改造,推进以城中村、旧工业区为主要对象的拆除重建和功能置换,探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提高基础系统支撑能力与城市安全保障能力,逐步实现椒江老城区空间布局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居住环境和条件改善,稳步提升更新实施率,实现城市多元、系统的有机更新。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结合“城市双修”、城市设计、控规编制等工作推进椒江区旧城更新。一是积极开展生态修复,改善生态功能。在尊重自然生态环境规律,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采取多种方式、适宜的技术,系统地加强老城区范围内山体、水体和废弃地的治理和修复,着重完善老城区生态绿地系统,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加强城市绿地与外围山水林田湖的连接,构建完整连贯的城乡绿地系统;二是加强城市修补工作。重点围绕历史地段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居住类地段城市更新等维度进行实践探索,逐渐由过去“拆改留”式城市重建转向“留改拆”式城市有机更新,鼓励老旧建筑改造再利用,支持优先将老旧厂房用于公共文化、公共体育、养老和创意产业;三是大力拓展城市公共空间。控制老旧城区改造开发强度和建筑密度,根据人口规模和分布,加快城市广场、公园绿地建设,提高城市空间的开放性;四是开展老城区城市设计工作。修复山海水城空间格局,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建筑及其影响地段的传统格局和风貌,塑造地方特色城市风貌。比如编制《一江两岸整体城市设计》,构建“一轴一带、双环六城”的空间布局,并从区域风貌整体协调的角度出发,科学确定老城区域的开发强度;五是科学编制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例如在江岸尚城、葭沚水城等区块的控规编制中,结合城市设计有关要求,细化落实各地块的容积率、密度、建筑高度等控制性指标。六是积极建立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咨询论证制度。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导下,对建设项目用地面积、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高度等技术经济指标,以及对交通组织、建筑风貌、配套设施等内容开展论证,并以此为基础,出具建设用地规划条件,为椒江老城区有机更新提供科学指导。

市商务局牵头编制了《台州市区商业网点布局专项规划(2019-2035)》,依照科学编制、分类管理的原则对市区商业中心、商业街、社区商业、专业市场、商贸流通基地等进行规划。在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深挖老城区的特色商业文化和传统风貌,布局相关商业网点设施,对老城区商贸中心规划实施转型创新、结构调整,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优质项目落地和品牌结构优化,逐步形成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商业中心。

二、实施旧城改造。

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根据国家、省、市统一部署和试点工作要求,坚持科学规划和统筹安排,扎实推进椒江区老旧小区改造。一是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市级层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进一步加强管线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制定了全省首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三年(2020-2022年)计划》,编制了台州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十四五”规划,结合城市更新需要和群众改造意愿,明确重点改造区域,规划至2025年,椒江区将实施改造小区17个以上,惠及群众4000户以上,完成投资0.65亿以上。椒江也相继出台了《实施意见》、《椒江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生成机制》等相关举措文件;二是多方筹措资金。截至目前,椒江已争取央补、省补、市补资金共约2095万,已发行“旧改”债券约1000万。同时,注重分类施策和突出重点相结合,探索拆改结合小区改造,继续推进“最多改一次”,计划年底前打造至少一个以上高标准样板小区;三是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引。出台了《台州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修编稿)》、《台州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示范样板小区评选办法》、《台州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专家及专家库管理办法》,加强我市“旧改”工作专业化水平。

推进城中村改造。开展城中村改造,是建设新时代美丽台州的题中要义,是改善城市面貌、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举措。2016年,市委市政府结合台州城市发展实际,作出对全市旧住宅区和城中村进行全面整治改造的决策部署。我局高度重视,连续三年将城中村改造列为城建攻坚行动之一专项推进。从2018年开始,我们统筹考虑拆迁与建设的平衡,改“遍地开花”为“精准拆迁”,逐步实现“先安后拆、拆后即用”的良性循环:一是继续推进城市化进程。考虑到资金、规划等要素影响以及当前城市规划与具体实施区块之间存在的断层问题,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全面分析区域合理性,精准谋划出台中远期工作计划,对要拆、要改(提升)、要保护的地块制定详细计划。二是提质增效,在方式上再细化。坚持政策刚性,坚守公平公正,维护好党委政府的公信力。注重分析研判,把工作做在问题出现之前,对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力争早改造、早见效。

三、优化老城交通

交通治堵建设继续深入,城市路网结构逐步完善,停车位数量大幅增加,城市慢行系统逐渐成型,公共交通持续优化。椒江区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公里,新增停车位580个,新建改造慢行绿道1.2公里。

一是城市道路方面。树立“小街区、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在老城区大力推行街区制,鼓励打开封闭社区,打通断头路,增加支路网密度,打通老城区交通微循环。同时,按照每年“打通一批,启动一批,谋划一批”的思路,努力用三年时间,以专项行动为抓手,集中精力破难题,完善市区路网体系,提高路网联通度,缓解交通拥堵,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提升街区环境。其中,椒江区(含高铁新区)2021年计划建成8条,新开工5条,加快推进在建项目5条,开展前期工作7条。如椒江的葭中路(82省道-工人路)计划年底前建成;二是慢行交通方面。逐步将老城区范围内以个体机动交通为主的交通方式向以“公交+慢行”为主导的交通方式转变,以编制完成《台州市“美丽绿道”专项规划》为契机,推进椒江白云山绿道、椒江南岸滨江绿道等旧城区绿道建设,建立城市步行和自行车系统,在老城区内部打造合理可达的慢行网络体系;三是公交方面。除主要公交线网外,微公交也作为城市微循环在为市民提供中短途通达,并且城区内公交1小时内免费换乘,有效实现便民、惠民。同时,我市正在启动BRT城市快速公交项目,围绕城区主干道打造更加快速、便捷、高效的城市公交体系,公交线路也将会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

四、传承文化资源

我市高度重视对老城区内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调查、整理和保护,及时划定保护范围。依托老城区文化资源,以业态嵌入、功能融入、文化代入等举措,不断提升老旧城区的功能复合水平和吸引力,以特定的消费人群为导向,以丰富的时尚业态为支撑,力求实现生态、生活、生产、生意“四生合一”。

近年来,我市重视挖掘和保护老城区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文旅项目。一是规划建设了葭沚老街等文化项目。依托老街文化元素,打通老街历史水系,以多元化的空间、多业态的布局,打造融合现代文化体验、旅游休闲、商业购物、餐饮娱乐与明清建筑风貌于一体的古韵水街;二是发展了海门老街等一批旅游景区。各类丰富艺术展览和文艺活动,为老城区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三是注重文化保护。深入挖掘海门卫城、章安、葭沚等地的历史文化,并汇编成册,为椒江区古城保护性开发的整体规划提供历史依据。同时,结合“一江两岸”建设工作,对跃龙坊、灵康庙、栅浦堂等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异地迁移保护;四是开展古城遗址保护和发掘工作。公布了章安古城为区级文保单位,印发保护宣传册,2020年完成了围墙建设、土方清运、监控安装等工程,并进行了试挖掘,今年将向国家文物局申请考古发掘证,启动进一步的考古挖掘工程。

下阶段,将继续坚持保护和利用并重,扎实利用好老城区文化资源:一是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展第八批省级文保单位推荐申报准备工作,对具有保护价值的城市片区和建筑及时认定公布,明确保护管理要求,完善保护利用政策,确保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同时,加强文化保护宣传,提高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保护意识,积极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合理开发文化旅游项目。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科学合理开发文化遗产资源,积极推进椒江葭沚水城文化产业街区等项目建设,丰富完善餐饮、住宿、购物、娱乐、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开发特色旅游商品,不断提升老城区生活品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举办特色文艺演出,通过送图书、送戏曲、送综艺、送培训等形式,不断丰富老城区文化内涵,吸引人气,提升活力;三是不断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我市已公布479处历史建筑,历史建筑测绘建档已全面开展。新建大陈岛青垦纪念碑浮雕等17座大中型城市雕塑。

感谢你们对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联系人:陈朝平

联系电话:88517637                邮编:318000

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1年7月15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