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市水利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人大代表建议
索引号: 002668725/2021-9066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台州市水利局 成文日期: 2021-07-21
台州市水利局关于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第12号建议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 市水利局 发布时间: 2021-07-21 15: 11 浏览次数:

叶军辉、付斌、项修波、郑敏芝、王加宝、胡真金、黎宏远、吴其褒、陈中敢、张学炉、孙志俊等11位代表:

你们在台州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做好我市水库除险增能保安工作的议案》(第12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水库基本情况

台州市水库面广量大,全市348座水库在防洪、供水、灌溉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巨大效益,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自2003年以来,我市通过实施“千库保安”“强塘固房”等行动,扎实推进水库安全鉴定和除险加固,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水库病险率高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一是现有水库大多数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限制,建设标准相对不高;二是我市水库数量众多,部分县乡财政较为薄弱,导致管护历史欠账较多;三是“十三五”期间,不少水库进入第二轮除险加固时序,有161座水库开展安全鉴定,病险水库数量随之急剧增多。

二、水库除险三年行动目标任务

为深入贯彻党和国家领导指示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台州市政府审时度势,做出在全市开展病险水库山塘除险整治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目标是存量病险水库3年清零,今后发现的病险水库限期完成除险。2月26日,市政府制定并印发了《台州市小型病险水库(山塘)除险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3月10日专题召开全市小型病险水库(山塘)除险整治三年行动部署会,打响了水库除险三年行动攻坚战。水库除险三年行动的主要任务有:一是水库除险攻坚任务,要在3年时间内实施163座存量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其中144座在2023年底前完工,19座在2023年底前开工;二是全面完成小型水库安全鉴定工作,实现存量清零;三是开展系统治理核查评估,全面掌握水库工程现状和存在问题,制定完成“整治提升”类小型水库“一库一策”和小型水库系统治理“一县一方案”;四是全面推行水库管理产权化、物业化、数字化改革,提升运行管理水平;五是实施改造提升,以设施完善、功能完备为目标,制定改造提升方案,全面实现水库“三通八有”。

三、目前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我市紧锣密鼓开展三年行动各项工作,其中 2021年全市水库除险项目计划完工49座,截至6月底,已完工验收5座、完成主体11座。

(一)组建工作专班。台州市政府成立了由市政府牵头、各部门参与的工作专班,由分管市领导担任组长。市水利局设立了专班办公室,实施专班化运作,专班下设四个组,包括综合协调组、督导检查组、质量监督组、技术服务组,抽调精干人员充实专班力量。专班办公室按照工作清单,逐项明确目标任务和关键进度节点,制定分月进度计划,实行挂图作战,同时建立每月定期会商机制,研究解决难点堵点问题,确保任务按时完成。4月14日市水利局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例会,5月21日又召开了视频会议,与各县(市、区)交流工作开展情况及部署下阶段工作。目前各县(市、区)基本都完成了工作专班组建,根据分年度任务制定和细化县级工作方案,建立水库山塘除险整治等具体项目清单、责任清单,细化时间表、作战图、任务书。

(二)强化考核推动。市委市政府把病险水库山塘除险整治工作纳入市对县(市、区)防洪排涝能力提升、“五水共治”、民生实事等考核项目,通过考核指挥棒促进工作落地。各县(市、区)也积极将病险水库山塘除险整治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对乡镇(街道)的考核项目中,提高乡镇(街道)作为项目业主的积极性。市人大多次组织到部分县(市、区)开展病险水库山塘除险整治工作专题调研活动,促进各项工作落实。今后市政府督查室还将进行专项督查,定期通报工作推进情况,对任务重、进展慢、问题多的县(市、区)进行重点督促;对责任落实不力、进展推进不快的,将适时启动约谈等问责处理。

(三)加强技术服务。市水利局和专班工作组定期开展服务指导,结合“三服务”等活动健全“每个县市区一个班子领导、一个服务团队、一抓服务到底”的工作机制,做到召之即来、有求必应。市水利局从3月开始,由局领导带队,组织对所有县(市、区)开展专项督导,掌握面上情况和存在问题,督促各地健全组织体系和开展各项工作。同时,委托台州水利设计院提供技术支撑服务,根据县(市、区)任务合理分组,成立技术服务团队,定期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密切关注前期方案设计、中期施工处置、后期项目验收等过程,及时发现困难和问题,开展指导协调,解决工程难点堵点。

(四)紧盯项目管理。2021年全市水库除险项目计划完工49座,截至6月底,已有5座完工、另有11座完成主体工程。为更加及时、细致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委托技术单位开发水库除险项目信息系统,现已明确整体框架,包括基础信息、实时进度、监测监控等模块,将对全市水库除险项目实现全面管控。系统建设后由县(市、区)相关单位落实人员及时更新项目建设进度,使项目推进情况一目了然,同时接入水库基础数据信息、全景图、雨水情及视频监控等内容,对病险水库实行一张图管理,为督导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五)兜底资金保障。成功争取中央补助资金1420万和省级补助资金7850万。充分发挥县级财政兜底保障作用,全市部署会后,各地及时向主要领导汇报,引起领导重视,为足额落实所需资金铺平道路。目前临海、三门等地已将水库山塘除险整治项目列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追加相应县级财政资金;临海市制定了《临海市加快推进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建设奖(惩)办法》,按照项目推进情况对县级补助资金上浮或下调5%,提高乡镇业主工作积极性。下一步,将协助各县(市、区)进一步拓宽水利融资渠道,继续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并考虑申报地方一般债等方式,为三年行动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有力监督和大力支持下,我市水库(山塘)除险整治三年行动开局良好,目标进度符合既定时序要求,但在督导服务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市、区)进度不均衡。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我市水库除险任务量不均衡,像临海、天台、仙居和三门今年计划完成39座,占整体任务量的80%,加之各水库政策处理难易程度不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进度。二是施工工期趋紧。根据气象研判,今年我市防汛形势严峻,随着主汛期到来,雨水天气的进一步增加势必将给水库除险施工带来影响,导致工期趋紧。三是个别项目施工不规范。从质量监督情况看,我市水库除险在建项目整体施工质量正常,但也发现个别项目存在乡镇业主履职不到位、施工技术力量薄弱等不规范的情况。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紧盯重点,加快进度。一是强化前期工作,在水库除险加固设计中针对安全鉴定发现的问题逐项制定措施,综合考虑建后运行各项要求,并将防汛道路、电力设施、通信设施、监测设施、应急放空设施、管理房等“三通八有”配套设施纳入建设内容,保证设计深度和精度。二是落实重点环节,督促指导各地,特别是临海、天台、仙居、三门等任务较重的县(市、区)在严格遵守基建程序基础上,提前开展现场踏勘,全面掌握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做好村、乡镇、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提前实现“无障碍施工”,确保进度顺畅。三是强化进度管理,围绕方案明确的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切实加强项目建设的进度管理,特别是克服汛期雨水天气增加的不利影响,落实节点“动态管理”,抢抓时机开展“见缝插针”式施工,力争早日蓄水发挥效益。

(二)管护到位,全面提升。按照先进、精细、实用的要求,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水库管理产权化、物业化、数字化“三化”改革。全面推行产权化改革,以产权为纽带,按权责一致的原则明晰工程管护责任主体,力争2022年底前全市所有符合不动产登记条件的水库100%完成产权登记,明确产权所有,夯实工程安全管理基础。深入推进物业化管护,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工程管护,健全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经费保障机制和物业管理市场监管体系,加强管护质量和服务效果检查考核,提升水利工程专业化管理水平,确保2022年底前全市小型水库物业化管理覆盖率达到60%以上。积极推行水利数字化,打造数字水库。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要素、多维度掌握水库安全运行状况,建立数字化管理流程,强化联动协同,实现高效管理,到2022年底前,全市水库水雨情自动监测率达到80%以上,视频图像监测率达到70%以上。

(三)强化监管,守牢底线。坚持质量安全、施工进度“两手抓、两手硬”,充分发挥水库(山塘)除险整治工作专班质量安全督导组作用,增加检查样本、提升检查覆盖率,落实质量安全问题“清单式、销号制”管理,提升项目施工规范性。所有水库按照要求落实防汛“三个责任人”,加强责任人业务培训,提升履职能力。严格督促各水库主管部门和管理单位落实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等“四预”关键措施,认真组织编制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确保水库按已批准的控运计划和调度指令控制水位,严禁汛期擅自超限制水位运行。病险水库除险整治工程及时制订安全度汛计划和应急预案,处理好施工进度、质量保证与水库运用、度汛安全的关系,明确责任体系,密切关注气象情况,加强对水库病险部位的巡查,落实排水措施,严禁违规堵塞溢洪道等泄洪设施,防范暴雨山洪。


感谢你们对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台州市水利局   联系人:任文杰

联系电话: 0576-88208579      邮  编:318000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