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市人力社保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人大代表建议
索引号: 00266891X/2021-8961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人力社保局 成文日期: 2021-06-10
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第黄29号建议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 市人力社保局 发布时间: 2021-06-30 16: 52 浏览次数:

林海蓓、陈亦欣, 尤加标, 张燕, 杨文杰, 王萍, 冯雅琳, 牟建杰等8位代表:

你们在台州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的《防止劳务派遣用工扩大化的建议》(第黄29号)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来,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的就业方式快速发展并备受关注,一方面,它适应了劳动力市场灵活多样的用人需求,扩大了劳动者就业,另一方面,增加了就业的不稳定性,对劳务派遣人员的合法权益保护提出了新课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我市劳务派遣的基本状况:根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劳务派遣企业325家,在台州市本级注册登记的劳务派遣企业46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劳务派遣企业有3家,劳务派遣工一般在2000至3000人,派遣期限集中在1-5年的范围,其中以2年期限的最为普遍,派遣工的年龄约在20-50岁之间。我市唯一的一家国有控股的台州市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业务为劳务派遣,兼营人力资源服务,共派遣员工4000人左右,涉及企业10多家,岗位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用工单位承担派遣工工资、福利、社保等费用,以及派遣公司的管理服务费用;派遣公司以服务费为收入,管理费一般为40-80元每人每月。

二、我市劳务派遣的基本特点:就全市范围来看,国有企业以及政府部门使用派遣工的比例较大,政府部门、通讯、金融等系统都使用了大量的劳务派遣工,占到使用派遣工总数的80%以上,民营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工比例相对不是很高,央属驻台企业劳务派遣用工大幅减少,达到了国家的10%以内要求。同时,在岗位上大多数企业都突破了“三性”岗位限制,各类岗位都使用派遣工,一线岗位使用派遣工更多。比如银行的前台柜员、制造业的操作工以及报社记者和采编人员等等,其岗位性质大多都突破了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的要求。派遣员工包括各类就业人员,既有下岗失业人员,又有农民工、大学生,其分布特点是农民工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大学生更多的分布在现代服务业,如银行、通讯等行业。

三、劳务派遣工的权益保障情况:大部分的劳务派遣企业能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的一般性规定。在我们调研的劳务派遣企业中,90%以上都与派遣工签订了比较规范的劳动合同,用工单位与派遣企业签订了派遣协议,对劳务派遣工的劳动报酬按时足额支付、劳保用品的发放等都有详细的规定,从派遣员工的工资支付方式和渠道来看,一般由派遣单位直接以现金或银行卡的方式向劳动者支付,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用人单位按照其与劳务派遣单位的协议,由用人单位按月代为发放,未发现拖欠劳务派遣工工资的现象。但是,与企业从事相同岗位的直接用工职工相比,劳务派遣员工的劳动报酬与福利水平明显较低,尤其是在一些垄断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长期以来编制内人员和编制外人员实行不同的工资制度和体系,派遣员工与正式员工的工资差距较大。从劳动者的培训方面来看,派遣人员入职前能接受必要的岗前知识培训、企业文化培训及劳动技能培训。

总体而言,我市的劳务派遣主要集中在一些中央驻台企业及一些国有企业、机关及事业单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施行后,劳务派遣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但总体上发展比较平稳,劳务派遣领域未发生比较重大的群体性事件及劳动争议,劳务派遣工的一些基本权益能得到保障。

四、积极做好劳务派遣用工行为。

1、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无论是对于劳务派遣企业还是劳务派遣工,都有必要加强劳动法规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通过开展法律进工厂、进工地活动,向劳务派遣企业宣传贯彻相关劳动法律法规、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实现同工同酬是企业的法定义务,也可以更好地留住员工、留住人才,促进劳务派遣企业的发展;同时,通过为劳务派遣工讲解法律规定,阐述办理各项社会保险的好处以及长远作用,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以及对社会保险的认识,教育他们不仅要重视眼前利益,也要保障好长远利益。通过深入的法律宣传,使办理社会保险成为劳务派遣工的自觉要求,也成为派遣企业的自觉行为。

2、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对劳务派遣做出更加明确的界定。必须对劳务派遣首先从法律上对其定义、内容以及适用的范围做出更加明确的界定,进行必要的规范。比如说,对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辅助性或者替代性工作岗位进行列举式的表述或者进行解释,使法律的规定更加清晰明确,对不符合劳务派遣工作岗位的不允许实施劳务派遣用工。同时,对用工单位及劳务派遣企业的职责做出更加明确的划分,比如说工资的发放,社会保险的缴纳等等,从法律上做出直接的规定,堵塞法律漏洞,从而避免劳务派遣成为用工单位和派遣企业互相推诿、逃避法律责任的借口。

3、加强对劳务派遣领域的监管。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加强对劳务派遣企业在履行劳动法律法规方面的监管力度,有严重违法的可降低其资质等级及撤销资质,促使劳务派遣健康有序发展。  

感谢你们对台州市劳动关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联系人:林存美

联系电话:88556062                    邮编:318000


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6月10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