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不排名,学习情况咋了解?家长急了 |
|
|
|
近日,教育部公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学校不得公开学生个人的考试成绩、名次,不得对外宣传学生升学情况”。 一时间,“成绩是否要排名”成了家长们热议的话题。成绩不公开排名了,那自家娃的学习情况怎么了解,孩子会不会又因为没了排名而失去学习动力……有些家长开始担心了。 成绩是否公开,既有赞同也有顾虑 孩子的成绩是家长最为关心的,每次女儿测试的结果牵动着椒江洪家人陈先生的心。“现在,班级成绩不排名,家长想要更深入了解孩子的情况,就需要课后找老师了。”女儿即将要小升初,陈先生特别在意她的学习变化。 陈先生发现,虽然班级成绩排名不公布,但其实,关心孩子学习的家长私底下仍然会互相比较,估计一下自家孩子的学习水平。“不公开等于没了底,孩子学得怎么样,家长也不能掌握了,现在只能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一下。” 路桥人许女士的女儿上小学五年级,成绩并不理想。“每次考完试,怕问多了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我就单独打电话给班主任了解。”对于不在班级里公开成绩排名,许女士觉得,可能会减少一些攀比行为,成绩差的学生不至于自卑,成绩好的也不会过分骄傲。 “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和排名是我们家长所反对的,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也需要家校共同呵护。区别于小学阶段,中学阶段的学习更加紧张,心理素质较差的孩子在面对成绩排名时可能会承受不住压力,反而没了学习动力。”杨先生的女儿马上要面临中考,他觉得,如果学校和老师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带来的压力或许会转化为进步的动力。 保护隐私不等于让家长零知情 “成绩属于孩子们的隐私。成绩不排名,是学校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保护。”椒江二中副校长杨金林说,不公布成绩排名不等于家长没了孩子学习情况的知情权,学校在每次考试后,教务处会对成绩进行规整,统计出平均分、优秀率及后30%的切分线,再发给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让老师们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但这些数据是不对外公开的。 杨金林认为,“唯分数论”让很多家长陷入焦虑,也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压力。成绩不公开排名,其实是想缓解各方的焦虑感,也是想要引导大家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即便没有公开排名,老师也有多种方式与家长们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希望家长们能够更理性地看待孩子的学习,多为孩子树立信心,多多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在测试成绩出来后,班主任会汇总各科成绩进行梳理、量化,再通过线上逐个发送给家长。家长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家孩子的成绩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椒江区实验二小沿海校区语文老师陶老师表示,全班的整体成绩情况是不对外公开的,另外,期末成绩单上也不会写明学生各科目的具体成绩,只会以“优”“良”“合格”等第来评判。 “如果学生家长想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校园生活情况,可以私聊任课老师或班主任。”陶老师觉得,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习惯、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等均属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家长们不应该拿某一次考试的成绩来评判孩子的学习,甚至给他们施加压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