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中小学校严管学生带手机入校 |
|
|
|
学生该不该带手机进校,一直是家长和老师争议的话题。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中小学生手机“有限带入校园”,即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记者从台州市教育局了解到,《通知》在第一时间转发至各县(市、区)教育系统,全市德育及少先队工作会议上也进行部署强调。同时,各地还召开了由分管校长参加的任务部署会,各学校除了加强常态化管理工作外,还通过数字家长学校和线下家长学校对家长开展教育,引导家长在家让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尽量减少学生使用手机时间。 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情况如何?对此,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中小学进行了解。 家长赞同手机不进校 越越是椒江二中初二学生,手机对她来说属于校外之物。“她会在上学前主动把手机交还给我,周末在家会使用手机。”越越母亲张女士说,为了让女儿能够查阅资料,联系家人,在小学五年级时就给女儿买了智能手机。 “一直以来,我们都不让孩子带手机入校园的。”张女士表示,带手机进课堂可能会影响学习,学校也需要严查严管。 小冯是黄岩中学高一学生,她觉得自己自控能力不错。“如果能带手机进校,可以上网查题目。不过现在一般只在周末使用手机,用来查学习资料、联系家人和同学等。” “网上查资料很方便,但诱惑也很多,成年人有时都很难把控住玩手机的度,更别说学生了。相关规定要求学生不带手机进校园,我是赞同的。”初二学生家长叶先生说,需要联系家长时,可与班主任协商。“班级都有微信群,有事与老师沟通起来也挺方便。我平时不允许孩子带手机去学校,但周末会给他用,他得外出上补习班,付钱时派得上用场。” 确有需要带手机者,得提出申请 眼下,学生不带手机进校园已成常态,但仍有个别学生会悄悄带手机。在椒江二中政教处副主任徐灵初看来,自《通知》下发后,学生带手机现象明显下降,校园的管理工作也更为方便。 “其实,家长让孩子带手机,主要是为了方便联系。但如今互联网发达,学生的自控能力不足,玩手机会对学习造成一定影响。”徐灵初说,对此,该校政教处每月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巡查,发现带手机者,手机一律上交至政教处保管,中考后可由家长领回。 另外,徐灵初觉得,规范学生用手机,还需家校双方共同努力。为此,该校在全校师生及家长间发放倡议书,共同做好监督工作。“对于确有需要带手机的,家长可与班主任事先沟通。比如要联系家长的学生,在放学后可从班主任处拿回手机。” 徐灵初说,这些措施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提高自控力、自律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师和家长,应以身作则,对手机要“拿得起放得下”。 台州市学院路小学副校长陶专英表示,手机是严禁带入校园的,电话手表原则上也不允许带入课堂,但放学后等某些时段学生确需和家长联系,可由家长提出申请。“但需与孩子协商好,课堂上不能使用。这个规定是与家长代表、班主任老师共同商量的结果。” “我们学校是不允许携带手机的,在高一新生入学的时候就会说明。”台州市洪家中学副校长黄华说,校园内有20多个电话亭,学生需要和家长联系时刷卡就可以拨打,一些家里偏远的或者椒江外的学生确有需要,也可以提出申请,把手机交由班主任代为保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