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台州晚报 | 发布时间: 2021-02-01 09: 05 | 作者: 王艳 | 浏览次数: |
家庭签约医生邢丹春为行动不便的老人看病
看病有保障,患者心不慌。随着医保体系的逐步建立,市民看病就医的压力一步步在缓解,对台州医疗保险的信心也与日俱增。
去年,我市高度重视慢性病医保患者及市内低保妇女群体,将提高医保报销比例、购买“女性健康公益保险”两项,列入医疗保险方面的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中。而这一举动,再次让市民对医疗保险的获得感大幅攀升。
慢性病参保患者有了“新福利”
“一家十几口人,有9个签约了家庭医生。”说起这个事来,家住椒江中山小区的李德顺,言语中带着些感激。
李德顺今年53岁,上有老,下有小。年龄小的平常免不了感冒发烧,年龄大的多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一家人从2016年起,就陆续和椒江区白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邢丹春,签约了一对一家庭医生协议。
“慢性病讲究调理,除了注意饮食和运动以外,每个月都要前往望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根据个人情况配药,麻烦不说,花销上也不小。”李德顺说,最开始医保报销额度只有几百块,前年有1200元,碰上经常看病买药,额度有时候还不够,多余的部分只能自己自费。
去年,市政府民生实事关注到这一点后,将报销额度提高到了1400元,得知消息的一家子纷纷竖起大拇指,为这一“新福利”的实惠点赞。
与李德顺一样,今年76岁的大陈镇居民梁彩花也享受到了这项优惠政策。“签约家庭医生后,平常还有免费体检、测血压等服务,对我们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帮助很大,现在的政策更好了。”她说,按照自己之前的情况,一年要花1800元左右,去年报销增加了,自己的负担也减轻了不少。
记者咨询邢丹春了解到,与一般疾病相比,慢性病治疗时间长、琐碎花费多,且呈上升和快速年轻化趋势,是目前市民健康的一大威胁者。去年,由她作为家庭签约医生的个人就有1500多个,这意味着他们享受到的总报销金额就已达30万元。
“医保政策最终的落脚点在惠民,能为患者减轻负担,就是好政策。”站在医生的角度,邢丹春也为他们高兴。“这既有助于提高基层健康指数,也是台州重视为民办实事的体现。”
扎实举措,兜底民生医疗大事
医疗保障事业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小到挂号买药,大到住院报销,如何让这项工作惠及台州的每个人?这些年,台州扎实推进的各项政策有目共睹。
在2020年的市政府民生实事中,我市重点关注到慢性病参保患者的报销问题,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城乡居民医保慢性病门诊保障制度的通知》,并从去年7月1日起,将全市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参保患者在二级基层医疗机构门诊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50%,相当于可以报销一半。
同时,在参保地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限额提高200元/人·年,即与家庭签约医生签约的从1200元/人·年提高到1400元/人·年,未签约的从900元/人·年提高到1100元/人·年。简单来说,在额度内,比以前可以多报销200元。
报销多了,压力自然轻了。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3.9万人已享受到此项待遇,减轻医疗负担5390万元。
另外,为帮助低保妇女做好健康保障,市妇联还在排摸全市登记在册低保低边妇女的基础上,为16至60周岁的健康女性低保低边群体,购买了“女性健康公益保险”2.11万份,远超2020年民生实事目标1.95万份,完成率达108%,进一步展示出台州对该人群的重点关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