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市卫生健康委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及重点民生  > 基本医疗卫生  > 医疗卫生管理
索引号: 002668346/2021-9466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卫生健康委 成文日期: 2021-11-17
【健康科普】终结艾滋病流行,台州还有多远?
信息来源: 市卫生健康委 发布时间: 2021-12-05 15: 30 浏览次数:

今年6月,联合国大会提出“在2030年以前终结艾滋病对公共卫生的威胁”。如果用量化的指标来衡量的话,那就是2030年全球艾滋病病例的新发感染降低到20万以下,比2010年的200万基线降低90%(艾滋病病例新发感染降低到足够低,传播率足够低),艾滋病相关死亡降低到20万以下,以及“零歧视”目标。

主要实现途径就是三个“95%”:95%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能够了解自己的感染状态、95%了解自己感染状态的病例能够接受治疗、95%正在接受治疗的病例能够达到病毒抑制状态。

台州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记者采访了台州市疾控中心重点疾病防制科主管医师汪剡灵。

我市艾滋病疫情总体维持在低流行水平

艾滋病是目前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自1996年台州报告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上,我市采取扩大检测、扩大宣传和干预、扩大治疗等方式,经过20多年的努力,艾滋病防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当前,我市艾滋病疫情总体维持在低流行水平。

汪剡灵介绍,台州市现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达到94%,已经非常接近目标;病载抑制率达到96%,已经达到目标。相对来说,难度最大的是第一个目标——95%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能够了解自己的感染状态。

分析原因,大部分源于艾滋病污名化给感染者和病人带来的社会、心理上的巨大压力。怀疑自己生病了,最正常的反应是去看病,尽早知晓自身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这需要群众主动参与检测,但社会歧视导致这些人在高危行为后选择隐瞒或不肯面对。而艾滋病漫长的无症状感染期也让感染者往往自觉没有生病,错过了早发现、早治疗的机会。

“艾滋病给人的压力很大,他们很怕被人知道自己的病,就算是愿意接受治疗的感染者和病人,我们去送关爱时,他们对于物品上的‘艾滋病’字样也非常敏感。”汪剡灵说。

还有少数人是因为无知。虽然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通过所有能想到的途径宣传相关知识,但依然无法覆盖百分百人群。最典型的例子是,患者到医院做手术,接受术前检查时,意外发现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这种情况在医院时有发生,部分老年患者在此之前对艾滋病一点概念也没有。”汪剡灵说。

老年群体成重点中的重点

20多年来,我市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接力棒早已传了好几手,交到汪剡灵手中时,我市艾滋病在主要传播方式、波及重点人群等方面都慢慢发生了变化。

“吸毒人群(血液传播)和母婴间的传播都在减少,今年新报告病例中性传播占96%,其中男男性行为感染占34%,疾控机构监测显示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为3%(在所有重点人群中居首)。在高危和重点人群中,尤其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群,今年新报告的病例中有22.6%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而且老年人对于艾滋病的知晓率和治疗意愿,不及年轻人。”汪剡灵说。

为了探索符合台州实际的艾滋病综合防治机制,遏制艾滋病进一步传播,去年起,我市在天台、温岭、玉环、仙居和三门设立了6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乡镇。依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艾滋病综合防治网络队伍构建。更多的社会力量被吸引进来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行为干预、随访管理和关怀救助等工作。

为了更好地保护老年人群,示范乡镇加强对老年人的艾滋病警示性教育,以适宜当地群众的语言和形式传达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实施老年人群艾滋病防治信息精准传递,提高老年人群艾滋病感染危险意识和防治知识知晓率。

去年起,我市结合新农合健康体检等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开展60岁及以上老年人艾滋病病毒筛查。对所有感染者和病人全面实行“一发现即治疗”策略,积极动员艾滋病病毒检测结果阳性的老年人接受抗病毒治疗,提高服药依从性。

艾滋病可防可控,72小时内有机会阻断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死亡率高的严重传染病,到目前为止,仍未发明有效的疫苗和治愈该疾病的方法。一旦感染,病人需要终身服药,不仅要忍受药物副作用给身体带来的不适,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掌握预防知识,拒绝危险行为,做好自身防护,才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汪剡灵提醒,除了在性行为中正确使用安全套外,一旦发生高危行为(比如破损手指沾染艾滋病人的血液、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生了无保护的性行为),建议在72小时内使用“暴露后预防用药”,可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风险,时间越早,保护效果越好。“服药周期是28天,目前使用者以中青年为主。”

如果有过高危性行为、共用注射器吸毒、卖血、怀疑接受过不安全输血或注射的人以及艾滋病高发地区的孕产妇,要在事后三到四个星期时,主动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室)进行咨询检测。3个月时再测一次,可以确定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

随着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俗称“鸡尾酒”疗法)的应用,艾滋病病已经成为一种“可防可控”的慢性病。我市一位患者20多年前确诊,如今依然在坚持治疗。“艾滋病感染者坚持抗病毒治疗,理想的话可以活到平均寿命。”汪剡灵提醒,高危人群要重视艾滋病的预防和早发现早治疗,不要等到发作后才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到那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创造奇迹。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