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市发展改革委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十四五”  > 专项规划
索引号: 002668063/2021-9432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发展改革委 成文日期: 2021-10-12
市发展改革委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印发《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信息来源: 市发展改革委 发布时间: 2021-11-30 16: 14 浏览次数:

【权威解读】《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 》的政策解读

市级有关单位、各县(市、区)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现将《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1年10月12日

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浙江省地质勘查“十四五”规划》《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法规和文件,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依法开展和监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目标年为2025年,规划期为2021年至2025年。

一、现状与形势

(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台州地处浙江省中部沿海,南邻温州市,西与金华和丽水市毗邻,北与绍兴、宁波两市接壤,陆地总面积为9411平方千米,辖椒江、黄岩、路桥3个市辖区与临海、温岭、玉环3个市以及天台、仙居、三门3个县。截至2020年底,台州市常住总人口662.29万人,人口密度704人/平方千米。

“十三五”时期,面对大变局大变革大事件的深刻影响,尤其是2019年“利奇马”台风带来的自然灾害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一都三城”发展目标,大力建设独具魅力的“山海水城、和合圣地、制造之都”,开辟了台州发展的崭新局面。

“十三五”期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加强多部门的协调联动,不断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全局的能力和水平,有效化解重大地质灾害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017-2019年“除险安居”三年行动攻坚战,台州市高质量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基本消除了市域内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为台州市“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

(二)地质灾害概况

1、地质环境背景

台州市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250-2200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1639.8毫米。年降水日数为140-180天,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63.4天。一般每年5-6月为梅雨季节,7-9月为台风暴雨季节。

台州市构造单元属于华南褶皱系、浙东南褶皱带的温州—临海凹陷内。丘陵山区地层主要以中生代陆相火山—沉积岩系为

主,燕山期侵入岩体零星发育,地质构造以北北东向温州—镇海大断裂和北东向泰顺—黄岩大断裂为主。沿海平原区因历史上多次海进、海退的影响,形成了一套由山前至滨海50-210米厚的第四纪沉积层,由地表往下广泛分布有厚层海相沉积软土层,这是影响台州平原区城市重大工程建设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也是平原区地面沉降的主要地质环境载体。

台州地质遗迹资源非常丰富,有温岭长屿硐天国家矿山公园、临海国家地质公园、仙居神仙居国家地质公园、三门蛇蟠岛国家矿山公园和椒江大陈岛省级地质公园等。台州海岸线长约726千米,港口、滩涂、海岛资源丰富。

2、地质灾害现状

台州市地貌类型多样,地质构造复杂,梅汛期降雨丰沛,台风影响频繁,尤其是2019年受“利奇马”台风影响,全市新增100余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十三五”期间通过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隐患点数量显著减少。截止2020年底,全市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64处,其中滑坡78处,崩塌71处,泥石流15处,威胁2556人和13513万元财产的安全。按行政区域分,市本级(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53处,临海市36处,温岭市19处,玉环市5处,天台县14处,仙居县27处,三门县10处。在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中,直接威胁10人以上的地质灾害隐患点66处。全市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共1067处,影响2866户9432人和39989万元财产的安全。

地面沉降区主要位于温(岭)黄(岩)平原,温黄平原历年累计沉降量≥50毫米的沉降面积为700.98平方千米,2020年平均沉降速率为8毫米。历年累计沉降量和沉降速率最大地段均位于金清—台州湾新区一线,年平均沉降速率为5-40毫米。因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工程性地面沉降日益显著,局部沿海地区年沉降速率将超过30毫米/年。

(三)地质灾害防治现状

“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行政部门密切配合,较圆满完成了《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在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地质环境调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1、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近3亿元,实施工程治理项目199个,搬迁避让项目89个,累计减少受威胁人数7677人。2017-2019年全市实施了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开展全市地质灾害隐患清零行动,累计核销地质灾害隐患点333处,开展“除险安居”工作宣传报道337次;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与培训196次,参加人数32772人;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105次,参加人数3705人;成功处置灾险情27起;成功避让地质灾害5起,避免人员伤亡15人。

2、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精度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全面完成台州市各县(市、区)1∶5万农村山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修编了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系。积极推进县(市、区)1∶5万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并率先完成温岭市省级试点县项目,其余各县(市、区)均已完成地质灾害风险普查招投标。针对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乡镇(街道)开展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截止2020年底,已实施26个高、中易发区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工作,进一步摸清地质灾害风险底数,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科学划分地质灾害风险区,为风险防控提供依据。

3、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日臻完善。截止2020年底,全市接入省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平台55个,其中专业监测点45个,雨量监测站10个。大力推广应用安全、经济、实用的普适性监测预警设备,开展地质灾害实时监测、自动化监测。全市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防范区均落实防灾责任人和群策群防员,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人员力量不断加强。整合集成台州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全面推广“地灾智防”APP一线使用,充分利用各种预警信息发布手段,第一时间预警到村、到户、到人,做到预警信息发布全覆盖。

4、抓实地面沉降防治,区域沉降趋于平缓。“十三五”期间,温黄平原实施了最严格的地下水禁限采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地面沉降重点防治区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减少,地下水位呈上升趋势,地面沉降已逐步趋缓,局部地区地面出现回弹,地面沉降年沉降速率大于10毫米面积明显下降。全市基本建成“区域水准监测+分层沉降监测+地下水监测+InSAR监测”的立体监测体系,累计建成地面沉降水准点64个,分层标1组,自动化监测站1座,现状地下水监测点60个(其中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点55个)。每年组织开展温黄平原地面沉降监测,为有效做好地面沉降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全面推行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完成了全市12个区块、1341平方千米地面沉降易发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估,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审批效率。

5、地质环境调查程度不断深入。完成了全市耕地1∶5万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和农业“两区”1∶1万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及异常查证,查明了全市耕地土地质量状况,划定了土地质量等级,查明了优质土地资源及污染土地的分布范围和特征,建立了各县(市、区)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土地质量档案和数据库等。已建立覆盖全市的耕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网络,并开展监测样品采集、分析,研究耕地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为耕地质量动态监管、保障农产品源产地安全提供科学依据,为土地质量管护提供有力支持。

(四)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我市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深入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对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1、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

——防灾减灾,地质灾害防治任务依然严峻。台州市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全市处于台风和暴雨多发区,极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海洋经济建设、低丘缓坡开发、新农村建设等工程的推进,对地质环境的扰动进一步加剧,引发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范围将不断扩大,地质灾害风险压力会持续增大,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整体智治,地质灾害防治面临新要求。2020年自然资源部和浙江省相继制定了新一轮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方案,着力提升地质灾害“整体智治”能力,强调地质灾害防治“三新三转变”。建立“一图一网、一单一码,科学防控、整体智治”的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新机制,构建分区、分类、分级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新体系,形成“即时感知、科学决策、精准服务、高效运行、智能监管”的地质灾害防治新格局,努力实现地质灾害防治从单部门应对单一灾种向多部门联动应对灾害链转变、从人防为主向人防技防并重转变、从隐患点管理向风险防控转变,着力提升地质灾害“整体智治”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重要窗口”建设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城市运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对地质安全提出新需求。

聚焦“空间、资源、环境、安全”等要素,查明城市地质状况,加强城市地质安全风险调查监测,服务城市建设和安全运行;落实粮食安全战略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自然保护地和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为生态管护提供基础。

2、存在的问题

——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有待加强。对地质灾害发生机理和成灾规律尚未完全掌握,风险隐患底数还未完全摸清,地质灾害隐患还不能在早期及时识别。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不足。我市地质灾害专业监测覆盖面不够,自动化程度较低,地质灾害风险预报预警精准度亟待提升。

——地质灾害风险防控体系有待完善。“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模式处于摸索阶段,风险管控能力存在不足,数字化平台应用还不够充分。

——地质环境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开发。地热、矿泉水开发利用、自然保护地、海岸带等综合地质调查和地质环境保护工程开展程度较低,缺乏新的突破和亮点,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需求。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统筹发展与安全,运用系统观念和系统方法,以地质灾害风险识别、风险监测、风险预警、风险控制为主线,全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数字化改革,建立科学高效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以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为战略牵引,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台州加快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保障安全。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全面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整体提升综合防治能力,努力把地质灾害威胁降到最低程度。

2、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坚持新发展理念和系统观念,深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方位发展,聚焦防灾减灾关键领域、关键问题、关键环节和重点地区、重点隐患、重点时段,注重防范化解重大地质灾害风险挑战,注重综合施策,源头降低风险。

3、依法依规,合力防灾。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强化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充分调动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注重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切实提升基层风险防控能力,提高多部门联合联动应对多灾种、灾害链能力,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4、数字赋能,整体智治。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作用,推动常规方法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有机融合,大力推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数字化改革,加强支撑全流程风险防控决策和管理能力保障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紧紧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工作总目标,全面完成地质灾害“整体智治”三年行动,提升地质灾害风险识别能力、监测能力、预警能力、防范能力、治理能力、管理能力等六大能力建设,实现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整体智治”新机制、新体系和新格局。做到地质灾害隐患点即查即治、地质灾害风险有效管控,避免因地质灾害造成群死群伤,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到203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地质灾害风险管控体系,地质灾害“整体智治”取得显著成效,建成地质灾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市。

2、具体目标

——地质灾害调查更加深入。全面完成县(市、区)1∶5万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继续开展高、中易发区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进一步查明全市地质环境背景,全面摸清地质灾害风险隐患。

——监测预警能力大幅提升。按照“专群结合、全面覆盖”的要求,大力推广普适性专业化监测设备。累计建成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110处,新建山区雨量监测站120个,重点、次重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专业监测全覆盖,应急预案演练覆盖率达到100%。地面沉降监测网络持续优化,地下水、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升级完善市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系统,实现“省市县一体化”地质灾害风险实时预警。

——隐患治理能力不断提高。继续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80处,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即查即治,确保隐患动态“清零”。实施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综合治理试点1处。加大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力度,切实规范农民建房、农业生产等活动,从源头上控制或降低地质灾害风险。

——综合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地质灾害防风险防控体系不断完善,依托省地质灾害“整体智治”数字化平台,初步实现地质灾害防治智慧管理。

——科技支撑能力大幅加强。加强部门合作,探索研究地质灾害“风险码”,配合全省构建集地质灾害监测、分析、预报、预警和应急服务于一体的信息化、智能化和可视化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灾前、灾中、灾后全过程动态科学管理。

——地质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继续推进精细化土地质量调查,试点推进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开展台州海岸带和自然保护地综合地质调查。地质勘查工作服务乡村振兴、国土空间安全管控及自然资源管理的能力大幅提升。

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重点指标体系

序号

类别

指标

单位

2020年现状

2025年目标

属性

1

调查监测

县(市、区)风险普查

1

9

约束性

2

乡镇(街道)风险调查

/

30

约束性

3

累计建成专业监测点

45

110

约束性

4

调查监测

累计建成雨量监测站

10

130

约束性

5

预警应急

市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系统升级

/

1

约束性

6

重点、次重点风险防范区应急预案演练覆盖率

%

/

100

约束性

7

综合治理

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综合治理

/

80

预期性

8

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综合治理

/

1

约束性

9

区域地面沉降平均速率

毫米/年

8

8

约束性

10

数字管理

“地灾智防”APP使用人数

800

1600

预期性

11

人才队伍

市级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建设

/

1

约束性

12

地下水监测

地下水动态监测井

60

80

约束性

三、加强地质灾害“三区一点”管理

(一)地质灾害易发区

1、科学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

全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为高、中、低和不易发区四个等级。其中,山地丘陵突发性地质灾害易发区总面积6549.11平方千米,占全市陆地面积的69.59%;沿海平原地面沉降易发区总面积为2021.31平方千米,占全市陆地面积的21.40%。

(1)突发性地质灾害易发区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H):主要分布于台州市仙居县南部和黄岩区西部地区,包括仙居步路、上张、田市,黄岩富山2片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为144.44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1.53%,较上轮规划减少428.66平方千米。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M):主要包括天台石梁、赤城、泳溪,临海白水洋—天台雷锋、街头、龙溪—仙居广度,三门海游、亭旁、珠岙—临海汇溪、东塍,仙居湫山、溪港、安岭,仙居朱溪、大战、上张—临海尤溪—黄岩上郑、宁溪、屿头,椒江白云山、枫山、太行山,温岭石塘、松门,玉环玉城、坎门等8片地质灾害中易发区,面积为2501.35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26.58%,较上轮规划增加27.05平方千米。

地质灾害低易发区(L):主要位于仙居—临海谷地、天台盆地附近低山丘陵及三门、温岭、玉环等沿海丘陵区。总面积为3903.32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41.48%,较上轮规划减少161.68平方千米。

(2)地面沉降易发区

地面沉降高易发区(Ⅰ):分布于台州湾新区—路桥金清—温岭滨海和温岭箬横、松门,总面积约282.46平方千米,较上轮规划减少179.89平方千米。

地面沉降中易发区(Ⅱ):分布于温黄平原,三门浦坝港,黄岩城区、江口,玉环清港、楚门—温岭坞根,玉环玉城、坎门等,总面积约511.95平方千米,较上轮规划增加152.36平方千米。

地面沉降低易发区(Ⅲ):其它沿海冲湖相、冲海相、海相平原区为地面沉降低易发区,总面积约1219.54平方千米。

2、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区管理措施

(1)突发性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区管理措施

加强突发性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大力开展普适性监测,加大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综合治理力度,高易发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避让搬迁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鼓励实施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综合治理。将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作为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特殊地区,引导新建工程尽量避开;加强中、低易发区城镇单元详细规划(包括村庄规划)、工程建设和农村建房的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相关部门和责任主体根据评估结论和建议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加强日常监管,规范人类工程活动,源头防范地质灾害。

(2)地面沉降易发区分区管理措施

建立完善地面沉降易发区“空天地一体化”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和地下水监测网络。加强城市规划、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城镇区、重要市政、水利、能源以及对地面沉降敏感的产业园区和机场、铁路、高速、港口码头、集装箱堆场等工程建设项目要预先制定地面沉降综合防治方案。相关部门和责任主体根据评估结论建议和方案落实地面沉降防治措施。继续加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按照禁、限采区管理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巩固地下水禁、限采成果。加强对基坑降排水、地下空间开挖、大面积堆载等工程建设引发地面沉降的监督检查,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工程性地面沉降的发生。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1、科学划分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划分了8片突发性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和5片地面沉降重点防治区,总面积3439.11平方千米,其中突发性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面积为2644.75平方千米,地面沉降重点防治区面积为794.36平方千米。

(1)突发性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主要分布于天台石梁、赤城、泳溪(A1),面积287.62平方千米;临海白水洋—天台雷锋、街头、龙溪—仙居广度(A2),面积419.49平方千米;三门海游、亭旁、珠岙—临海汇溪、东塍(A3),面积427.41平方千米;仙居湫山、溪港、安岭(A4),面积267.75平方千米;黄岩富山、上郑、宁溪、屿头—仙居朱溪、大战、上张—临海尤溪(A5),面积1067.45平方千米;椒江白云山、枫山、太行山(A6),面积6.92平方千米;温岭石塘、松门(A7),面积18.03平方千米;玉环玉城、坎门(A8),面积6.68平方千米。

(2)地面沉降重点防治区

主要分布于温黄平原(Ⅰ1),面积686.64平方千米;黄岩城区、江口(Ⅰ2),面积20.39平方千米;三门浦坝港(Ⅰ3),面积31.43平方千米;玉环清港、楚门—温岭坞根(Ⅰ4),面积40.68平方千米;玉环玉城、坎门(Ⅰ5),面积15.22平方千米。

2、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分责管理措施

(1)突发性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分责管理措施

加强突发性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内集镇、村庄、学校、旅游景点以及公路、铁路、水库、能源等重要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及建成区的重点防护。相关部门按职责落实调查、监测、治理等措施,加强排查巡查和专业监测,根据地质灾害风险动态变化情况及时开展综合治理。

(2)地面沉降重点防治区分责管理措施

加强地面沉降重点防治区内城镇区、重要市政、水利、能源以及对地面沉降敏感的产业园区和机场、铁路、高速、港口码头、集装箱堆场等重点规划建设及建成区的重点防护。相关部门按职责落实对地下水开采和工程建设地面沉降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加强地面沉降调查评估和监测,根据地面沉降发展动态及时开展风险研判及处置。

(三)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

1、科学划定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

根据丘陵山区斜坡、沟谷等地质灾害危险性和人口、财产分布情况,科学评价地质灾害风险程度,划分为极高、高、中、低四个级别。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是指对中及以上级别风险区进行管理的特定区域(包含承灾体和致灾体),根据地质灾害风险级别和影响人数,按照重点、次重点和一般等三类进行管理。截止2020年底,全市地质灾害风险重点防范区65处,次重点防范区

18处,一般防范区984处。

2、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分类管理措施

通过县(市、区)地质灾害风险普查、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及汛期排查等进行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的调查、核查及调整,做好风险动态评估,及时调整管理分类。重点防范区内原则上不得再安排新建农民建房用地指标,其它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内新建农民住房要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提前落实好防范措施。

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有计划地实施普适性监测,不断完善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专业监测网络,对重点、次重点的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实施专业监测和应急演练全覆盖。根据实时降雨、专业监测和风险阈值,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预警信息,根据临灾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分类处置。鼓励支持对重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主动采取以避让搬迁为主、工程治理、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治理措施,降低地质灾害风险。

(四)地质灾害隐患点

1、及时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

根据地形、地质、人类工程活动情况等,结合岩土体裂缝、塌方等变形迹象发生情况,将发生地质灾害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可能性大的地点和地段,确定为地质灾害隐患点。按照按危害程度分为特大、大、中和小四个级别。截止2020年底,全市危害程度大、中、小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别为6处、60处和98处,无特大级地质灾害隐患点。

2、地质灾害隐患点分级管控要求

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即查即治”要求,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搬迁、工程治理等综合治理措施,及时消除隐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职责,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资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做好巡查监测和隐患监管等工作。

四、强化地质灾害五大体系建设

(一)地质灾害调查监测体系建设

1、全面摸清风险隐患家底,提升识别能力。按照“空天地一体化”的要求,综合运用高分卫星、无人机、合成孔径雷达、机载激光雷达、手持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数据采集系统等多种新技术手段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全面完成县(市、区)地质灾害风险普查,深入开展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进一步摸清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加强定期专业调查与日常排查巡查工作的有机衔接,及时更新风险调查成果,不断完善地质灾害风险“一张图”。

2、继续推进基础性地质勘查。开展城市运行安全地质风险普查工作,查明影响城市运行安全的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隐患,试点推进1∶2.5万多要素城镇地质调查,进一步查明城市地质结构、主要地质资源、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安全风险,编制城市地质风险“一张图”,服务城市规划建设和安全运行管理。开展台州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基本查明区域海岸带主要地质环境问题。试点推进玉环大鹿山—披山岛等自然保护地综合地质调查,支撑自然保护地科学保护。继续推进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开展全市天然富硒土地资源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土地质量详查,建立天然富硒土地保护管理制度和名录及土地质量地球化学档案。

3、加强风险排查和动态评估。对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划定的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内集镇、学校、医院、旅游景点、村庄等人口集聚区和重要基础设施等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开展地质灾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及时掌握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变化情况,落实防灾责任和防范措施,动态更新地质灾害风险“一张图”。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做好城市安全重点工程地质隐患风险排查评估,建立风险管控清单,动态掌握风险情况,及时实施综合治理。

4、推进专业监测网络建设,提升群测群防水平。构建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按照“专群结合、全面覆盖”的要求,深入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防范区等分级分类监测,提高监测覆盖面、精准度、时效性。全面推广普适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设备,不断提高全市山区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覆盖率和智能化水平,实现覆盖重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和隐患点的自动化专业监测网络。统筹气象、水利等部门雨量监测站数据,加密山区雨量监测站布设。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纳入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强化网格化管理运行,推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五化”体系建设。根据各地实际,适当提高群测群防员工作补助,完善奖惩激励制度。加强群测群防人员设备配备和技术培训,切实提升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水平。

5、完善地质环境综合监测网络。聚焦城市运行、沿海重大工程建设和土地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加强城市地下感知、土地质量地球化学和海岸带地质环境等监测,提高地质环境变化趋势掌控能力,实现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监测、预警一体化服务。推进城市地质综合监测网建设,提高城市地质环境综合监测预警能力。推进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网建设,分类分级开展动态监测,掌握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特征变化趋势。完善地下水与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提升地下水和地面沉降监测能力。开展重要地质遗迹点监测,安装设备进行在线监测,掌握地质遗迹保护状况。

(二)地质灾害预警应急体系建设

1、完善地质灾害风险预报预警系统。加强台风暴雨引发地质灾害机理研究,加大与气象、水利部门数据共享力度,加强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基础地质信息采集和地质灾害降雨阈值研究,动态调整降雨阈值,进一步完善市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系统。按照“省级预报到县、市级预报到乡、县级预警到村”的要求,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五色图”和预警提示单。

2、健全地质灾害应急机制,提升地质灾害应急能力。健全应急指挥机构,完善运行机制,及时修订完善市、县、乡三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制重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应急预案,健全灾前应急准备、临灾应急避险、灾后应急救援的综合应急体系。深入推进地质队员“驻县进乡”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地质队员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主力军”作用,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要求,构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服务新格局,进一步弥补基层专业技术力量短板,提升地质灾害动态防治能力。全面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切实提高山区群众应急避险能力。

(三)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体系建设

1、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按照“即查即治”的要求,结合异地搬迁、土地整治、生态修复、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尊重群众意愿,加大扶持力度,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防范区避让搬迁和工程治理,确保及时有效降低地质灾害风险、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最大限度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推进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综合治理试点。按照主动防灾、区域减灾、系统治理的思路,加大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力度,统筹考虑资源、环境、生态和土体综合利用效益,创新治理工程模式,对地质灾害易发、风险程度高的重点流域或区域,鼓励实施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综合整治,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切实降低人类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风险,实现治理成本最小化综合效益最大化。

3、持续做好沿海平原地面沉降防治。继续完善“区域水准监测+分层沉降监测+地下水监测+InSAR监测”的立体监测体系,全面掌握全市地面沉降动态。健全地面沉降防治工作制度,落实防治工作责任,构建防治长效机制,有效控制地面沉降速率。探索建立地面沉降数据共享制度,着力提升地面沉降风险预警能力。

(四)地质灾害数智管理体系建设

依托浙江省地质灾害“整体智治”数字化平台和智控中心建设,强化大数据、物联网、5G等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以地质灾害“风险码”为主线,做好“风险码”信息采集工作,将全市地质灾害易发区信息、危险性区划信息、风险防范区信息、群测群防员信息、监测预报预警信息、预警预案信息、排查巡查信息等全部纳入“风险码”统一管理。进一步探索地质灾害“风险码”和“安全码”在防灾减灾、人员撤离中的应用,配合全省构建集地质灾害监测、分析、预报、预警和应急服务于一体的信息化、智能化和可视化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灾前、灾中、灾后全过程动态科学管理。

(五)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健全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制度体系,加强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的监管,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结合千名地质队员“驻县进乡”专项行动,在梅汛期、台风期充分发挥地质队员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主力军”作用,弥补地方上专业技术力量的短板。同时加强基层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专业培训机制,提高基层管理服务能力。

开展多领域、多形式、多平台、多视角的地质文化科普宣传,鼓励各县(市、区)根据地方实际开展地质文化村建设,不断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和地质环境保护意识,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五、重点工程

(一)地质灾害调查监测体系建设工程

1、县(市、区)1∶5万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开展全市县(市、区)1∶5万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建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修订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建立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空间数据库。至2022年底,完成9个有地质灾害防治任务县(市、区)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工作。

2、乡镇(街道)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开展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乡镇(街道)1∶2000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至2022年底,累计完成16个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至2025年底,累计完成30个。

3、基础性地质勘查工程。至2022年底,完成台州市城市地质风险“一张图”编制;至2025年底,完成台州海岸带地质调查和玉环大鹿山—披山岛等2处自然保护地综合地质调查试点;至2025年底,完成天然富硒土地资源1∶1万详查15万亩,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地球化学详查15万亩。

4、地质灾害专群结合监测网络建设。至2025年底,累计建成突发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110个,新建山区雨量自动监测站120个;至2025年底,重点、次重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应急预案演练覆盖率100%。

5、地质环境综合监测网络建设。继续推进地下水动态监测井建设,进一步优化完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网络,试点推进地质遗迹保护点在线监测。至2025年底,累计建成地下水动态监测井80眼;至2025年底,累计建成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点151个;至2025年底,完成5处地质遗迹点为监测试点,实施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等要素的在线监测。

(二)地质灾害预警应急体系建设工程

1、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系统建设。进一步优化完善市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系统,深化部门间合作及资源共建共享,加强突发性地质灾害降雨量阈值研究,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五色图”。至2022年底,完成市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系统升级改造。

2、地质灾害应急技术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技术装备配备,深入结合地质队员“驻县进乡”专项行动,完成市级、县级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队伍建设。至2022年底,建成市级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队伍1个。

(三)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工程

1、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综合治理。全面做好现存地质灾害隐患点“清零”工作,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即查即治”,试点推进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综合治理。至2025年底,完成综合治理80处,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综合整治1处。

2、地面沉降综合防治。至2025年底,完成全市1∶5万地面沉降调查,更新完成全市12个区块、1341平方千米地面沉降易发区调查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估工作,区域地面沉降平均速率控制8毫米/年以内。

(四)地质灾害数智管理体系建设工程

进一步推进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双控试点工作,至2022年底,完成临海市“空间码”赋能地质灾害防治应用场景建设,完善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技术要求;至2025年底,全市“地灾智防”APP应用使用人数1600人以上。

(五)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文化建设工程

编制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科普宣传画、读物、视频等系列产品,结合年度“地球日”“土地日”“防灾减灾日”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多领域、多形式、多平台、多视角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自然资源和地质环境保护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根据地质灾害标识系统建设标准,全市逐步统一地质灾害标识系统制作、安装。充分结合地方发展规划和地质特色、特点,推进地质文化村建设,建成地质文化村试点2个。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地质灾害防治的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加强资源共建共享,密切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任务。

(二)加强监督考核

建立规划实施监测和动态评估机制,组织开展年度评估、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加强规划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从业单位诚信体系建设,强化“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加强对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考核,结合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下达年度目标任务,开展年度考核。

(三)加强资金保障

各县(市、区)政府要按照《浙江省自然资源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切实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用地指标和治理经费,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和群测群防监测员补助资金纳入财政保障范围。要根据本地实际,增加安排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财政投入,严格资金管理,确保地质灾害防治资金专款专用。

(四)加强宣传引导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广泛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宣传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加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全面提高地质灾害易发区人民群众自防自救能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地质灾害防治的良好氛围。

附表1

台州市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威胁人口10人以上)

序号

统一编号

县(市、

区)

位置

类型

坐标

规模

稳定性

威胁对象

危害程度

防治措施建议

防治措

施完成

时间

东经

北纬

体积

等级

威胁户数(户)

威胁人口(人)

威胁

财产

(万元)

1

331002

020018

椒江区

大陈镇小岙里36-41号屋后

崩塌

121°53'13.0704″

28°28'53.3928″

100

小型

较差

5

10

80

工程治理

2021年

2

331003

010058

黄岩区

上郑乡美丰村山根28、30-31号屋后

滑坡

120°54'8.9800″

28°35'44.0300″

1400

小型

较差

17

59

210

工程治理

2023年

3

331003

030005

黄岩区

上郑乡美丰村石墩村45、49-58、110-111号屋后

泥石流

120°54'29.7300″

28°35'55.3200″

1000

小型

低易发

14

54

500

工程治理

2023年

4

331003

020022

黄岩区

北洋镇联丰村杨小堂等2户屋后

崩塌

121°3'54.7000″

28°39'32.6400″

80

小型

较差

10

24

80

工程治理

2023年

5

331003

020025

黄岩区

宁溪镇吴家岙村189-193号屋后

崩塌

120°55'56.3400″

28°33'34.1800″

300

小型

较差

5

23

60

工程治理

2023年

6

331003

020032

黄岩区

富山乡蓝田村8-12、14号屋后

崩塌

120°53'11.8900″

28°30'37.5900″

250

小型

较差

6

22

40

工程治理

2023年

7

331003

020041

黄岩区

上郑乡小英山18、27号屋后

崩塌

120°54'46.2800″

28°35'5.6200″

600

小型

较差

6

22

30

工程治理

2023年

8

331003

010057

黄岩区

上垟乡岭脚村叶会高等7户房后

滑坡

121°2'51.9100″

28°31'33.8000″

1500

小型

较差

7

22

200

工程治理

2023年

9

331003

010051

黄岩区

富山乡东坑村19-21号、23号、27号、50号屋后

滑坡

120°54'18.7900″

28°30'39.0200″

300

小型

较差

6

21

300

工程治理

2023年

10

331003

010060

黄岩区

屿头乡联一村23-31号屋后

滑坡

121°0'17.5900″

28°37'44.2700″

1700

小型

较差

9

21

260

工程治理

2023年

11

331003

020044

黄岩区

屿头乡布袋山村布袋坑黄红云等5户屋后边坡

崩塌

120°56'45.9000″

28°42'9.9600″

500

小型

较差

5

20

20

工程治理

2023年

12

331003

020029

黄岩区

富山乡双西村119-123号屋后

崩塌

120°54'32.5900″

28°32'28.2200″

50

小型

较差

5

20

80

工程治理

2023年

13

331003

030006

黄岩区

上郑乡美丰村乌丝坑53、56、66号屋后

泥石流

120°54'13.6900″

28°36'1.5800″

800

小型

低易发

8

20

140

工程治理

2023年

14

331003

030004

黄岩区

宁溪镇上前垟村前垟湖南侧山体

泥石流

120°58'25.6300″

28°34'6.7900″

2351

小型

中易发

7

19

620

工程治理

2023年

15

331003

020014

黄岩区

富山乡畴路村148-151号

崩塌

120°55'44.8700″

28°31'53.8400″

25

小型

较差

4

18

50

避让搬迁

2021年

16

331003

020023

黄岩区

北城街道马鞍山村外湾38-40号屋后

崩塌

121°16'7.2859″

28°40'49.4563″

120

小型

较差

7

18

75

避让搬迁

2021年

17

331003

020042

黄岩区

上郑乡栗树坑村112、115-118号屋后

崩塌

120°51'58.8600″

28°35'51.1500″

50

小型

较差

5

17

50

工程治理

2023年

18

331003

010055

黄岩区

平田乡车里岙村8-12号屋后

滑坡

121°4'28.5500″

28°31'24.6700″

300

小型

较差

5

17

50

工程治理

2023年

19

331003

010052

黄岩区

富山乡北山村99-103号屋后

滑坡

120°53'5.1500″

28°31'44.4800″

200

小型

较差

4

16

40

工程治理

2023年

20

331003

010039

黄岩区

富山乡畴路村95-96号

滑坡

120°55'42.73″

28°31'51.5100″

800

小型

较差

7

15

60

避让搬迁

2021年

21

331003

010045

黄岩区

北洋镇五尖山村牛栏岙1号屋后

滑坡

121°1'53.8600″

28°39'6.1100″

1500

小型

较差

4

15

150

工程治理

2023年

22

331003

010050

黄岩区

富山乡富北村后岙91号屋后

滑坡

120°51'56.3300″

28°32'58.9200″

300

小型

较差

3

14

40

工程治理

2023年

23

331003

020018

黄岩区

北城街道新宅村新宅岭口58-59号房后

崩塌

121°14'34.8731″

28°41'11.8489″

50

小型

较差

3

13

60

避让搬迁

2021年

24

331003

010059

黄岩区

上郑乡垟头庄村安置房用地西侧

滑坡

120°53'5.8300″

28°34'55.1900″

400

小型

较差

3

13

40

工程治理

2023年

25

331003

030008

黄岩区

屿头乡牛角丘9号房屋北西侧

泥石流

120°57'59.4300″

28°39'38.9200″

1500

小型

低易发

4

13

50

工程治理

2023年

26

331003

020017

黄岩区

屿头乡中央畈5号屋后

崩塌

120°58'41.0100″

28°40'15.8300″

20

小型

较差

3

12

30

避让搬迁

2021年

27

331003

020015

黄岩区

富山乡北山村直路100-101号

崩塌

120°52'35.2300″

28°31'58.8100″

3

小型

3

11

40

避让搬迁

2021年

28

331003

010042

黄岩区

平田乡平田村小田33号

滑坡

121°4'4.1000″

28°31'55.9500″

500

小型

较差

4

10

80

避让搬迁

2021年

29

331003

020030

黄岩区

富山乡双西村102-103、105-106号屋后

崩塌

120°54'34.4300″

28°32'29.5200″

50

小型

较差

3

10

50

工程治理

2023年

30

331003

020045

黄岩区

屿头乡布袋山村布袋坑75-77号屋后边坡

崩塌

120°56'48.2800″

28°42'17.0900″

50

小型

较差

2

10

5

工程治理

2023年

31

331082

010030

临海市

永丰镇满堂村

滑坡

121°5'42.0000″

28°55'56.0000″

15000

小型

43

128

500

避让搬迁

2021年

32

331082

010027

临海市

白水洋镇丁公园小学校舍旁

滑坡

120°59'17.3000″

29°0'5.6000″

10

小型

0

68

0

工程治理

2021年

33

331082

020020

临海市

汇溪镇仙人桥村7户村民屋后

崩塌

121°12'35.2000″

29°0'21.9800″

2

小型

7

34

35

工程治理

2021年

34

331082

010013

临海市

临海市汛桥镇井头村

滑坡

121°12'24.0000″

28°47'53.0000″

25000

小型

6

26

60

工程治理

2021年

35

331082

020014

临海市

永丰镇周沈村下沈自然村

崩塌

121°3'26.0000″

28°57'25.0000″

30

小型

4

19

20

工程治理

2021年

36

331082

010011

临海市

尤溪镇清潭头村

滑坡

121°6'37.0000″

28°45'51.0000″

5000

小型

9

15

200

工程治理

2021年

37

331082

020015

临海市

尤溪镇王扇村外扇自然村

崩塌

121°17'5.0000″

28°47'59.0000″

100

小型

4

14

20

工程治理

2021年

38

331082

020016

临海市

尤溪镇王扇村郭小奶等屋后

崩塌

121°6'2.2000″

28°41'28.6000″

100

小型

4

14

20

工程治理

2021年

39

331082

010021

临海市

尤溪镇坪坑村白岩自然村胡尧红等3户屋后

滑坡

120°58'16.2192″

28°43'28.1424″

250

小型

3

13

20

工程治理

2021年

40

331082

010019

临海市

永丰镇八叠村龙潭坑自然村

滑坡

121°3'52.0000″

28°49'48.0000″

1000

小型

3

11

20

工程治理

2021年

41

331081

010009

温岭市

城南镇叠岭村

滑坡

121°23'33.0000″

28°18'44.0000″

12000

小型

10

29

1200

工程治理

2021年

42

331081

020032

温岭市

城南镇小石桥村屋后

崩塌

121°15'27.0000″

28°17'20.0000″

50

小型

4

11

120

工程治理

2021年

43

331081

020038

温岭市

石塘镇海滨村义学路96-99民房西北侧边坡

崩塌

121°36'18.0000″

28°15'32.0000″

100

小型

4

10

480

工程治理

2021年

44

331021

020015

玉环市

清港镇台山村苔山南路24号屋后边坡

崩塌

121°14'13.0000″

28°15'49.0000″

30

小型

3

18

200

工程治理

2021年

45

331023

010013

天台县

南屏乡板桥村钓鱼洋自然村山体

滑坡

120°57'44.5500″

29°3'20.8600″

4000

小型

17

68

200

避让搬迁

2021年

46

331023

010024

天台县

白鹤镇松关村大弯自然村西侧山体

滑坡

120°55'48.9000″

29°17'2.2900″

3000

小型

13

39

300

工程治理

2021年

47

331023

010018

天台县

石梁镇中三村中央董山体

滑坡

121°9'27.4284″

29°18'13.9284″

90000

小型

10

35

150

避让搬迁

2021年

48

331023

010022

天台县

泳溪乡灵坑村上山道路边坡

滑坡

121°10'47.6652″

29°9'14.3316″

210

小型

8

31

100

避让搬迁

2021年

49

331023

010017

天台县

石梁镇岭后村长坑自然村何德金等5户屋前、后山体

滑坡

121°3'59.3700″

29°15'13.1400″

4000

小型

5

20

60

避让搬迁

2021年

50

331023

010019

天台县

太平村瓦厂坦陆修春等5户屋后山体滑坡

滑坡

121°2'55.3300″

29°12'23.4700″

14000

小型

5

15

100

避让搬迁

2021年

51

331023

010016

天台县

白鹤镇松关村青岙自然村马永峰等2户屋后山体

滑坡

120°55'57.8700″

29°16'58.6700″

2000

小型

较差

2

10

60

避让搬迁

2021年

52

331023

010015

天台县

平桥镇紫阳村山丘陈兵一屋后山体

滑坡

120°51'56.0900″

29°5'21.4000″

35

小型

2

10

30

避让搬迁

2017年

53

331023

010023

天台县

石梁镇石梁村太监府自然村洪献春等屋后

滑坡

121°3'13.9000″

29°17'8.9000″

350

小型

3

10

30

避让搬迁

2021年

54

331024

020039

仙居县

横溪镇苍岭村坎下自然村

崩塌

120°23'54.7152″

28°45'22.9140″

2500

小型

较差

42

184

150

工程治理

2023年

55

331024

030034

仙居县

上张乡大张村朱思岙自然村

泥石流

120°41'34.2600″

28°41'38.9940″

10000

小型

低易发

52

150

200

避让搬迁

2023年

56

331024

030035

仙居县

大战乡和贤村白岩下自然村

泥石流

120°46'17.9544″

28°48'25.0632″

5000

小型

低易发

49

148

200

工程治理

2023年

57

331024

030033

仙居县

步路乡双狮村石盟盂

泥石流

120°42'30.9600″

28°44'55.0680″

20000

中型

低易发

40

143

200

避让搬迁

2023年

58

331024

020038

仙居县

横溪镇溪口村上边崩塌

崩塌

120°28'13.6488″

28°38'50.3052″

2000

小型

较差

31

126

150

工程治理

2023年

59

331024

030036

仙居县

朱溪镇丰田村石门坑

泥石流

120°48'2.1024″

28°39'45.8820″

20000

中型

中易发

6

46

80

避让搬迁

2023年

60

331024

010054

仙居县

淡竹乡大坑头村白岩下自然村

滑坡

120°35'58.6752″

28°39'42.8184″

12000

小型

较差

10

35

50

避让搬迁

2023年

61

331024

010007

仙居县

步路乡西炉村南

滑坡

120°42'4.0000″

28°47'45.0000″

0

小型

较差

6

31

9

工程治理

2021年

62

331024

030037

仙居县

朱溪镇朱一村

泥石流

120°50'0.5028″

28°43'25.9428″

5000

小型

中易发

5

25

40

工程治理

2023年

63

331024

020042

仙居县

朱溪镇兴隆村包下自然村

崩塌

120°51'41.2920″

28°39'46.7712″

5

小型

较差

6

25

0

避让搬迁

2023年

64

331024

010056

仙居县

步路乡湖山村

滑坡

120°42'30.1680″

28°43'23.0088″

500

小型

5

22

25

工程治理

2021年

65

331024

020037

仙居县

溪港仁庄村上湖岭自然村

崩塌

120°24'4.3884″

28°31'35.2452″

500

小型

较差

3

12

4

避让搬迁

2023年

66

331024

010059

仙居县

广度乡大雷村后辽自然村

滑坡

120°47'48.9912″

28°56'25.7964″

4000

小型

2

11

20

工程治理

2021年

注:“危害程度”按照威胁人数和威胁财产分为特大、大、中、小四级(取二者中危害程度等级高者),分级标准依次对应:①威胁人数≥1000人或威胁财产≥5000万元;②威胁人数100-1000人或威胁财产1000-5000万元;③威胁人数10-100人或威胁财产500-1000万元;④威胁人数<10人或威胁财产<500万元。

附表2

台州市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一览表(影响30人以上)

序号

编号

县(市、

区)

位置

风险防范区名称

致灾体类型

影响对象

风险

等级

管理

分类

户数(处)

人口(人)

财产(万元)

1

331003FF0025

黄岩区

富山乡

葡萄坑村北侧民房后自然山体斜坡防范区

不稳定斜坡

24

76

570

一般防范区

2

331003FF0026

黄岩区

富山乡

半山村南西侧山体斜坡防范区

不稳定斜坡

11

47

400

一般防范区

3

331003FF0045

黄岩区

宁溪镇

岭根村西侧自然山体斜坡

不稳定斜坡

21

75

340

一般防范区

4

331003FF0110

黄岩区

宁溪镇

宁溪镇朱吉山防范区

滑坡隐患

23

37

650

一般防范区

5

331003FF0027

黄岩区

上郑乡

大溪村龙潭坑200-203号屋后沟谷北侧防范区

崩塌隐患

32

89

700

一般防范区

6

331003FF0029

黄岩区

上郑乡

美丰村文新村山根28、30-31号屋后滑坡防范区

滑坡隐患

17

59

210

极高

重点防范区

7

331003FF0032

黄岩区

上郑乡

石墩村45、49-58号美丰文新村110-111号防范区

泥石流隐患

14

54

180

极高

重点防范区

8

331003FF0217

黄岩区

上郑乡

上郑乡毛家村西侧山体崩塌地质灾害(隐患)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点

18

52

340

一般防范区

序号

编号

县(市、

区)

位置

风险防范区名称

致灾体类型

影响对象

风险

等级

管理

分类

户数(处)

人口(人)

财产(万元)

9

331003FF0037

黄岩区

上郑乡

下庙村晚岙岭自然村南侧民房屋后斜坡防范区

不稳定斜坡

14

44

150

一般防范区

10

331003FF0218

黄岩区

头陀镇

头陀镇前园村275-283号屋后崩塌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点

9

37

270

一般防范区

11

331003FF0051

黄岩区

屿头乡

田料村小坦1-3号、15-16号防范区

泥石流隐患

35

113

130

次重点防范区

12

331082FF0031

临海市

白水洋镇

照山村不稳定斜坡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67

178

1159

重点防范区

13

331082FF0030

临海市

白水洋镇

丁公园村不稳定斜坡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24

80

519

一般防范区

14

331082FF0047

临海市

白水洋镇

黄南村洋高山村李方灿等屋后滑坡风险防范区

滑坡隐患

8

30

74

一般防范区

15

331082FF0038

临海市

河头镇

仙人村96号屋后不稳定斜坡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13

55

259

一般防范区

16

331082FF0049

临海市

括苍镇

九台沟尚山自然村坡面泥石流隐患点风险防范区

泥石流隐患

31

124

638

次重点防范区

17

331082FF0050

临海市

括苍镇

景山村泥石流隐患点风险防范区

泥石流隐患

32

117

528

次重点防范区

18

331082FF0020

临海市

括苍镇

林家坑村风险点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12

37

204

一般防范区

19

331082FF0070

临海市

上盘镇

旧城村4-19号屋后风险点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10

91

131

一般防范区

20

331082FF0048

临海市

永丰镇

满塘村滑坡风险防范区

滑坡隐患

13

44

224

次重点防范区

21

331082FF0016

临海市

永丰镇

周沈村下沈自然村王金龙屋后边坡崩塌隐患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13

43

268

一般防范区

22

331082FF0027

临海市

尤溪镇

王扇村王家山自然村2-28#-2-35#屋后风险点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9

33

279

一般防范区

23

331082FF0023

临海市

尤溪镇

栅下村道路旁不稳定斜坡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10

30

320

次重点防范区

24

331082FF0045

临海市

尤溪镇

王扇村外扇自然村罗仕华等8间房屋屋后滑坡隐患风险防范区

滑坡隐患

7

30

120

一般防范区

25

331021FF0016

玉环市

芦浦镇

漩门村老鹰窝崩塌隐患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10

37

212

一般防范区

26

331021FF0019

玉环市

清港镇

坦浦村仇家片崩塌隐患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14

46

454

一般防范区

27

331023FF0051

天台县

白鹤镇

岭根村风险点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19

41

720

一般防范区

28

331023FF0010

天台县

白鹤镇

松关村大湾自然村滑坡隐患风险防范区

滑坡隐患

13

38

124

次重点防范区

29

331023FF0024

天台县

南屏乡

翠西村西岭头风险点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10

37

93

一般防范区

30

331023FF0136

天台县

三合镇

王村村风险点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10

36

350

一般防范区

31

331023FF0012

天台县

石梁镇

中三村中央董自然村溪岸边山体滑坡隐患风险防范区

滑坡隐患

10

34

159

次重点防范区

32

331023FF0172

天台县

坦头镇

青竹坑村下坑组曹炳强屋后山沟风险点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21

84

310

一般防范区

33

331023FF0179

天台县

泳溪乡

外周村吴发庆家屋后山坡风险点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11

32

95

一般防范区

34

331023FF0013

天台县

泳溪乡

泳溪乡灵坑村道路边坡滑坡隐患风险防范区

滑坡隐患

8

31

66

次重点防范区

35

331024FF0010

仙居县

安岭乡

安岭乡四联村金坑不稳定斜坡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15

87

100

次重点防范区

36

331024FF0047

仙居县

安岭乡

安岭乡横山村北侧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13

52

50

中等

一般防范区

37

331024FF0024

仙居县

步路乡

步路乡双狮村石盟盂泥石流风险防范区

泥石流隐患

40

143

200

极高

重点防范区

38

331024FF0128

仙居县

步路乡

步路乡圣塘村张山头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18

61

20

中等

一般防范区

39

331024FF0132

仙居县

步路乡

步路乡新庄村岩水下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17

53

50

中等

一般防范区

40

331024FF0131

仙居县

步路乡

步路乡外宅村下垓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9

36

25

中等

重点防范区

41

331024FF0057

仙居县

埠头镇

埠头镇前坪村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9

44

60

中等

重点防范区

42

331024FF0026

仙居县

大战乡

大战乡和贤村白岩下泥石流风险防范区

泥石流隐患

28

77

150

极高

重点防范区

43

331024FF0122

仙居县

大战乡

大战乡温泉村板苍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15

53

50

中等

一般防范区

44

331024FF0118

仙居县

大战乡

大战乡对山村对山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10

37

40

中等

重点防范区

45

331024FF0119

仙居县

大战乡

大战乡对山村黄坦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7

32

10

中等

一般防范区

46

331024FF0045

仙居县

淡竹乡

淡竹乡油溪村古竹园泥石流隐患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26

90

200

极高

重点防范区

47

331024FF0074

仙居县

淡竹乡

淡竹乡大坑头村周山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20

72

150

中等

一般防范区

48

331024FF0139

仙居县

淡竹乡

淡竹乡林坑村昔下溪风险点

风险点

11

48

10

中等

一般防范区

49

331024FF0034

仙居县

淡竹乡

淡竹乡大坑头村白岩下滑坡风险防治区

滑坡隐患

12

45

15

极高

重点防范区

50

331024FF0068

仙居县

淡竹乡

淡竹乡下池湾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7

32

50

中等

一般防范区

51

331024FF0090

仙居县

官路镇

官路镇谷坦村郑固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11

54

70

中等

一般防范区

52

331024FF0113

仙居县

广度乡

广度乡大雷村后辽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24

74

35

极高

重点防范区

53

331024FF0112

仙居县

广度乡

广度乡三井村塘岙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16

47

15

中等

一般防范区

54

331024FF0108

仙居县

广度乡

广度乡朝阳村周家坑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9

33

30

中等

一般防范区

55

331024FF0039

仙居县

横溪镇

横溪镇苍岭村坎下崩塌隐患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41

177

150

极高

重点防范区

56

331024FF0040

仙居县

横溪镇

横溪镇溪口村上边居民点崩塌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17

62

100

极高

重点防范区

57

331024FF0063

仙居县

皤滩乡

皤滩乡金坑口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30

98

100

中等

一般防范区

58

331024FF0055

仙居县

湫山乡

湫山乡湖头村黄泥山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26

92

100

中等

一般防范区

59

331024FF0033

仙居县

上张乡

上张乡大张村朱思岙泥石流风险防范区

泥石流隐患

50

150

200

极高

重点防范区

60

331024FF0140

仙居县

上张乡

上张乡和谐村米坑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18

55

100

中等

一般防范区

61

331024FF0138

仙居县

上张乡

上张乡南顶村茶园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14

45

30

中等

重点防范区

62

331024FF0137

仙居县

上张乡

上张乡惠民村横路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12

36

30

中等

重点防范区

63

331024FF0084

仙居县

田市镇

田市镇前景村柯西山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17

72

50

中等

一般防范区

64

331024FF0085

仙居县

田市镇

田市镇前景村柳胡平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12

41

50

中等

重点防范区

65

331024FF0145

仙居县

溪港乡

溪港乡曹山村里坑里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27

106

200

极高

重点防范区

66

331024FF0049

仙居县

溪港乡

溪港乡大园村马路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16

52

30

中等

一般防范区

67

331024FF0012

仙居县

溪港乡

溪港乡安山村东南侧不稳定斜坡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10

39

20

重点防范区

68

331024FF0135

仙居县

朱溪镇

朱溪镇郑坑新村坑口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14

83

10

中等

一般防范区

69

331024FF0029

仙居县

朱溪镇

朱溪镇丰田村石门坑泥石流风险防范区

泥石流隐患

12

48

100

极高

重点防范区

70

331024FF0133

仙居县

朱溪镇

朱溪镇杨丰村下塘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11

43

2

中等

重点防范区

71

331022FF0032

三门县

海游街道

三门县电信股份公司不稳定斜坡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0

198

0

次重点防范区

72

331022FF0031

三门县

海游街道

新场村后山不稳定斜坡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60

159

0

次重点防范区

73

331022FF0044

三门县

海游街道

海阿集团后山坡风险点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18

54

1000

一般防范区

74

331022FF0001

三门县

海游街道

祥和村西岙章红进等滑坡隐患风险防范区

滑坡隐患

8

30

0

次重点防范区

75

331022FF0060

三门县

健跳镇

峧头村舒建荣房前边坡风险点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13

35

0

一般防范区

76

331022FF0040

三门县

浦坝港镇

小佳岙村李济林等屋后不稳定斜坡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14

34

0

一般防范区

77

331022FF0055

三门县

沙柳街道

岙里王后坑白洋山边坡风险点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18

52

0

一般防范区

78

331022FF0015

三门县

珠岙镇

里叶村丁时浪等屋后不稳定斜坡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20

59

0

一般防范区

79

331022FF0057

三门县

珠岙镇

上胡村村民建房边坡风险点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17

59

0

一般防范区

80

331022FF0046

三门县

珠岙镇

石马村风险点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20

49

0

一般防范区

注:(1)以上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数据来源于2020年台州市地质灾害风险“一张图”,县(市、区)地质灾害风险普查、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及汛期排查后应及时更新相关数据和调整管理分类;(2)管理分类根据浙江省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管理分级表按影响人数和风险等级分为重点、次重点和一般防范区。

附表3

台州市突发性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说明表

易发区级别及编号

易发区名称

面积(km2)

地质灾害隐患

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

地质环境条件简述

主要防治监管要求

数量(处)

威胁人数(人)

威胁

财产

(万元)

数量(处)

影响

人数

(人)

影响

财产

(万元)

高易发区

H1

仙居步

路、上

张、田市

96.11

9

337

470

25

466

256

中低山、丘陵地貌,主要出露砂岩、凝灰岩,侵入岩,地质构造发育,地质环境脆弱,人类工程活动强烈。

1.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摸清风险底数;2.强化地质灾害汛期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复查,及时更新风险“一张图”,动态掌握风险;3.完善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监测网络,加强监测和预报预警;4.加大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力度,探索开展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综合整治,及时处置新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5.强化城镇单元详细规划(包括村庄规划)、工程建设和农村建房等项目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落实防灾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6.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灾救灾能力。

H2

黄岩

富山

48.33

13

170

840

60

530

3343

中低山地貌,侵蚀切割强烈,花岗岩分布广泛,岩石风化强烈,地质环境脆弱,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较多。

小计

144.44

22

507

1310

85

996

3599

/

中易发区

M1

天台石

梁、赤

城、泳溪

287.62

6

120

500

84

517

421

低山丘陵,山高坡陡,断裂构造发育,地质环境脆弱,经济落后,交通建设、开挖边坡引发的地质灾害较多。

1.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摸清风险底数;2.加强地质灾害汛期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复查,及时更新风险“一张图”,动态掌握风险;3.完善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监测网络,加强监测和预报预警;4.加大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力度,鼓励开展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综合整治,及时处置新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5.强化城镇单元详细规划(包括村庄规划)、工程建设和农村建房等项目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落实防灾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6.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灾救灾能力。

M2

临海白

水洋—

天台雷

锋、街头、

龙溪—仙

居广度

419.49

13

191

330

106

793

123

中低山及丘陵、山高坡陡,沟谷发育,断裂构造发育,地质环境脆弱,经济落后,山区交通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较多。

M3

三门海游、亭旁、珠岙—临海汇溪、

东塍

427.41

20

227

1940

176

1245

738

低山丘陵、山高坡陡,断裂构造发育,砂岩、粉砂岩及侵入岩发育,地质环境脆弱,经济落后,山区交通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较多。

中易发区

M4

仙居湫

山、溪

港、安岭

267.75

3

202

169

22

710

11

中低山、丘陵地貌,地形坡度较陡,主要出露砂岩、凝灰岩,侵入岩。断裂构造发育,地质环境脆弱,经济欠发达,交通落后。人类工程活动强烈。

1.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摸清风险底数;2.加强地质灾害汛期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复查,及时更新风险“一张图”,动态掌握风险;3.完善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监测网络,加强监测和预报预警;4.加大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力度,鼓励开展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综合整治,及时处置新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5.强化城镇单元详细规划(包括村庄规划)、工程建设和农村建房等项目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落实防灾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6.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灾救灾能力。

M5

仙居朱

溪、大

战、上

张—临

海尤溪

—黄岩

上郑、宁

溪、屿头

1067.45

52

842

4179

184

2264

6965

中低山及丘陵地貌,地形坡度陡,断裂构造发育,砂岩、粉砂岩、火山碎屑岩及侵入岩发育,地层岩性复杂,地质环境脆弱,人类工程活动切坡往往易引发地质灾害。

中易发区

M6

椒江白

云山、枫

山、太行

6.92

/

/

/

12

0

175

剥蚀丘陵地貌,位于城区附近,人口密集,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引发地质灾害(隐患)较多。

1.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摸清风险底数;2.加强地质灾害汛期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复查,及时更新风险“一张图”,动态掌握风险;3.完善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监测网络,加强监测和预报预警;4.加大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力度,鼓励开展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综合整治,及时处置新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5.强化城镇单元详细规划(包括村庄规划)、工程建设和农村建房等项目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落实防灾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6.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灾救灾能力。

M7

温岭石塘、松门

18.03

3

16

840

19

246

2075

剥蚀孤丘、岛屿,岩性主要火山碎屑岩,少量侵入岩。经济发达,人类工程活动切坡往往易引发地质灾害。

M8

玉环玉城、坎门

6.68

3

14

320

8

46

220

剥蚀孤丘、岛屿,岩性主要火山碎屑岩。经济发达,人类工程活动切坡往往易引发地质灾害。

小计

2501.35

100

1612

8278

611

5821

10728

/

低易发区

C

其它低山丘陵区突发性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3903.32

42

437

3925

371

2590

25662

中低山及剥蚀丘陵、岛屿及岩性主要火山碎屑岩,少量侵入岩。

1.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做好监测和预报预警;2.做好地质灾害隐患、风险防范区等重点防治区汛期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复查,及时更新风险“一张图”,动态掌握风险;3.按计划做好地质灾害治理和搬迁避让,及时处置新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4.做好工程建设和农村建房等项目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5.做好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灾救灾能力。

合计

6549.11

164

2556

13513

1067

9407

39989

/

/

附表4

台州市地面沉降易发程度分区说明表

易发区级别及编号

易发区

名称

面积(km2)

地面沉降概况

地质环境条件简述

主要防治监管要求

高易发区

Ⅰ1

台州湾新

区—路桥

金清—温

岭滨海

206.79

历史上因大量开采地下水引发区域性地面沉降,目前因地下水禁采,区域性地面沉降趋缓。局部新区城市建设工程性地面沉降问题较为突出,沉降速率5-30毫米/年。累计地面沉降量大于300毫米,金清镇东部沉降量最大累计沉降量大于1000毫米。在一些地方造成洪涝灾害加剧、高程损失等较严重的危害。

地表为第四系海相沉积区,浅部软土层厚度较大,多为20-50米,局部更厚,分布有多个承压含水层,第四系松散层厚度大于100米。地面标高一般为2-4米。沿海地区为历史不同时期围垦而来,成陆较晚。

1.优化调整温黄平原地面沉降监测网络,补埋已破坏水准点,监测薄弱区加密布设水准点,开展地面沉降常态化监测;2.加强地下水监测井和水准点保护工作,落实保护责任;3.工程型沉降较为突出的台州湾新区沿海地区,建议实施分层标建设,开展工程性沉降精细化研究;4.加强区内城市规划、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5.加强日常监管,规范人类工程活动,禁采承压含水层地下水,有效保护地质环境;6.区内建设工程规划与设计时,应预先考虑可能产生的工程型沉降问题对工程建设所造成的危害,预留沉降高程;7.加强自然资源、水利、住建等多部门的合作,实现监测数据互通互享,深化地面沉降监测防治研究。

Ⅰ2

温岭箬横、松门

75.67

历史上因大量开采地下水引发区域性地面沉降,目前因地下水禁采,区域性地面沉降趋缓。局部新区城市建设工程性地面沉降问题较为突出,沉降速率5-10毫米/年。累计地面沉降量大于300毫米,松门镇淋川附近沉降量最大累计沉降量大于800毫米。在一些地方造成洪涝灾害加剧、高程损失等较严重的危害。

地表为第四系海相沉积区,浅部软土层厚度较大,多为20-50米,局部更厚,分布有多个承压含水层,第四系松散层厚度大于100米,地面标高一般为2-4米。沿海地区为历史不同时期围垦而来,成陆较晚。

小计

282.46

/

/

—51—

中易发区

Ⅱ1

三门浦坝港

31.43

该地区历史上曾开采过地下水,目前已实施地下水禁采,区域性地面沉降趋缓。浦坝港两岸工业区建设工程性地面沉降问题较为突出。累计地面沉降量约为50-100毫米。

地表为第四系冲—海相、海相沉积区,浅部软土层厚度为10-30米,局部地段承压含水层较发育,第四系松散层厚度20-60米不等,现状地面标高一般为2-4米。

1.建立、完善地面沉降、地下水监测网络,纳入地面沉降常态化监测范围;2.做好区内城市规划、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3.做好日常监管,规范人类工程活动,禁采承压含水层地下水,有效保护地质环境;4.做好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灾减灾能力。

Ⅱ2

温黄平原

404.23

历史上曾大量开采地下水,引发区域性地面沉降,目前因地下水禁采,区域性地面沉降趋缓。局部新区城市建设工程性地面沉降问题较为突出,沉降速率0-5毫米/年。累计地面沉降量50-300毫米,在局部地区引发洪涝灾害加剧、高程损失等较严重的危害。

地表为第四系海相沉积区,浅部软土层厚度较大,多为20-50米,局部更厚,分布有多个承压含水层,第四系松散层厚度一般50-100米。地面标高一般为2-4米。沿海地区为历史不同时期围垦而来,成陆较晚。

Ⅱ3

黄岩城区、江口

20.39

该地区历史上曾开采过地下水,目前已全面禁止开采,区域性地面沉降趋缓。局部新区城市建设工程性地面沉降问题较为突出。累计地面沉降量50-100毫米。

地表为第四系冲~海相、海相沉积区,浅部软土层厚度较大,多为20-30米,分布有多个承压含水层,第四系松散层厚度80-100米。地面标高一般为2-4米。

Ⅱ4

玉环清港、楚门—温

岭坞根

40.68

该地区历史上曾开采过地下水,目前已全面禁止开采,区域性地面沉降趋缓。局部新区城市建设工程性地面沉降问题较为突出。累计地面沉降量50-100毫米。

地表为第四系海相沉积区,浅部软土层厚度多为10-30米,局部分布有承压含水层,现状地面标高一般为2-4米。

中易发区

Ⅱ5

玉环玉城、坎门

15.22

该地区历史上曾开采过地下水,目前已全面禁止开采,区域性地面沉降趋缓。局部新区城市建设工程性地面沉降问题较为突出。累计地面沉降量50-100毫米。

地表为第四系海相沉积区,浅部软土层厚度多为10-30米,局部分布有承压含水层,现状地面标高一般为2-4米。

1.建立、完善地面沉降、地下水监测网络,纳入地面沉降常态化监测范围;2.做好区内城市规划、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3.做好日常监管,规范人类工程活动,禁采承压含水层地下水,有效保护地质环境;4.做好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灾减灾能力。

小计

511.95

/

/

低易发区

其它沿海平原区

1219.54

区域性地面沉降不明显,局部地区应注意因城市建设引发的工程性地面沉降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地表为第四系冲湖相、冲海相、海相沉积区,浅部软土层厚度较大,多为5-30米,局部更厚,局部地段分布有承压含水层,第四系松散层厚度20-80米不等。地面标高2-4米。

1.做好日常监管,规范人类工程活动,禁采承压含水层地下水,有效保护地质环境;2.做好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灾减灾能力。

合计

2013.95

/

/

/

附表5

台州市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说明表

序号

防治区

编号

名称

面积(km2)

重点保护对象

防治工作措施和要求

责任单位

1

突发性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A1

天台石梁、赤城、泳溪

287.62

集镇、村庄、学校、旅游景点以及公路、铁路、水库、能源等重要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及建成区

1.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摸清风险底数;2.完善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监测网络,强化日常监测和预报预警;3.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强化汛期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卡;4.加大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力度,及时处置新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5.强化城镇单元详细规划(包括村庄规划)、工程建设和农村建房等项目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6.强化监管,规范人类工程活动,保护地质环境;7.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灾救灾能力。

天台县

2

A2

临海白水洋—天台雷锋、街头、龙溪—仙居广度

419.49

临海市、天台县、仙居乡

3

A3

三门海游、亭旁、珠岙—临海汇溪、东塍

427.41

三门县、临海市

4

A4

仙居湫山、溪港、安岭

267.75

仙居县

5

A5

黄岩富山、上垟、宁溪、屿头—仙居朱溪、大战、上张—临海尤溪

1211.89

黄岩区、仙居县

6

A6

椒江白云山、枫山、太行山

6.93

椒江区

7

A7

温岭石塘、松门

18.03

温岭市

8

A8

玉环玉城、坎门

6.68

玉环市

9

地面沉降

重点防治

Ⅰ1

温黄平原

686.64

城镇区、重要市政、水利、能源以及对地面沉降敏感的产业园区和机场、铁路、高速、港口码头、集装箱堆场等重点规划建设及建成区

1.完善地面沉降、地下水监测网络,强化“空天地一体化”监测;2.强化区内城市规划、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3.强化日常监管,规范人类工程活动,实施承压含水层地下水禁采,有效保护地质环境;4.沿海地区工程建设应注意防范岸坡滑坡灾害;5.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灾减灾能力。

椒江区、路桥区、温岭市

10

Ⅰ2

黄岩城区、江口

20.39

黄岩区

11

Ⅰ3

三门浦坝港

31.43

三门县

12

Ⅰ4

玉环清港、楚门—温岭坞根

40.68

玉环市

13

Ⅰ5

玉环玉城、坎门

15.22

玉环市

附表6

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县(市、区)一览表

序号

县(市、区)

行政区

面积

(km2)

突发性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km2)

地质灾害隐患

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

合计

数量(处)

威胁人数

(人)

威胁财产(万元)

数量(处)

影响人数

(人)

影响财产(万元)

1

椒江区☆

280

/

6.92

49.47

56.39

3

19

640

41

35

595

2

黄岩区★

988

48.33

492.21

161.04

701.58

50

660

4490

185

1832

12740

3

路桥区☆

274

/

/

47

47

/

/

/

25

92

1218

4

临海市★

2203

/

321.09

1235.91

1557

36

430

1170

182

1559

8122

5

温岭市☆

963.88

/

18.03

375.94

393.97

19

79

2780

52

491

4270

6

玉环市☆

499

/

6.68

222.56

229.24

5

37

570

40

244

2333

序号

县(市、区)

行政区

面积

(km2)

突发性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km2)

地质灾害隐患

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

合计

数量(处)

威胁人数

(人)

威胁财产(万元)

数量(处)

影响人数

(人)

影响财产(万元)

7

天台县★

1432

/

659.28

519.32

1178.6

14

269

1215

181

943

8423

8

仙居县★

2000.3

96.11

758.52

846.7

1701.33

27

1018

1238

181

2956

375

9

三门县★

1023

/

238.62

445.38

684

10

44

1410

180

1280

1913

合计

144.44

2501.35

3903.32

6549.11

164

2556

13513

1067

9432

39989

注:表中带“★”的为突发性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县(区、市),带“☆”的为一般防治县(区、市)。

附表7

台州市地质灾害重点防治乡镇(街道)一览表

序号

县(市、区)

重点防治乡镇(街道)

行政区

面积

(km2)

突发性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km2)

地质灾害隐患

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

合计

数量(处)

威胁人数

(人)

威胁财产(万元)

数量(处)

影响人数

(人)

影响财产(万元)

1

椒江区☆

海门街道

20.7

/

4.24

/

4.24

/

/

/

19

0

196

2

黄岩区★

富山乡

53.87

48.33

5.54

/

53.87

13

170

840

60

530

3343

3

宁溪镇

89.14

/

89.14

/

89.14

5

46

1105

19

243

1514

4

上郑乡

93.83

/

93.83

/

93.83

7

194

1025

26

435

2637

5

屿头乡

98.9

/

98.9

/

98.9

6

81

395

14

144

1008

6

上垟乡

64.46

/

64.46

/

64.46

1

22

200

4

67

430

7

平田乡

40.34

/

40.34

/

40.34

11

56

400

22

95

653

8

路桥区☆

/

/

/

/

/

0

/

/

/

/

/

/

9

临海市★

白水洋镇

217

/

31.54

148.38

179.92

5

81

40

16

403

1253

10

汇溪镇

57

/

55.62

1.38

57

6

48

85

13

108

752

11

尤溪镇

135

/

103

32

135

12

97

395

35

290

2021

12

温岭市☆

松门镇

89.6

/

3.76

20.77

24.53

/

/

/

14

140

835

13

石塘镇

28.47

/

13.26

11.65

24.91

3

16

840

22

210

1910

14

玉环市☆

玉城街道

72.28

/

2.94

19.22

22.16

2

16

270

6

31

75

15

坎门街道

26.31

/

3.74

16.06

19.8

1

7

50

8

46

89

16

天台县★

泳溪乡

70.21

/

42.36

27.85

70.21

1

31

100

11

63

257

17

石梁镇

201.66

/

136.30

65.36

201.66

7

100

445

44

267

1024

18

赤城街道

82.06

/

46.22

17.29

63.51

/

/

/

19

39

122

19

天台县★

平桥镇

176.92

/

18.39

95.49

113.88

1

10

30

16

17

185

20

坦头镇

95.53

/

60.34

11

71.34

/

/

/

9

132

508

21

雷峰乡

82.61

/

66.63

15.98

82.61

/

/

/

11

28

151

22

仙居县★

安岭乡

48.4

/

48.40

/

48.4

/

/

/

8

196

253

23

淡竹乡

211.5

/

20.14

191.36

211.5

2

39

55

16

380

35

24

湫山乡

130.3

/

109.94

20.36

130.3

1

6

15

4

114

2

25

田市镇

93

18.44

28.26

33.82

80.52

3

13

25

16

202

11

26

上张乡

103

27.93

56.98

18.09

103

3

151

210

11

205

14

27

朱溪镇

196.2

11.38

184.82

/

196.2

4

103

125

11

229

13

28

广度乡

79.4

/

79.4

/

79.4

4

25

55

28

237

79

29

仙居县★

步路乡

73

38.35

29.82

/

68.17

4

204

244

16

360

31

30

大战乡

59.1

/

58.2

0.91

59.11

1

148

200

6

222

3

31

三门县★

海游街道

72.5

/

46.96

25.54

72.5

4

15

1100

29

555

440

32

亭旁镇

131.93

/

108.25

23.68

131.93

4

26

220

80

227

175

注:表中带“★”的为突发性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县(区、市),带“☆”的为一般防治县(区、市)。

附表8

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重点工程(项目)一览表

序号

重点工程

项目名称

主要工作内容

实施时间

经费概算(万元)

备注

1

地质灾害调查监测体系建设工程

县(市、区)地质灾害风险普查

完成9个县(市、区)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开展1∶5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编制成果报告和图件,建立地质灾害风险普查数据库。

2021-2022年

600

/

2

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

至2022年底完成16个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至2025年底累计完成30个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开展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编制地质灾害风险区风险管控图册,提出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措施。

2021-2025年

3000

/

3

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动态识别

9个县(市、区)每年开展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核查的“三查”工作,及时掌握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变化情况,动态更新地质灾害风险“一张图”。

2021-2025年

1500

/

4

城市运行安全地质风险普查

至2022年底完成全市城市运行安全地质风险普查,查明影响城市运行安全的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风险,建立城市地面塌陷案例库,编制城市地质风险“一张图”。

2021-2022年

1000

/

5

地质灾害调查监测体系建设工程

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建设

累计建成突发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110个,做好专业监测仪器设备维护,不断完善专业监测网络。

2021-2025年

1200

/

6

山区雨量站建设

统筹气象、水利等部门雨量监测站数据,加密山区雨量监测站布设,新增山区雨量监测站120个。

2021-2025年

800

/

7

海岸带地质调查

查明台州海岸带沉积动力条件、第四纪地质结构和环境地质问题,建立陆海联合第四纪断面,研究海底地貌演化及工程地质问题。

2021-2025年

1200

地质勘查类

8

自然保护地综合地质调查

玉环大鹿山—披山岛等2处自然保护地综合地质调查试点,查明区域地质及环境地质条件,开展景观资源调查评价,支撑保护地合理利用。

2022-2025年

200

9

天然富硒土地资源调查

开展1∶1万天然富硒土地资源详查15万亩,同步开展富锗富锌等元素调查,建立天然富硒土地认证管理制度和名录。

2022-2025年

500

10

粮食生产功能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1∶1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15万亩,建立土地质量地球化学档案。

2022-2025年

600

11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

累计建成151个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点,分类分级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

2021-2025年

800

12

地质灾害调查监测体系建设工程

地质遗迹点监测

选择5处重要地质遗迹保护点安装摄像设备,进行视频、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等要素为主的在线监控和标识工程。

2022-2025年

300

地质勘查类

13

地下水和地面沉降监测预警

新增自动化地下水监测井20眼(累计80眼);开展地面沉降水准监测,开展地面沉降InSAR监测,按年度发布监测公报。

2021-2025年

850

/

14

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纳入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强化网格化管理运行,推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五化”体系建设。根据各地实际,适当提高群测群防员工作补助,完善奖惩激励制度。加强群测群防人员设备配备和技术培训,切实提升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水平。重点、次重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应急预案演练覆盖率100%。

2021-2025年

5000

/

15

地质灾害预警应急体系建设工程

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

完成市级地质灾害风险预报系统改造升级,加强降雨阈值研究,建成基于多源数据驱动的省市县一体化地质灾害风险实时预警系统。

2021-2025年

300

/

16

地质灾害应急技术保障

深入结合地质队员“驻县进乡”专项行动,加强市级、县级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队伍建设,配置无人机等应急装备,提升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监测、会商等能力,至2022年底,建成市级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队伍1个。

2021-2022年

2500

/

17

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工程

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

至2022年底,完成8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按照“即查即治”要求,及时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2021-2025年

15000

/

18

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综合整治

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统筹考虑资源、环境、生态和土体综合利用效益,将地质灾害多发频发风险大的重点流域或地区纳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综合整治,实现从源头上降低地质灾害风险。至2025年底,完成区域地质灾害风险综合整治试点1处。

2021-2025年

1000

/

19

地面沉降调查

开展全市1∶5万地面沉降调查,更新完成12个区块1341平方千米地面沉降易发区调查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估工作。

2022-2025年

1000

/

20

地质灾害数智管理体系建设

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双控试点

临海市“空间码”赋能地质灾害防治应用场景建设,完善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技术要求。

2021-2022年

1300

/

21

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工程

地质灾害防治科普教育

编制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科普宣传画、读物、视频等系列产品,结合年度“地球日”“土地日”“防灾减灾日”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多领域、多形式、多平台、多视角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自然资源和地质环境保护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全社会地质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能力。

2021-2025年

500

/

22

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工程

地质灾害标识系统建设

按照据地质灾害标识系统建设标准,逐步统一全市地质灾害标识系统制作、安装。

2021-2025年

200

/

23

地质文化村建设

开展村地质文化资源调查,建成2个地质文化村(仙居县横溪镇金村已建成)。

2022-2025年

200

地质勘查类

合计

/


39550

/

注:表中“地质勘查类”工程不作为考核指标。

附表9

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主要任务指标分解表

序号

县(市、区)

县(市、区)地质灾害风险普查(个)

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个)

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

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处)

区域性地质灾

害风险综合整治(处)

地下水动态监测井

(眼)

累计建成专业监测点(个)

新建山区雨量自动监测站(处)

1

椒江区

1

6

8

9

3

/

10

2

黄岩区

1

4

13

13

20

1

3

3

路桥区

1

/

10

9

/

/

16

4

临海市

1

8

16

14

18

/

10

5

温岭市

1

2

12

13

13

/

18

6

玉环市

1

2

12

13

5

/

3

7

天台县

1

4

12

13

6

/

/

8

仙居县

1

3

15

13

10

/

/

9

三门县

1

1

12

13

5

/

5

10

台州湾新区

/

/

/

/

/

/

15

总计

9

30

110

120

80

1

80

注:1、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布设按照实际具体任务进行调整;2、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综合整治项目根据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调整;3、地下水动态监测井按照国家、省和市任务部署确定具体点位。

附表1

黄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

序号

统一编号

位置

类型

坐标

规模

稳定性

威胁对象

危害程度

防治措施建议

防治措施完成时间

东经

北纬

体积

等级

威胁户数(户)

威胁人口(人)

威胁财产(万元)

1

33100302

0046

屿头乡金廊村乌猪岙40号屋后边坡崩塌

崩塌

121°1'40.29″

28°37'57.10″

50

小型

较差

1

5

30

工程治理

2023年

2

33100303

0008

屿头乡牛角丘9号房屋北西侧泥石流

泥石流

120°57'59.43″

28°39'38.92″

1500

小型

低易发

4

13

50

工程治理

2023年

3

33100302

0044

屿头乡布袋山村布袋坑黄红云等5户屋后边坡

崩塌

120°56'45.90″

28°42'9.96″

500

小型

较差

5

20

20

工程治理

2023年

4

33100302

0045

屿头乡布袋山村布袋坑75-77号屋后边坡

崩塌

120°56'48.28″

28°42'17.09″

50

小型

较差

2

10

5

工程治理

2023年

5

33100301

0060

屿头乡联一村23-31号屋后

滑坡

121°0'17.59″

28°37'44.27″

1700

小型

较差

9

21

260

工程治理

2023年

6

33100302

0017

屿头乡中央畈5号屋后

崩塌

120°58'41.01″

28°40'15.83″

20

小型

较差

3

12

30

避让搬迁

2021年

序号

统一编号

位置

类型

坐标

规模

稳定性

威胁对象

危害程度

防治措施建议

防治措施完成时间

东经

北纬

体积

等级

威胁户数(户)

威胁人口(人)

威胁财产(万元)

7

33100302

0042

上郑乡栗树坑村112、115-118号屋后

崩塌

120°51'58.86″

28°35'51.15″

50

小型

较差

5

17

50

工程治理

2023年

8

33100302

0041

上郑乡小英山18、27号屋后

崩塌

120°54'46.28″

28°35'5.62″

600

小型

较差

6

22

30

工程治理

2023年

9

33100303

0005

上郑乡美丰村石墩村45、49-58、110-111号屋后

泥石流

120°54'29.73″

28°35'55.32″

1000

小型

低易发

14

54

500

工程治理

2023年

10

33100303

0006

上郑乡美丰村乌丝坑53、56、66号屋后

泥石流

120°54'13.69″

28°36'1.58″

800

小型

低易发

8

20

140

工程治理

2023年

11

33100301

0058

上郑乡美丰村山根28、30-31号屋后

滑坡

120°54'8.98″

28°35'44.03″

1400

小型

较差

17

59

210

工程治理

2023年

12

33100301

0059

上郑乡垟头庄村安置房用地西侧

滑坡

120°53'5.83″

28°34'55.19″

400

小型

较差

3

13

40

工程治理

2023年

13

33100303

0007

上郑乡大溪村107号、139号屋后

泥石流

120°51'30.59″

28°36'12.40″

600

小型

低易发

3

9

55

工程治理

2023年

14

33100301

0057

上垟乡岭脚村叶会高等7户房后

滑坡

121°2'51.91″

28°31'33.80″

1500

小型

较差

7

22

200

工程治理

2023年

序号

统一编号

位置

类型

坐标

规模

稳定性

威胁对象

危害程度

防治措施建议

防治措施完成时间

东经

北纬

体积

等级

威胁户数(户)

威胁人口(人)

威胁财产(万元)

15

33100302

0039

平田乡桐里岙村101号(王如波)屋前

崩塌

121°3'37.55″

28°33'37.21″

100

小型

较差

1

1

20

避让搬迁

2023年

16

33100302

0035

平田乡天灯垟村74号屋后崩塌地质灾害

崩塌

121°4'31.58″

28°32'13.14″

60

小型

较差

1

5

20

工程治理

2023年

17

33100302

0036

平田乡平田村小田16号屋后边坡

崩塌

121°3'59.91″

28°32'4.46″

100

小型

较差

1

5

30

工程治理

2023年

18

33100301

0055

平田乡车里岙村8-12号屋后

滑坡

121°4'28.55″

28°31'24.67″

300

小型

较差

5

17

50

工程治理

2023年

19

33100301

0056

平田乡东溪村(赵桂芳小店)屋后边坡

滑坡

121°3'11.91″

28°34'55.30″

350

小型

1

3

15

工程治理

2023年

20

33100301

0053

平田乡官龙村官田15号屋后

滑坡

121°4'58.44″

28°31'52.44″

200

小型

较差

1

1

20

工程治理

2023年

21

33100301

0054

平田乡平田村2号屋后

滑坡

121°3'43.81″

28°32'34.26″

500

小型

较差

1

2

50

工程治理

2023年

22

33100302

0037

平田乡东溪村42号屋前斜坡

崩塌

121°3'14.73″

28°35'3.32″

500

小型

较差

1

4

20

工程治理

2023年

序号

统一编号

位置

类型

坐标

规模

稳定性

威胁对象

危害程度

防治措施建议

防治措施完成时间

东经

北纬

体积

等级

威胁户数(户)

威胁人口(人)

威胁财产(万元)

23

33100302

0038

平田乡东溪村11号屋后

崩塌

121°3'27.12″

28°35'15.81″

150

小型

较差

1

1

35

工程治理

2023年

24

33100301

0042

平田乡平田村小田33号

滑坡

121°4'4.10″

28°31'55.95″

500

小型

较差

4

10

80

避让搬迁

2021年

25

33100301

0043

平田乡平田村小田75号

滑坡

121°3'50.00″

28°31'49.53″

500

小型

较差

3

7

60

避让搬迁

2021年

26

33100301

0047

宁溪镇吴家岙村265号屋后滑坡地质灾害

滑坡

120°56'10.62″

28°33'15.85″

80

小型

较差

1

4

25

工程治理

2023年

27

33100301

0048

宁溪镇上桧村滑坡地质灾害

滑坡

120°58'18.97″

28°32'21.35″

100

小型

较差

0

0

200

工程治理

2023年

28

33100301

0049

宁溪镇乌岩头村黄岩乡村振兴学院

滑坡

120°57'1.45″

28°37'5.87″

200

小型

较差

0

0

200

工程治理

2023年

29

33100303

0004

宁溪镇上前垟村前垟湖南侧山体

泥石流

120°58'25.63″

28°34'6.79″

2351

小型

中易发

7

19

620

工程治理

2023年

30

33100302

0025

宁溪镇吴家岙村189-193号屋后

崩塌

120°55'56.34″

28°33'34.18″

300

小型

较差

5

23

60

工程治理

2023年

序号

统一编号

位置

类型

坐标

规模

稳定性

威胁对象

危害程度

防治措施建议

防治措施完成时间

东经

北纬

体积

等级

威胁户数(户)

威胁人口(人)

威胁财产(万元)

31

33100302

0030

富山乡双西村102-103、105-106号屋后

崩塌

120°54'34.43″

28°32'29.52″

50

小型

较差

3

10

50

工程治理

2023年

32

33100302

0029

富山乡双西村119-123号屋后

崩塌

120°54'32.59″

28°32'28.22″

50

小型

较差

5

20

80

工程治理

2023年

33

33100302

0032

富山乡蓝田村8-12、14号屋后

崩塌

120°53'11.89″

28°30'37.59″

250

小型

较差

6

22

40

工程治理

2023年

34

33100301

0050

富山乡富北村后岙91号屋后

滑坡

120°51'56.33″

28°32'58.92″

300

小型

较差

3

14

40

工程治理

2023年

35

33100301

0051

富山乡东坑村19-21号、23号、27号、50号屋后

滑坡

120°54'18.79″

28°30'39.02″

300

小型

较差

6

21

300

工程治理

2023年

36

33100301

0052

富山乡北山村99-103号屋后

滑坡

120°53'5.15″

28°31'44.48″

200

小型

较差

4

16

40

工程治理

2023年

37

33100302

0015

富山乡北山村直路100-101号

崩塌

120°52'35.23″

28°31'58.81″

3

小型

3

11

40

避让搬迁

2021年

38

33100301

0039

富山乡畴路村95-96号

滑坡

120°55'42.73″

28°31'51.51″

800

小型

较差

7

15

60

避让搬迁

2021年

39

33100301

0040

富山乡双西村155、158号

滑坡

120°54'24.67″

28°32'24.91″

150

小型

较差

1

5

30

避让搬迁

2021年

—77—

序号

统一编号

位置

类型

坐标

规模

稳定性

威胁对象

危害程度

防治措施建议

防治措施完成时间

东经

北纬

体积

等级

威胁户数(户)

威胁人口(人)

威胁财产(万元)

40

33100301

0041

富山乡富北村后岙9-11号

滑坡

120°52'1.04″

28°32'56.74″

80

小型

较差

2

5

40

避让搬迁

2021年

41

33100302

0016

富山乡北山村直路150-151号

崩塌

120°52'33.25″

28°31'48.20″

8

小型

2

7

40

避让搬迁

2021年

42

33100302

0024

富山乡蓝田村4-6号屋后

崩塌

120°53'14.97″

28°30'37.95″

200

小型

较差

2

6

30

避让搬迁

2021年

43

33100302

0014

富山乡畴路村148-151号

崩塌

120°55'44.87″

28°31'53.84″

25

小型

较差

4

18

50

避让搬迁

2021年

44

33100302

0020

北洋镇百亩垟98号、小里桥1号屋后

崩塌

121°7'12.03″

28°36'39.89″

100

小型

较差

2

7

80

工程治理

2023年

45

33100301

0045

北洋镇五尖山村牛栏岙1号屋后

滑坡

121°1'53.86″

28°39'6.11″

1500

小型

较差

4

15

150

工程治理

2023年

46

33100301

0046

北洋镇五尖山村李家18号北侧

滑坡

121°1'58.17″

28°39'26.43″

200

小型

较差

2

9

30

工程治理

2023年

47

33100302

0021

北洋镇蒋家岙村渔业队54号、蒋家岙92号屋后边坡

崩塌

121°4'33.84″

28°36'35.90″

100

小型

较差

2

5

50

工程治理

2023年

序号

统一编号

位置

类型

坐标

规模

稳定性

威胁对象

危害程度

防治措施建议

防治措施完成时间

东经

北纬

体积

等级

威胁户数(户)

威胁人口(人)

威胁财产(万元)

48

33100302

0022

北洋镇联丰村杨小堂等2户屋后

崩塌

121°3'54.70″

28°39'32.64″

80

小型

较差

10

24

80

工程治理

2023年

49

33100302

0023

北城街道马鞍山村外湾38-40号屋后

崩塌

121°16'7.28″

28°40'49.45″

120

小型

较差

7

18

75

避让搬迁

2021年

50

33100302

0018

北城街道新宅村新宅岭口58-59号房后

崩塌

121°14'34.87″

28°41'11.84″

50

小型

较差

3

13

60

避让搬迁

2021年

注:“危害程度”按照威胁人数和威胁财产分为特大、大、中、小四级(取二者中危害程度等级高者),分级标准依次对应:①威胁人数≥1000人或威胁财产≥5000万元;②威胁人数100-1000人或威胁财产1000-5000万元;③威胁人数10-100人或威胁财产500-1000万元;④威胁人数<10人或威胁财产<500万元。

附表2

黄岩区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一览表

序号

编号

县(市、

区)

位置

风险防范区名称

致灾体类型

影响对象

风险等级

管理

分类

户数(处)

人口(人)

财产(万元)

1

331003FF0094

黄岩区

院桥镇

樟前村西侧山体南东侧245号屋后山体斜坡防范区

不稳定斜坡

8

25

110

一般防范区

2

331003FF0096

黄岩区

院桥镇

西溪村北侧民房(141、142和144号)屋后斜坡区防范区

不稳定斜坡

5

21

135

一般防范区

3

331003FF0095

黄岩区

院桥镇

旧柱村南东侧村口民房北西侧斜坡区防范区

不稳定斜坡

2

9

30

一般防范区

4

331003FF0093

黄岩区

院桥镇

永乐村北侧寺庙边山体斜坡防范区

不稳定斜坡

0

0

15

一般防范区

5

331003FF0052

黄岩区

屿头乡

联一村23-31号防范区

滑坡隐患

9

21

260

一般防范区

6

331003FF0050

黄岩区

屿头乡

布袋坑村黄红云等5户防范区

崩塌隐患

5

20

150

一般防范区

7

331003FF0053

黄岩区

屿头乡

牛角丘9号北西侧防范区

泥石流隐患

4

13

100

一般防范区

8

331003FF0054

黄岩区

屿头乡

三联村中央畈5号屋后防范区

崩塌隐患

3

12

30

一般防范区

序号

编号

县(市、

区)

位置

风险防范区名称

致灾体类型

影响对象

风险等级

管理

分类

户数(处)

人口(人)

财产(万元)

9

331003FF0048

黄岩区

屿头乡

布袋山布袋坑75、77号西侧防范区

崩塌隐患

2

10

30

一般防范区

10

331003FF0049

黄岩区

屿头乡

金廊村乌猪岙40号防范区

崩塌隐患

1

5

40

一般防范区

11

331003FF0051

黄岩区

屿头乡

田料村小坦1-3号、15-16号防范区

泥石流隐患

35

113

130

次重点防范区

12

331003FF0145

黄岩区

屿头乡

屿头乡新村村防范区

滑坡隐患

8

26

90

一般防范区

13

331003FF0057

黄岩区

屿头乡

白石村高溪后自然村南侧9号民房屋后防范区

不稳定斜坡

4

15

60

一般防范区

14

331003FF0055

黄岩区

屿头乡

大木坑村秧田12号防范区

泥石流隐患

1

3

20

一般防范区

15

331003FF0056

黄岩区

屿头乡

联一村南山自然村不稳定斜坡防范区

不稳定斜坡

9

3

30

一般防范区

16

331003FF0144

黄岩区

屿头乡

屿头乡三联村黄石坦防范区

风险点

1

2

2

一般防范区

17

331003FF0085

黄岩区

屿头乡

引坑村老人协会防范区

滑坡隐患

0

0

60

一般防范区

18

331003FF0212

黄岩区

屿头乡

布袋坑村景区入口道路防范区

不稳定斜坡

0

0

6

一般防范区

序号

编号

县(市、

区)

位置

风险防范区名称

致灾体类型

影响对象

风险等级

管理

分类

户数(处)

人口(人)

财产(万元)

19

331003FF0082

黄岩区

新前街道

剑山村135-133号居民屋后防范区

不稳定斜坡

3

10

75

一般防范区

20

331003FF0152

黄岩区

新前街道

台州市康越塑料有限公司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0

0

50

一般防范区

21

331003FF0218

黄岩区

头陀镇

前园村275-283号屋后崩塌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点

9

37

270

一般防范区

22

331003FF0086

黄岩区

头陀镇

山前河村山脚363号屋后边坡防范区

崩塌隐患

1

1

30

一般防范区

23

331003FF0087

黄岩区

头陀镇

白湖塘村东侧山体,名宇汽车厂房后防范区

不稳定斜坡

0

0

100

一般防范区

24

331003FF0088

黄岩区

头陀镇

南岙村北东侧村口400米某厂房后人工开挖岩质边坡防范区

不稳定斜坡

0

0

15

一般防范区

25

331003FF0149

黄岩区

头陀镇

划岩山景区防范区

风险点

0

0

50

一般防范区

26

331003FF0150

黄岩区

头陀镇

溪上村村口道路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0

0

3

一般防范区

27

331003FF0029

黄岩区

上郑乡

美丰村文新村山根28、30-31号屋后滑坡防范区

滑坡隐患

17

59

210

极高

重点防范区

28

331003FF0032

黄岩区

上郑乡

石墩村45、49-58号美丰文新村110-111号防范区

泥石流隐患

14

54

180

极高

重点防范区

序号

编号

县(市、

区)

位置

风险防范区名称

致灾体类型

影响对象

风险等级

管理

分类

户数(处)

人口(人)

财产(万元)

29

331003FF0034

黄岩区

上郑乡

小英山18、27号屋后崩塌防范区

崩塌隐患

6

22

25

极高

重点防范区

30

331003FF0030

黄岩区

上郑乡

美丰村乌丝坑53、56、66号防范区

滑坡隐患

8

20

140

极高

重点防范区

31

331003FF0028

黄岩区

上郑乡

栗树坑村112、115-118号防范区

崩塌隐患

5

17

70

极高

重点防范区

32

331003FF0035

黄岩区

上郑乡

垟头庄村西侧滑坡地质灾害隐患防范区

滑坡隐患

3

13

40

极高

重点防范区

33

331003FF0033

黄岩区

上郑乡

大溪村107、139号屋后滑坡防范区

滑坡隐患

3

9

55

极高

重点防范区

34

331003FF0027

黄岩区

上郑乡

大溪村龙潭坑200-203号屋后沟谷北侧防范区

崩塌隐患

32

89

700

一般防范区

35

331003FF0217

黄岩区

上郑乡

毛家村西侧山体崩塌地质灾害(隐患)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点

18

52

340

一般防范区

36

331003FF0037

黄岩区

上郑乡

下庙村晚岙岭自然村南侧民房屋后斜坡防范区

不稳定斜坡

14

44

150

一般防范区

37

331003FF0203

黄岩区

上郑乡

仙石村栗树坑村8-10号民房后风险防范区

滑坡隐患

5

22

350

一般防范区

38

331003FF0036

黄岩区

上郑乡

下庙小干坑居民12、13号屋后山体斜坡防范区

不稳定斜坡

7

19

180

一般防范区

序号

编号

县(市、

区)

位置

风险防范区名称

致灾体类型

影响对象

风险等级

管理

分类

户数(处)

人口(人)

财产(万元)

39

331003FF0117

黄岩区

上郑乡

文新村屋后南侧斜坡防范区

风险点

5

19

50

一般防范区

40

331003FF0038

黄岩区

上郑乡

大溪村粗坑坦自然村南东侧165-172号民房屋后

不稳定斜坡

3

10

420

一般防范区

41

331003FF0158

黄岩区

上郑乡

干坑村抱料17-19号屋后沟谷风险防范区

滑坡隐患

3

8

30

一般防范区

42

331003FF0113

黄岩区

上郑乡

上郑村南西侧风险防范区

滑坡隐患

0

0

5

一般防范区

43

331003FF0114

黄岩区

上郑乡

上郑学校东侧宁大线公路南侧防范区

崩塌隐患

0

0

5

一般防范区

44

331003FF0116

黄岩区

上郑乡

李家山村至下庙直岗村道路转折处南侧斜坡防范区

崩塌隐患

0

0

3

一般防范区

45

331003FF0118

黄岩区

上郑乡

下余村宁大线南侧斜坡防范区

风险点

0

0

3

一般防范区

46

331003FF0154

黄岩区

上郑乡

星星公园道路边坡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0

0

5

一般防范区

47

331003FF0157

黄岩区

上郑乡

文新村1#道路斜坡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0

0

5

一般防范区

48

331003FF0197

黄岩区

上郑乡

直坑村村口道路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0

0

0

一般防范区

序号

编号

县(市、

区)

位置

风险防范区名称

致灾体类型

影响对象

风险等级

管理

分类

户数(处)

人口(人)

财产(万元)

49

331003FF0198

黄岩区

上郑乡

坑口村宁大线南侧2#斜坡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0

0

0

一般防范区

50

331003FF0200

黄岩区

上郑乡

宁圣线山田村村口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0

0

3

一般防范区

51

331003FF0201

黄岩区

上郑乡

宁圣线山田村村口2#点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0

0

3

一般防范区

52

331003FF0204

黄岩区

上郑乡

直坑村麻狸来村口斜坡风险防范区

滑坡隐患

0

0

0

一般防范区

53

331003FF0214

黄岩区

上郑乡

文新村2#道路斜坡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0

0

5

一般防范区

54

331003FF0058

黄岩区

上垟乡

岭脚村叶会高等7户房屋北侧防范区

滑坡隐患

7

22

170

一般防范区

55

331003FF0059

黄岩区

上垟乡

黄杜岙村栅头塘北东侧249号、250号民房屋后斜坡防范区

不稳定斜坡

10

28

185

一般防范区

56

331003FF0208

黄岩区

上垟乡

象岙村大麦园211-213号屋后边坡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3

12

60

一般防范区

57

331003FF0207

黄岩区

上垟乡

董岙村50号屋后泥石流风险防范区

泥石流隐患

1

5

15

一般防范区

58

331003FF0089

黄岩区

沙埠镇

杨岙头村号民点屋后防范区

不稳定斜坡

8

24

210

一般防范区

序号

编号

县(市、

区)

位置

风险防范区名称

致灾体类型

影响对象

风险等级

管理

分类

户数(处)

人口(人)

财产(万元)

59

331003FF0216

黄岩区

沙埠镇

百家钻25-26号屋后崩塌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2

4

60

一般防范区

60

331003FF0071

黄岩区

平田乡

平田村小田33号防范区

滑坡隐患

7

17

125

一般防范区

61

331003FF0072

黄岩区

平田乡

平田村小田75号防范区

滑坡隐患

3

7

30

一般防范区

62

331003FF0061

黄岩区

平田乡

天灯垟村74号防范区

崩塌隐患

1

5

30

一般防范区

63

331003FF0064

黄岩区

平田乡

平田村小田16号防范区

崩塌隐患

1

5

45

一般防范区

64

331003FF0068

黄岩区

平田乡

东溪村42号防范区

崩塌隐患

1

4

30

一般防范区

65

331003FF0069

黄岩区

平田乡

东溪村(赵桂芳小店)防范区

滑坡隐患

1

3

10

一般防范区

66

331003FF0065

黄岩区

平田乡

平田村2号防范区

滑坡隐患

1

2

50

一般防范区

67

331003FF0063

黄岩区

平田乡

东溪村11号屋后防范区

崩塌隐患

1

1

40

一般防范区

68

331003FF0066

黄岩区

平田乡

桐里岙村101号(王如波)防范区

崩塌隐患

1

1

30

一般防范区

序号

编号

县(市、

区)

位置

风险防范区名称

致灾体类型

影响对象

风险等级

管理

分类

户数(处)

人口(人)

财产(万元)

69

331003FF0070

黄岩区

平田乡

官龙村官田15号防范区

滑坡隐患

1

1

10

一般防范区

70

331003FF0067

黄岩区

平田乡

车里岙村8-12号防范区

滑坡隐患

5

18

90

一般防范区

71

331003FF0013

黄岩区

平田乡

寮前村桐树坑寮前105-107号屋后崩塌防范区

崩塌隐患

3

14

40

一般防范区

72

331003FF0133

黄岩区

平田乡

长潭水库林厂王岙15号、17号风险防范区

滑坡隐患

1

3

50

一般防范区

73

331003FF0062

黄岩区

平田乡

天灯垟村天平街55号防范区

崩塌隐患

1

2

25

一般防范区

74

331003FF0073

黄岩区

平田乡

小田村竹园坑自然村138号村民屋后斜坡区

不稳定斜坡

1

1

10

一般防范区

75

331003FF0127

黄岩区

平田乡

东溪村王岙村口道路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0

0

5

一般防范区

76

331003FF0128

黄岩区

平田乡

东溪村王岙村南东侧沟谷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0

0

6

一般防范区

77

331003FF0129

黄岩区

平田乡

桐外岙村村口1#道路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0

0

3

一般防范区

78

331003FF0130

黄岩区

平田乡

桐外岙村村口2#道路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0

0

5

一般防范区

序号

编号

县(市、

区)

位置

风险防范区名称

致灾体类型

影响对象

风险等级

管理

分类

户数(处)

人口(人)

财产(万元)

79

331003FF0131

黄岩区

平田乡

桐理岙村南侧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0

0

6

一般防范区

80

331003FF0132

黄岩区

平田乡

上山村村口道路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0

0

5

一般防范区

81

331003FF0135

黄岩区

平田乡

东溪村防范区

崩塌隐患

0

0

8

一般防范区

82

331003FF0039

黄岩区

宁溪镇

吴家岙村189-193号防范区

崩塌隐患

5

23

50

一般防范区

83

331003FF0042

黄岩区

宁溪镇

上前垟村前垟湖南侧山体防范区

泥石流隐患

8

15

120

一般防范区

84

331003FF0040

黄岩区

宁溪镇

吴家岙村265号屋后崩塌防范区

滑坡隐患

1

4

30

一般防范区

85

331003FF0041

黄岩区

宁溪镇

上桧村防范区

滑坡隐患

0

0

10

一般防范区

86

331003FF0043

黄岩区

宁溪镇

乌岩头村黄岩乡村振兴学院防范区

滑坡隐患

0

0

10

一般防范区

87

331003FF0045

黄岩区

宁溪镇

岭根村西侧自然山体斜坡

不稳定斜坡

21

75

340

一般防范区

88

331003FF0110

黄岩区

宁溪镇

朱吉山防范区

滑坡隐患

23

37

650

一般防范区

序号

编号

县(市、

区)

位置

风险防范区名称

致灾体类型

影响对象

风险等级

管理

分类

户数(处)

人口(人)

财产(万元)

89

331003FF0047

黄岩区

宁溪镇

上桧村里七殿156号屋后

不稳定斜坡

2

7

60

一般防范区

90

331003FF0044

黄岩区

宁溪镇

蒋家岸村北东侧山体斜坡前缘民房后防范区

不稳定斜坡

1

6

120

一般防范区

91

331003FF0046

黄岩区

宁溪镇

福利村朱家溪自然村北侧47号民房屋后

不稳定斜坡

1

5

30

一般防范区

92

331003FF0104

黄岩区

宁溪镇

吴家岙东侧民房屋后沟谷防范区

滑坡隐患

1

5

30

一般防范区

93

331003FF0106

黄岩区

宁溪镇

中桧村南侧民房屋后斜坡防范区

滑坡隐患

1

2

10

一般防范区

94

331003FF0100

黄岩区

宁溪镇

长决线觉慈寺东侧防范区

崩塌隐患

0

0

5

一般防范区

95

331003FF0101

黄岩区

宁溪镇

大沸头防范区

崩塌隐患

0

0

3

一般防范区

96

331003FF0107

黄岩区

宁溪镇

下桧村西侧村口民房屋后沟谷防范区

风险点

0

0

3

一般防范区

97

331003FF0108

黄岩区

宁溪镇

蒋岙村西侧村口民房屋后斜坡防范区

风险点

0

0

20

一般防范区

98

331003FF0109

黄岩区

宁溪镇

牌门村防范区

风险点

0

0

15

一般防范区

序号

编号

县(市、

区)

位置

风险防范区名称

致灾体类型

影响对象

风险等级

管理

分类

户数(处)

人口(人)

财产(万元)

99

331003FF0112

黄岩区

宁溪镇

白鹤岭下村防范区

崩塌隐患

0

0

5

一般防范区

100

331003FF0196

黄岩区

宁溪镇

吴家岙东侧村口道路斜坡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0

0

3

一般防范区

101

331003FF0099

黄岩区

南城街道

横山头南侧山体阳泉机械厂厂房后人工边坡防范区

崩塌隐患

0

0

200

一般防范区

102

331003FF0091

黄岩区

茅畲乡

西边村田垄57号防范区

崩塌隐患

2

10

80

一般防范区

103

331003FF0090

黄岩区

茅畲乡

鸟山村响岩前自然村防范区

不稳定斜坡

2

7

80

一般防范区

104

331003FF0017

黄岩区

富山乡

蓝田村8-11、12、14号防范区

崩塌隐患

6

22

180

极高

重点防范区

105

331003FF0016

黄岩区

富山乡

东坑村19-21号、23号、27号、50号防范区

滑坡隐患

6

21

210

极高

重点防范区

106

331003FF0003

黄岩区

富山乡

双西村119-123号防范区

崩塌隐患

5

20

100

极高

重点防范区

107

331003FF0012

黄岩区

富山乡

北山村直路100-101号防范区

崩塌隐患

5

16

70

极高

重点防范区

108

331003FF0015

黄岩区

富山乡

北山村99-103号防范区

滑坡隐患

4

16

160

极高

重点防范区

序号

编号

县(市、

区)

位置

风险防范区名称

致灾体类型

影响对象

风险等级

管理

分类

户数(处)

人口(人)

财产(万元)

109

331003FF0001

黄岩区

富山乡

畴路村148-151号防范区

崩塌隐患

4

15

40

极高

重点防范区

110

331003FF0002

黄岩区

富山乡

畴路村95-96号屋后滑坡防范区

滑坡隐患

7

14

25

极高

重点防范区

111

331003FF0010

黄岩区

富山乡

富北村后岙9-11号防范区

滑坡隐患

3

14

60

极高

重点防范区

112

331003FF0011

黄岩区

富山乡

富北村后岙91号防范区

崩塌隐患

3

14

30

极高

重点防范区

113

331003FF0005

黄岩区

富山乡

双西村155、158号防范区

滑坡隐患

3

13

60

极高

重点防范区

114

331003FF0006

黄岩区

富山乡

双西村102-103、105-106号防范区

崩塌隐患

3

10

50

极高

重点防范区

115

331003FF0018

黄岩区

富山乡

蓝田村4-6号屋后崩塌防范区

崩塌隐患

3

9

10

极高

重点防范区

116

331003FF0014

黄岩区

富山乡

北山村直路161号风险防范区

滑坡隐患

1

4

30

极高

重点防范区

117

331003FF0025

黄岩区

富山乡

葡萄坑村北侧民房后自然山体斜坡防范区

不稳定斜坡

24

76

570

一般防范区

118

331003FF0026

黄岩区

富山乡

半山村南西侧山体斜坡防范区

不稳定斜坡

11

47

400

一般防范区

序号

编号

县(市、

区)

位置

风险防范区名称

致灾体类型

影响对象

风险等级

管理

分类

户数(处)

人口(人)

财产(万元)

119

331003FF0022

黄岩区

富山乡

北山村冯湾小组141号民房后斜坡

不稳定斜坡

7

28

120

一般防范区

120

331003FF0021

黄岩区

富山乡

决要村决要岭南侧50号居民房屋后斜坡

不稳定斜坡

5

20

70

一般防范区

121

331003FF0160

黄岩区

富山乡

决要村北东侧山体斜坡风险防范区

滑坡隐患

5

19

110

一般防范区

122

331003FF0019

黄岩区

富山乡

南征顶村田岙124、132、1、18号防范区

崩塌隐患

4

16

150

一般防范区

123

331003FF0023

黄岩区

富山乡

鞍山村外坦口北西侧山体斜坡防范区

不稳定斜坡

5

14

40

一般防范区

124

331003FF0007

黄岩区

富山乡

张仲宽等2户屋后防范区

崩塌隐患

3

13

120

一般防范区

125

331003FF0176

黄岩区

富山乡

南征顶坑头村18-19号屋后斜坡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2

11

40

一般防范区

126

331003FF0171

黄岩区

富山乡

白岩下南东侧1#沟谷风险防范区

泥石流隐患

3

10

90

一般防范区

127

331003FF0020

黄岩区

富山乡

决要村决要岭南侧43号居民房屋后斜坡

不稳定斜坡

1

9

40

一般防范区

128

331003FF0004

黄岩区

富山乡

双西村96、98号防范区

崩塌隐患

2

8

30

一般防范区

序号

编号

县(市、

区)

位置

风险防范区名称

致灾体类型

影响对象

风险等级

管理

分类

户数(处)

人口(人)

财产(万元)

129

331003FF0009

黄岩区

富山乡

富北村后岙119、120、123号防范区

崩塌隐患

3

8

15

一般防范区

130

331003FF0187

黄岩区

富山乡

半明堂75号南东侧屋后斜坡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1

8

30

一般防范区

131

331003FF0162

黄岩区

富山乡

半山村41-42屋后斜坡点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2

7

40

一般防范区

132

331003FF0166

黄岩区

富山乡

外坦村152-153号民房屋后斜坡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2

7

40

一般防范区

133

331003FF0174

黄岩区

富山乡

东坑村1-2号屋后斜坡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2

7

60

一般防范区

134

331003FF0169

黄岩区

富山乡

北山村30号屋后斜坡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1

5

40

一般防范区

135

331003FF0178

黄岩区

富山乡

南征顶田岙107号屋后斜坡风险防范区

滑坡隐患

1

5

20

一般防范区

136

331003FF0163

黄岩区

富山乡

鞍山村马鞍山26-28号屋后斜坡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2

4

30

一般防范区

137

331003FF0164

黄岩区

富山乡

鞍山村马鞍山13号民房屋后斜坡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1

3

60

一般防范区

138

331003FF0167

黄岩区

富山乡

富北村大岙32号民房屋后斜坡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1

3

30

一般防范区

序号

编号

县(市、

区)

位置

风险防范区名称

致灾体类型

影响对象

风险等级

管理

分类

户数(处)

人口(人)

财产(万元)

139

331003FF0168

黄岩区

富山乡

决要村32号民房屋后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1

3

20

一般防范区

140

331003FF0008

黄岩区

富山乡

乡政府屋后崩塌防范区

崩塌隐患

0

0

10

一般防范区

141

331003FF0024

黄岩区

富山乡

田岙村张家山西侧村口15号民房道路边坡防范区

不稳定斜坡

0

0

0

一般防范区

142

331003FF0161

黄岩区

富山乡

富山大会堂南侧斜坡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0

0

3

一般防范区

143

331003FF0165

黄岩区

富山乡

双西村村口南侧斜坡风险防范区

滑坡隐患

0

0

3

一般防范区

144

331003FF0170

黄岩区

富山乡

东坑村西侧马白线民房屋后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1

0

60

一般防范区

145

331003FF0172

黄岩区

富山乡

白岩下南东侧2#沟谷风险防范区

泥石流隐患

0

0

3

一般防范区

146

331003FF0173

黄岩区

富山乡

白岩下北东侧3#沟谷风险防范区

泥石流隐患

0

0

5

一般防范区

147

331003FF0175

黄岩区

富山乡

蓝田村南侧道路斜坡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0

0

6

一般防范区

148

331003FF0177

黄岩区

富山乡

南征顶坑头村北侧斜坡风险防范区

滑坡隐患

0

0

3

一般防范区

序号

编号

县(市、

区)

位置

风险防范区名称

致灾体类型

影响对象

风险等级

管理

分类

户数(处)

人口(人)

财产(万元)

149

331003FF0179

黄岩区

富山乡

富山乡南征顶坑头村北侧道路2#斜坡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0

0

3

一般防范区

150

331003FF0180

黄岩区

富山乡

富山乡李家山村1#斜坡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0

0

5

一般防范区

151

331003FF0181

黄岩区

富山乡

田岙村张家山西侧民房后斜坡风险防范区

滑坡隐患

0

0

10

一般防范区

152

331003FF0182

黄岩区

富山乡

李家山村村口2#道路斜坡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0

0

4

一般防范区

153

331003FF0183

黄岩区

富山乡

李家山村村口1#道路斜坡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0

0

4

一般防范区

154

331003FF0184

黄岩区

富山乡

畴路村村口道路南东侧1#斜坡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0

0

4

一般防范区

155

331003FF0185

黄岩区

富山乡

畴路村村口道路南东侧2#斜坡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0

0

4

一般防范区

156

331003FF0186

黄岩区

富山乡

半明堂北侧道路1#斜坡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0

0

3

一般防范区

157

331003FF0188

黄岩区

富山乡

半山村南东侧半山腰道路1#沟谷风险防范区

泥石流隐患

0

0

3

一般防范区

158

331003FF0189

黄岩区

富山乡

半山村南东侧半山腰道路2#沟谷风险防范区

泥石流隐患

0

0

3

一般防范区

序号

编号

县(市、

区)

位置

风险防范区名称

致灾体类型

影响对象

风险等级

管理

分类

户数(处)

人口(人)

财产(万元)

159

331003FF0190

黄岩区

富山乡

双西村村口道路2#斜坡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0

0

3

一般防范区

160

331003FF0191

黄岩区

富山乡

畴路村明堂村口道路斜坡风险防范区

滑坡隐患

0

0

5

一般防范区

161

331003FF0192

黄岩区

富山乡

双西村村口道路1#斜坡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0

0

3

一般防范区

162

331003FF0193

黄岩区

富山乡

双西村村口道路3#斜坡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0

0

3

一般防范区

163

331003FF0195

黄岩区

富山乡

张里村与后岙村交接道路边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0

0

3

一般防范区

164

331003FF0151

黄岩区

澄江街道

新舟桥村山头舟风险防范区

滑坡隐患

4

11

150

一般防范区

165

331003FF0077

黄岩区

北洋镇

联丰村杨小堂等2户防范区

崩塌隐患

10

24

245

一般防范区

166

331003FF0078

黄岩区

北洋镇

五尖山村牛栏岙1号防范区

滑坡隐患

4

15

70

一般防范区

167

331003FF0074

黄岩区

北洋镇

五尖山村李家18号北面防范区

滑坡隐患

2

9

35

一般防范区

168

331003FF0076

黄岩区

北洋镇

百亩垟98号、小里桥1号防范区

崩塌隐患

2

7

45

一般防范区

序号

编号

县(市、

区)

位置

风险防范区名称

致灾体类型

影响对象

风险等级

管理

分类

户数(处)

人口(人)

财产(万元)

169

331003FF0080

黄岩区

北洋镇

蒋家岙村渔业队54号、蒋家岙92号屋后边坡防范区

崩塌隐患

2

5

30

一般防范区

170

331003FF0083

黄岩区

北洋镇

桥下村85、86号居民屋后防范区

不稳定斜坡

4

13

70

一般防范区

171

331003FF0084

黄岩区

北洋镇

麻车头村45号屋后斜坡地防范区

不稳定斜坡

3

10

40

一般防范区

172

331003FF0205

黄岩区

北洋镇

称歇村岩头138、139号屋后边坡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2

9

50

一般防范区

173

331003FF0206

黄岩区

北洋镇

联群村横山下117-119号屋后边坡风险防范区

滑坡隐患

3

9

60

一般防范区

174

331003FF0075

黄岩区

北洋镇

前蒋村7号屋后崩塌防范区

崩塌隐患

1

5

40

一般防范区

175

331003FF0079

黄岩区

北洋镇

横料村71号房屋北侧防范区

泥石流隐患

1

5

30

一般防范区

176

331003FF0081

黄岩区

北洋镇

西侧1千米左右道路边垃圾处理厂内防范区

不稳定斜坡

0

0

20

一般防范区

177

331003FF0139

黄岩区

北洋镇

北洋镇杨恩村防范区

崩塌隐患

0

0

30

一般防范区

178

331003FF0140

黄岩区

北洋镇

前蒋村村口道路风险防范区

风险点

0

0

5

一般防范区

序号

编号

县(市、

区)

位置

风险防范区名称

致灾体类型

影响对象

风险等级

管理

分类

户数(处)

人口(人)

财产(万元)

179

331003FF0141

黄岩区

北洋镇

长潭村村口道路边坡防范区

风险点

0

0

6

一般防范区

180

331003FF0209

黄岩区

北洋镇

联群村下路廊北东侧寺庙屋后斜坡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0

0

5

一般防范区

181

331003FF0210

黄岩区

北洋镇

横料村南侧乌猪岭隧道口顶部道路斜坡风险防范区

崩塌隐患

0

0

5

一般防范区

182

331003FF0211

黄岩区

北洋镇

官岙村北侧造田造地斜坡风险防范区

滑坡隐患

0

0

3

一般防范区

183

331003FF0213

黄岩区

北洋镇

西芩村西侧防范区

不稳定斜坡

0

0

3

一般防范区

184

331003FF0215

黄岩区

北洋镇

长潭水库生活区后山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防范区

滑坡隐患点

0

0

280

一般防范区

185

331003FF0098

黄岩区

北城街道

新宅村新宅岭口58-59号房后

不稳定斜坡

3

13

80

一般防范区

注:(1)以上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数据来源于2020年台州市地质灾害风险“一张图”,县(市、区)地质灾害风险普查、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及汛期排查后应及时更新相关数据和调整管理分类;(2)管理分类根据浙江省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管理分级表按影响人数和风险等级分为重点、次重点和一般防范区。

附表3

黄岩区突发性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说明表

易发区级别及编号

易发区名称

面积(km2)

地质灾害隐患

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

地质环境条件简述

主要防治监管要求

数量(处)

威胁人数(人)

威胁

财产(万元)

数量(处)

影响人数(人)

影响

财产(万元)

高易发区

H1

黄岩

富山

48.33

13

170

840

60

530

3343

中低山地貌,侵蚀切割强烈,花岗岩分布广泛,岩石风化强烈,地质环境脆弱,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较多。

1.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摸清风险底数;2.强化地质灾害汛期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复查,及时更新风险“一张图”,动态掌握风险;3.完善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监测网络,加强监测和预报预警;4.加大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力度,探索开展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综合整治,及时处置新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5.强化城镇单元详细规划(包括村庄规划)、工程建设和农村建房等项目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落实防灾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6.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灾救灾能力。

小计

48.33

13

170

840

60

530

3343

/

易发区级别及编号

易发区名称

面积(km2)

地质灾害隐患

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

地质环境条件简述

主要防治监管要求

数量(处)

威胁人数(人)

威胁

财产(万元)

数量(处)

影响人数(人)

影响

财产(万元)

中易发区

M1

屿头乡布

袋山村—

宁溪镇乌

岩头村

23.87

2

30

25

4

45

246

低山丘陵地貌,断裂构造发育,岩土体以坚硬—半坚硬中厚层含砾砂岩为主,局部带状花岗岩岩组,地质环境较脆弱,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强烈。

1.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摸清风险底数;2.加强地质灾害汛期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复查,及时更新风险“一张图”,动态掌握风险;3.完善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监测网络,加强监测和预报预警;4.加大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力度,鼓励开展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综合整治,及时处置新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5.强化城镇单元详细规划(包括村庄规划)、工程建设和农村建房等项目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落实防灾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6.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灾救灾能力。

M2

屿头乡大

田村—三

联村

5.81

2

25

80

5

66

352

M3

屿头乡金

廊村—宁

溪镇岭家

湖村

12.66

2

21

460

6

58

510

M4

北洋镇杨

恩村—横

料村

17.15

4

53

290

8

69

495

丘陵地貌,断裂构造较发育,岩土体以坚硬—半坚硬中厚层含砾砂岩为主,局部带状花岗岩岩组,位于长潭水库库区周边,地质环境较脆弱。

M5

上郑乡大

溪村—下

庙村

7.89

3

39

145

12

228

1976

低山丘陵地貌,断裂构造发育,岩土体以坚硬—半坚硬中厚层含砾砂岩为主,局部带状花岗岩岩组,地质环境较脆弱,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强烈。

M6

上郑乡美丰村

2.29

2

79

350

7

182

590

易发区级别及编号

易发区名称

面积(km2)

地质灾害隐患

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

地质环境条件简述

主要防治监管要求

数量(处)

威胁人数(人)

威胁

财产(万元)

数量(处)

影响人数(人)

影响

财产(万元)

中易发区

M7

宁溪镇上

宅—岭根

18.55

2

27

85

9

33

147

低山丘陵地貌,断裂构造发育,岩土体以坚硬—半坚硬中厚层含砾砂岩为主,局部带状花岗岩岩组,地质环境较脆弱,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强烈。

1.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摸清风险底数;2.加强地质灾害汛期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复查,及时更新风险“一张图”,动态掌握风险;3.完善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监测网络,加强监测和预报预警;4.加大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力度,鼓励开展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综合整治,及时处置新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5.强化城镇单元详细规划(包括村庄规划)、工程建设和农村建房等项目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落实防灾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6.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灾救灾能力。

M8

宁溪镇上

前垟村—

牌门村

16.55

2

19

820

8

124

1053

M9

北洋镇前

蒋村—上

垟乡象岙

67.60

12

78

600

30

155

1107

丘陵地貌,断裂构造较发育,岩土体以坚硬—半坚硬中厚层含砾砂岩为主,局部带状花岗岩岩组,位于长潭水库库区周边,地质环境较脆弱。

易发区级别及编号

易发区名称

面积(km2)

地质灾害隐患

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

地质环境条件简述

主要防治监管要求

数量(处)

威胁人数(人)

威胁

财产(万元)

数量(处)

影响人数(人)

影响

财产(万元)

中易发区

M10

新前街道

峰丘村—

头陀镇溪

上村

24.52

/

/

/

2

0

53

丘陵地貌,断裂构造较发育,岩土体以坚硬—半坚硬中厚层含砾砂岩为主,局部带块状凝灰岩岩组,地质环境较脆弱,采石开挖边坡分布较多,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较大。

1.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摸清风险底数;2.加强地质灾害汛期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复查,及时更新风险“一张图”,动态掌握风险;3.完善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监测网络,加强监测和预报预警;4.加大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力度,鼓励开展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综合整治,及时处置新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5.强化城镇单元详细规划(包括村庄规划)、工程建设和农村建房等项目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落实防灾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6.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灾救灾能力。

M11

院桥镇左

任新村—

沙埠镇南

六坑村

16.55

/

/

/

4

88

485

丘陵地貌,断裂构造较发育,岩土体以坚硬—半坚硬中厚层含砾砂岩为主,局部带状花岗岩岩组,位于西溪水库库区周边,地质环境较脆弱。

小计

213.45

31

371

2855

95

1048

7014

/

易发区级别及编号

易发区名称

面积(km2)

地质灾害隐患

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

地质环境条件简述

主要防治监管要求

数量(处)

威胁人数(人)

威胁

财产(万元)

数量(处)

影响人数(人)

影响

财产(万元)

低易发区

C

其它低山

丘陵区突

发性地质

灾害低易

发区

439.8

6

119

795

26

252

1433

黄岩长潭水库周边西部山区主要为中低山及剥蚀丘陵地貌,岩土体以坚硬—半坚硬中厚层含砾砂岩为主,局部带状花岗岩岩组。地质环境较脆弱;中东部低易发区地貌类型主要为剥蚀丘陵岗地,岩土体。

1.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做好监测和预报预警;2.做好地质灾害隐患、风险防范区等重点防治区汛期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复查,及时更新风险“一张图”,动态掌握风险;3.按计划做好地质灾害治理和搬迁避让,及时处置新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4.做好工程建设和农村建房等项目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5.做好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灾救灾能力。

合计

701.58

50

660

4490

181

1830

11790

/

/

附表4

黄岩区地面沉降易发程度分区说明表

易发区级别及编号

易发区名称

面积(km2)

地面沉降概况

地质环境条件简述

主要防治监管要求

中易发区

Ⅱ1

黄岩城区

16.25

该地区历史上曾开采过地下水,目前已全面禁止开采,区域性地面沉降趋缓。局部新区城市建设工程性地面沉降问题较为突出。累计地面沉降量50-100毫米。

地表为第四系冲—海相沉积区,浅部软土层厚度为30-40米,局部地段承压含水层较发育,第四系松散层厚度60-80米不等,现状地面标高一般为2-4米。

1.建立、完善地面沉降、地下水监测网络,纳入地面沉降常态化监测范围;2.做好区内城市规划、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3.做好日常监管,规范人类工程活动,禁采承压含水层地下水,有效保护地质环境;4.做好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灾减灾能力。

Ⅱ2

江口

4.91

该地区历史上曾开采过地下水,目前已全面禁止开采,区域性地面沉降趋缓。局部新区城市建设工程性地面沉降问题较为突出。累计地面沉降量50-100毫米。

地表为第四系冲—海相沉积区,浅部软土层厚度为30-40米,局部地段承压含水层较发育,第四系松散层厚度60-80米不等,现状地面标高一般为2-4米。

小计

21.16

/

/

易发区级别及编号

易发区名称

面积(km2)

地面沉降概况

地质环境条件简述

主要防治监管要求

低易发区

其它冲海相平原区

210.74

区域性地面沉降不明显,局部地区应注意因城市建设引发的工程性地面沉降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地表为第四系冲海相平原,浅部软土层厚度较大,多为5-40米,局部更厚,局部地段分布有承压含水层,第四系松散层厚度20-80米不等。地面标高2-4米。

1.做好日常监管,规范人类工程活动,禁采承压含水层地下水,有效保护地质环境;2.做好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灾减灾能力。

合计

231.90

/

/

/

附表5

黄岩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说明表

序号

防治区

编号

名称

面积(km2)

重点保护对象

防治工作措施和要求

责任单位

1

突发性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A1

长潭水库西侧低山丘陵区

312.78

集镇、村庄、学校、旅游景点以及公路、铁路、水库、能源等重要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及建成区

1.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摸清风险底数;2.完善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监测网络,强化日常监测和预报预警;3.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强化汛期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卡;4.加大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力度,及时处置新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5.强化城镇单元详细规划(包括村庄规划)、工程建设和农村建房等项目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6.强化监管,规范人类工程活动,保护地质环境;

7.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灾救灾能力。

黄岩区人民政府、

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黄岩分局

2

A2

北洋镇杨恩村—横料村

17.15

黄岩区人民政府、

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黄岩分局

3

A3

北洋镇前蒋村—上垟乡象岙村

73.30

黄岩区人民政府、

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黄岩分局

4

A4

新前街道峰丘村—头陀镇溪上村

24.52

黄岩区人民政府、

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黄岩分局

5

A5

院桥镇左任新村

—沙埠镇南六坑

16.55

黄岩区人民政府、台

州市自然资源和规

划局黄岩分局

序号

防治区

编号

名称

面积(km2)

重点保护对象

防治工作措施和要求

责任单位

6

地面沉降

重点防治

Ⅰ1

黄岩城区

16.25

城镇区、重要市政、水利、能源以及对地面沉降敏感的产业园区和机场、铁路、高速、港口码头、集装箱堆场等重点规划建设及建成区

1.完善地面沉降、地下水监测网络,强化“空天地一体化”监测;2.强化区内城市规划、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

3.强化日常监管,规范人类工程活动,实施承压含水层地下水禁采,有效保护地质环境;4.沿海地区工程建设应注意防范岸坡滑坡灾害;

5.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灾减灾能力。

黄岩区人民政府、台

州市自然资源和规

划局黄岩分局

7

Ⅰ2

江口

4.91

黄岩区人民政府、台

州市自然资源和规

划局黄岩分局

附表6

黄岩区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乡镇(街道)和重点防治村(社区)一览表

序号

乡镇(街道)

重点防治村

(社区)

行政区

面积

(km2)

突发性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km2)

地质灾害隐患

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

合计

数量(处)

威胁人数

(人)

威胁财产(万元)

数量(处)

影响人数

(人)

影响财产(万元)

1

富山乡

富北村

5.9

3.22

/

2.68

5.9

2

19

80

5

27

138

2

决要村

8.68

7.59

/

1.09

8.68

/

/

/

4

50

240

3

北山村

5.22

5.22

/

/

5.22

3

34

120

5

70

420

4

南征顶村

9.49

9.49

/

/

9.48

2

28

70

10

63

422

5

双西村

4.91

4.57

0.44

/

4.91

3

35

160

9

67

372

6

畴路村

3.62

1.95

1.15

0.52

3.62

2

33

110

7

36

111

7

鞍山村

1.84

1.84

/

/

1.84

/

/

/

5

24

143

8

李家山村

6.79

6.71

/

0.08

6.79

1

21

300

8

122

947

9

宁溪镇

吴家岙村

6.06

/

5.18

0.49

5.67

2

27

85

4

33

113

10

上桧村

4.60

/

4.13

0.47

4.60

1

0

200

3

79

720

—108—

序号

乡镇(街道)

重点防治村

(社区)

行政区

面积

(km2)

突发性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km2)

地质灾害隐患

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

合计

数量(处)

威胁人数

(人)

威胁财产(万元)

数量(处)

影响人数

(人)

影响财产(万元)

11

宁溪镇

乌岩头村

17.18

/

4.21

12.68

16.89

1

0

200

2

28

130

12

上郑乡

美丰村

9.78

/

2.12

6.92

9.14

3

33

850

8

182

590

13

仙石村

9.24

/

1.76

7.48

9.24

1

17

50

4

39

423

14

圣堂村

5.67

/

1.38

4.29

5.67

1

13

40

2

15

45

15

大溪村

13.64

/

1.89

11.75

13.64

1

9

55

3

115

1175

16

下庙村

8.53

/

4.15

4.38

8.53

/

/

/

3

59

333

17

屿头乡

联一村

1.81

/

0.89

0.59

1.48

1

21

260

2

25

290

18

三联村

14.20

/

3.61

10.24

13.85

2

25

80

3

27

132

19

布袋山村

19.89

/

6.71

13.26

19.89

2

30

25

3

30

186

20

上垟乡

象岙村

6.11

/

5.02

0.39

5.41

/

/

/

1

12

60

21

平田乡

平田村

5.47

/

5.22

/

5.22

2

17

140

5

35

260

22

桐岭村

4.21

/

4.05

0.16

4.21

1

1

20

4

1

44

23

黄溪村

5.16

/

5.16

/

5.16

3

8

70

3

8

70

附表7

黄岩区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重点工程(项目)一览表

序号

重点工程

项目名称

主要工作内容

实施时间

经费概算(万元)

备注

1

地质灾害调

查监测体系

建设工程

县(市、区)地质灾害风险普查

完成黄岩区1∶5万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编制成果报告和图件,建立地质灾害风险普查数据库。

2021-2022年

150

/

2

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

至2022年底完成富山乡、上郑乡2个乡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继续开展其它高、中易发区乡镇(2个)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开展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编制地质灾害风险区风险管控图册,提出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措施。

2021-2025年

500

/

3

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动态识别

每年开展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核查的“三查”工作,及时掌握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变化情况,动态更新地质灾害风险“一张图”。

2021-2025年

250

/

4

城市运行安全地质风险普查

至2022年底完成全区城市运行安全地质风险普查,查明影响城市运行安全的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风险,建立城市地面塌陷案例库,编制城市地质风险“一张图”。

2021-2022年

120

/

5

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建设

累计建成突发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13个,做好专业监测仪器设备维护,完善专业监测网络。

2021-2025年

130

/

序号

重点工程

项目名称

主要工作内容

实施时间

经费概算(万元)

备注

6

地质灾害调

查监测体系

建设工程

山区雨量站建设

统筹气象、水利等部门雨量监测站数据,加密山区雨量监测站布设,新增山区雨量监测站13个。

2021-2025年

65

/

7

天然富硒土地资源调查

开展1.5万亩1∶1万天然富硒土地资源详查,同步开展富锗富锌等元素调查,建立天然富硒土地认证管理制度和名录。

2022-2025年

50

地质勘查类

8

粮食生产功能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1∶1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1.5万亩,建立土地质量地球化学档案。

2022-2025年

60

9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

完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网,分类分级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

2021-2025年

150

10

地下水监测

新建地下水动态监测井3眼。

2021-2025年

60

11


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纳入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强化网格化管理运行,推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五化”体系建设。根据各地实际,适当提高群测群防员工作补助,完善奖惩激励制度。加强群测群防人员设备配备和技术培训,切实提升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水平。重点、次重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应急预案演练覆盖率100%。

2021-2025年

80

/

12

地质灾害预

警应急体系

建设工程

地质灾害应急技术保障

深入结合地质队员“驻县进乡”专项行动,加强区级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队伍建设,配置无人机等应急装备,提升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监测、会商等能力。

2021-2022年

300

/

序号

重点工程

项目名称

主要工作内容

实施时间

经费概算(万元)

备注

13

地质灾害综

合治理体系

建设工程

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

完成2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按照“即查即治”要求,及时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2021-2025年

3000

/

14

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综合整治

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统筹考虑资源、环境、生态和土体综合利用效益,将地质灾害多发频发风险大的重点流域或地区纳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综合整治,实现从源头上降低地质灾害风险。至2025年底完成区域地质灾害风险综合整治1处。

2021-2025年

1000

/

15

地质灾害防

灾减灾文化

建设工程

地质灾害防治科普教育

编制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科普宣传画、读物、视频等系列产品,结合年度“地球日”“土地日”“防灾减灾日”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多领域、多形式、多平台、多视角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自然资源和地质环境保护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全社会地质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能力。

2021-2025年

80

/

16

地质灾害标识系统建设

按照省地质灾害标识系统建设标准,逐步统一全区地质灾害标识系统制作、安装。

2021-2025年

30

/

合计

/

/

6025

/

注:表中“地质勘查类”工程不作为考核指标。

—113—

—114—

《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pdf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