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优化营商环境进行时  > 政策解读  > 政策解读
[媒体采访]先行区建设“两点论”:市场有效 政府有为
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发布时间: 2020-09-29 14: 57 作者: 林学富 王依妮 张妮婷 浏览次数:

温州对中国来说,是一座极具时代符号的城市。

2018年8月,温州成为新时代“两个健康”建设的全国首片改革“试验田”。两年多来,温州主动思考和寻找“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和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这道新“时代课题”,民营经济发展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那么,温州的实践,对于正在“奋力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的台州,到底有何借鉴意义呢?

答案是:在“先行区”建设中,温州坚持“两点论”,即市场有效,政府有为!

[现场考察]

前应用,后研发

中国眼谷:科学家、企业家、创投家“三界融合”

9月17日,驱车来到位于温州龙湾的中国眼谷·中央孵化园,令人惊奇的是: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鳞次栉比的工厂,而是一座现代化的医院——眼谷超级眼视光医院。

中国眼谷温州眼视光国际创新中心招商经理何剑奇解释说,中国眼谷是由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与温州龙湾区(高新区)合作共建、依托共建双方独特的资源禀赋,打造的眼健康全产业链科创园区,这也是全国乃至全球眼健康领域唯一的。

据何剑奇介绍,进军眼视光产业,是缘于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的独特资源。

据了解,该院拥有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个“国字号”科技平台,而全国眼视光领域的“国字号”一共就6个。

“前有超级眼视光医院的科学家,后有全球知名的眼视光产业企业家,并引入了中信医疗基金会,形成了‘前应用后研发’的全国独有的医企共同体,探索科学家、企业家、创投家‘三界融合’创新路径。”何剑奇说。

为了更好地推进“三界融合”,中国眼谷采用了“两极”管理模式——

据介绍,为了推进中国眼谷项目,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与温州龙湾区(高新区)成立理事会,下设中国眼谷创新创业中心和眼视光创新管理中心。两个中心,身份却不同:一个承担政府职能,一个是行使市场职能。

“眼视光产业属细分的健康产业,筛选和培育项目需要科学家,这需要市场来解决,即由管理中心来负责;而创新创业中心则主要对接政府,这个市场做不了。”何剑奇说。

按照科学家、企业家、创投家“三界融合”创新路径,推出“市场归市场,政府归政府”的“两极”管理体制,目前,中国眼谷·中央孵化园已吸引国内外眼健康领域41家企业落户,既有世界五百强企业,也有初创型中小企业。

[走访权威]

打造“中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公司董事长对数字经济研究很深,着眼于温州庞大的电气产业基础,我们投资10.5亿元,建设这个‘浙江云谷’,以布局数据产业。到明年9月份能够建好。”9月17日,浙江云谷智能电气互联网创新中心总经理杨世伟告诉记者,建设过程中,围墙外的事,政府都会帮助企业搞好。

“自从‘两个健康’先行区开始创建后,政府的自我定位更加清晰,推动民营经济升级有了清晰的路径,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互相认同感明显增强了。”温州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陆千帆表示。

激活、做强市场主体

要实现市场的有效,必须要培育庞大的市场主体。循着这样的思路——

构建适应“四新”经济发展的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对新设立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形态给予1-2年包容期,通过行政指导等柔性监管方式,引导和督促企业依法经营。

推出有限度自由经营区,即在指定时间和范围内开展特定行业的经营活动,试行有限度自由经营,减少(或免除)登记材料、时间和流程,激发个体创业活力。

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培训 培育温州市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温商队伍的实施方案》,有力推进以“青蓝新学”为主打的新生代培养计划。

……

通过2年多的探索,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仿佛一把钥匙,打开了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大门。

截至今年7月底,温州全市在册市场主体达到104万家,企业总量达到30.94万家,是全省第二个破100万的地市。

提升、做优政府服务

要实现政府的有为,必须要提升政府服务能级。循着这样的思路——

落实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订征询机制。召开意见征询会10余场,企业商会代表60余人次参与相关部门政策文本讨论,职能部门收集建议数十条。

推出“三清单一承诺”,即政商交往“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和清廉民企建设“引导清单”,3.5万多名领导干部书面签订了“反对不按规则办事行为承诺”。

推出涉企柔性执法机制,在守住涉企执法底线的前提下,对3290个涉企事项实施“免罚”,对轻微违规行为实行“首次不罚”。

……

通过2年多的探索,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仿佛一把扇子,给温州民营经济发展送来了一股清风。

2019年,温州小微企业环境满意度全省第一位。今年,在长三角27个城市营商环境大比拼中,温州综合排名列第四位。

整顿、改革商会协会

把市场和政府的优势都发挥好,离不开健康的商会协会。循这样的思路——

按照先行区创建总体部署,在全国率先提出协会商会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在全国最早开展了协会商会的清理工作,通过“撤扩并”着力打造一批示范标杆商会协会。

县(市、区)协会商会改革实现同频共振,出台了《温州市商会发展服务综合体(商会广场)建设指导方案》,着力推进协会商会发展服务综合体(商会广场)。

将170多家协会商会党组织分为7个党建片组,推动落实商会的登记与党组织组建同步审批、商会的换届与党组织换届同步进行、商会评先评优与党组织作用发挥同步评估、商会会长与党组织书记述职述责同步开展。

……

以商会协会为依托,一场以“激扬新时代温州人精神”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在温州民营企业中持续深化,典型引路,激扬企业家精神。

6月18日,温州市工商联在全国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推进视频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