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 发布时间: 2020-09-24 14: 41 | 作者: 张妮婷 林学富 王依妮 | 浏览次数: |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央充分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其中,交通运输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和服务性产业,承担着时代赋予的使命。
今年,台州市正式启动实施综合交通投资“240”攻坚行动,同时建立六大机制,强势推动交通项目建设,在此过程中,如何吸收他市的先进经验,内化为台州构筑“双循环”体系的交通活力?在金华,台报(全媒)采访团就当地交通建设,进行了考察、走访。
【现场考察】
直通全球 货达天下
一个内陆城市缘何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9月15日,在金华南站,千余个集装箱整齐摆放在相应区域,起重机在其中往来,对集装箱进行搬运作业。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家电、服装、小商品等货物,随着呼啸的列车前往欧洲各地。
“今年疫情期间,许多海上渠道关闭,使得货物量运输更大,1至8月发车量同比增长200%,截至昨晚,金华南站已经发了222列,今晚还要发3列呢。”9月15日上午,浙中国际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罗建源介绍说,“货物以生活用品为主,占比40%。”
看着眼前的繁荣景象,罗建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此前,金华及周边商品要出口,只能先通过公路运到宁波,通过公海联运送达欧洲各地,往往需要40多天,而现在只要十一二天就能到达目的地。
同时,铁路还有成本上的优势。送往乌兹别克斯坦的一个集装箱,通过公海联运需要5万元人民币左右,通过中欧班列只要3.5万元,这还没算上政府补贴。
铁路运输具有的天然优势以及“一带一路”蕴含的巨大需求,正是推动中欧班列在金华设立站点的原因。
据介绍,在运往中亚、欧洲的货物中,浙江占比达到70%,是货物主要供给地。2017年以前,受困于公海联运的传统运输方式,出口产品运输不便,且成本高居不下,不少商家都希望能在浙江有个始发站。
看到市场的迫切需求,2017年,金华成立公铁联运工程指挥部,向上打报告,与海关、铁路各方协调,专门负责推动落实金华中亚班列的开通。
2017年,金华中亚班列开通;2020年,金华中亚班列升级为金华中欧(中亚)平台,范围扩大,能级提高,面对疫情冲击,平台货运量实现逆增长,大量货物向金华集聚,带动辐射作用愈发明显……
“接下来打算开通法国班列,增加班列开行密度,预计10月份就能开通。”罗建源说,今年,“义新欧”班列计划双平台(金华、义乌)运行,年度计划开行1100列以上。
【走访权威】
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金华—义乌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内畅外联”,培育交通“新优势”
金华地处“浙江之心”,历来是水陆交通要冲。
在上个世纪,公路、铁路还未发达,金华是浙江中西部的一个重要中转交通枢纽,承担了27个县(市、区)的中转。“水通南国三千里”说的便是金华。
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兴起,过境金华的物流和人流很多,但在这里没有中转,没有停留。2000年之后,金华的中转功能慢慢削弱,交通枢纽地位在下降。
这引起了金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在寻思:如何重塑金华的交通枢纽地位?
“将原有优势做优”是金华的笔下之义,“内畅外联”,打造“对接华东、面向全国、辐射亚欧”的现代物流枢纽城市,是金华的工作举措。
“米”字形国内物流大通道
2019年,金华(义乌)被列为首批建设的23个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之一。
“金华坐拥中国五金制造之乡、义乌小商品市场等产业优势,省里给金华的定位是‘华东物流中心’。”金华市交通局规划建设处处长蒋芳芳介绍,全面对接国家和省发展战略,适度超前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在国内构筑主动融入长三角、联接海西区和珠三角,构筑起“米”字型国内物流大通道,是我们的基本思路。
“在原先四个方向有优势的基础上,如今,我们将四个方向升级为杭州、宁波、台州、温州、南平、衢州、黄山、合肥的八个方向。”据蒋芳芳介绍,金华正全力开展综合交通大会战,加快建设“一轴八向十二线”铁路网和“五纵五横一环一连”高速公路网。
依托“米”字形对外通道,金华市积极建设以义乌国际陆港、华东联运新城、金义智慧物流港三大物流集聚区为核心的多层次物流枢纽体系;建设“公路港+专线物流”运输网络,开通国内货运专线3000余条,通过全国320个主要城市。线路、通过城市数量位居全省第三。聚焦“公转铁”,加快规划建设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占地13平方公里的华东联运新城项目。目前,金华铁路物流基地方案已经获得国铁集团鉴定中心认可。
一个作为“华东物流中心”的金华,羽翼渐丰!
以线上线下“4+1”国际物流大通道
对外,以“义新欧”为代表,金华市大力构建“义新欧”“义甬舟”“金满俄”“金昆东”和“网上”物流大通道组成的线上线下“4+1”国际物流大通道。到目前,已与全国232个国家建立经贸往来。
据金华市现代物流发展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钱俊介绍,金华市从4个方向全面对接国家战略:西向,推动“义新欧”班列提质增效,增强辐射中欧、中亚国家能力;东向,对接宁波舟山港,做强“海铁联运”班列;北向,加密“金满俄”等市场化基础较好的线路;南向,谋划“金昆东”国际班列,开通通往东盟的班列。
实际上,金华市的对外交通构筑,已远不止这些——
结合“义新欧”国际运输通道、“义甬舟”海铁联运通道建设,依托铁路义乌西、金华南、杨梅塘货场,大力推广“公铁海联运”,探索货邮快件的公空铁联运;依托浙中多式联运枢纽港建设,积极发展铁水联运、公铁联运;依托金甬铁路大力发展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
而今,“义新欧”班列开行已4年多,陆续开通了9条线路,实现了去程回程的常态化运行;金华—中亚班列开行三年,钢铁驼队构筑起了浙中贸易新通道;金华—中欧班列开行,义乌、金华成了浙江唯一始发站……
不断地培育新优势,金华联通国际的功能愈发强大,一个联通全球的现代物流枢纽正在悄悄形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