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铸魂 成风化俗 |
|
|
|
核心价值观、文明创建等公益宣传广告随处可见;昔日脏乱差的小餐馆焕然一新,背街小巷干净整洁;网格员、志愿者走街串巷,扮靓文明城区…… 人是城市的主体,人的文明素质是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仅体现在漂亮的建筑、整洁的道路等硬件上,更体现在每位市民的文明习惯上。 文明餐桌 涵养文明新风 今年以来,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目标,我市深入推进“做文明有礼的台州人”主题活动,制定《关于在全市开展文明好习惯养成行动的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倡导养成垃圾分类、文明上网、烟蒂不落地、文明就餐、文明排队等十个好习惯,把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作为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内容。 “光盘行动,从我做起”“按量取餐,谢绝浪费”……在我市大小餐馆、大街小巷的公益广告上,类似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8月份以来,我市多次开展“光盘行动”宣传倡导活动,以线下宣讲和线上倡议的形式,努力营造勤俭节约的文明氛围。 黄岩区机关事务中心组建“党员文明用餐劝导员”,劝导用餐人员点菜时按需、适量,避免浪费;各大餐饮店积极参与到“光盘行动”中,推行“半份菜”“小碗菜”“剩菜打包”模式;台州学院等多所学校开展“文明餐桌”“曝光泔水桶”“餐桌上的故事”等实践,引导学生从小拒绝浪费,养成文明用餐好习惯。 疫情期间,我市积极开展“推广公筷公勺、共建文明餐桌”倡导行动,让公筷公勺成为每张餐桌的标配。5月22日,路桥区文艺志愿者还自编自演《公筷公勺要提倡》,以民间曲艺“鼓词说唱”形式,把文明用餐之风吹入寻常百姓家。 全民参与 孕育城市生机 正因一城人动了起来,这座城才美了起来。 “地上的一些垃圾、烟头我们也会随时捡起来,这些随手能做的事情能让街道更干净,累一点也值得。”台州市智能停车管理有限公司的管理员雷新华说,今年7月起,在市同创办的牵头下,“台州停车”的120多名工作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顺便”做起了文明创建志愿者。 近年来,“微心愿”“银龄互助”“爱心陪护”“四点半课堂”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走进社区,孕育了台州这座“全国文明城市”不可或缺的温暖力量。 最近,66岁的李永平也加入了“捡烟蒂换礼品”的行列。“前段时间,我和小孙子一起捡了很多烟蒂,加上自己抽的,有900多个,去椒江江滨公园学雷锋志愿服务岗亭处换了纸巾、手电筒等礼品,小孙子还为我竖起了大拇指,我很高兴!” 20个烟蒂兑换1双筷子、30个烟蒂兑换1盒纸巾……9月13日起,今年第二轮“烟蒂换好礼”活动启动,切实激励全民参与,培养市民养成烟蒂不落地的良好习惯,倡导良好卫生习惯。 多管齐下 推动常态长效 “文明创建不是终点,群众满意才是重点。”我市始终把创建的落脚点锁定在造福于民上,采取多举措创新工作模式,细化具体工作,充分发挥全国文明城市的“名片效应”,让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花竞相盛放。 近日,黄岩东浦中学率先引入“智慧食堂”系统,师生通过订餐机或学校微信公众号提前获取一周菜单,每天中午前线上预订第二天的餐食。“智慧食堂”后台系统则根据学生预订情况自动生成菜品统计,厨师长结合实际情况明确食材采购数量,再下单给供应商,从源头上控制成本和浪费。 7月5日,我市推动文明好习惯进社区,在椒江举办全市第十四届“邻居节”启动仪式。活动聚焦日常生活“关键小节”,深化开展“垃圾分类”“文明就餐”“文明出行”“文明排队”等文明好习惯系列养成行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增进邻里情感、提高文明素养。 通过常态化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文明”逐渐内化为城市发展的基因,外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