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路子走下去  > 两手硬 两战赢  > 民企动态
中兴减震器:产业联动 抱团纾困
外贸订单已排到7月份
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发布时间: 2020-06-01 09: 00 作者: 王敬 张荣 浏览次数:

厂区外,一辆正在装卸的大货车整装待发;车间内,飞速运作的机器发出阵阵轰鸣声……一走进浙江中兴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热火朝天的生产气息扑面而来。

疫情让浙江中兴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遭遇了产业链联动难、销售订单受阻等问题。面对寒冬,“中兴减震器”危中寻机,一边携手上游小企业纾困让整个产业链联动起来,一边与兄弟企业强强联手抱团开启新零售,一季度产值实现逆势增长,同比去年增长3.2%,且外贸订单已排到7月份,内贸订单源源不断。

携手纾困,让产业链动起来

连日来,玉环吉通橡塑制品有限公司的几十台设备满负荷运转,正在赶制本月要交付给“中兴减震器”的15万只橡胶件。自复工以来,“吉通橡塑”的产值已达到200万元。

“如果没有‘老大哥’的帮忙,我们今年根本没办法做到这么好的产值。”玉环吉通橡塑制品有限公司生产部负责人蔡逸恒难掩激动。

蔡逸恒口中的“老大哥”,就是“中兴减震器”。作为产业链高度细分的一家现代化制造企业,“中兴减震器”需要60余家供应商为其配套,任何一种物料的缺失都会影响整条生产线运转。

时间回到2月初,“中兴减震器”刚复工,短短2周内,450名员工全部到岗,6条生产线恢复运作。可还没来得及歇口气,新问题又来了:上游各企业几乎都没有复工,之前留余的物料只能满足10余天的生产需求。

“物料要是过不来,有再多的工人也是白费力气,产能根本上不去。”“中兴减震器”执行董事李超说。

唯有携手,才能共克时艰。那段时间,李超带着企业骨干主动走访上游供应商,了解他们复工复产、订单执行情况,帮助解决遇到的难题。

得知“吉通橡塑”面临用工难题,“中兴减震器”立即伸出援手,帮其从外地招了一批劳务工,并为其提供业务培训,使“吉通橡塑”的产能迅速恢复至八成。

了解到供应商玉环澳乐机械有限公司的外地员工返岗难,“中兴减震器”帮忙把人从外地接回,还为其协调生产材料等。

强强联手,抱团开启新零售

5月12日下午,在“中兴减震器”厂区内,一辆13米长的货车正在装货。 

将玉环本地产的价值40余万元的上万只汽配件,发往全国各地仓库。这也是今年“艾欧易LEE”品牌发出的第130多批次货物,基本每周发10车。

受疫情影响,海外订单不稳定因素增加,“中兴减震器”与8家“兄弟企业”捆绑,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以抱团取暖的方式,组成企业联盟新品牌——“艾欧易LEE”,抗衡市场变数,提升企业承压能力。

“就是以‘中兴减震器’产品为中心,与周边产品组团销售,如摆臂、球笼、橡胶件、缓冲件、稳定杆等,打出企业联盟新品牌,在全国各地设仓库,由代理商负责带货,完成整个企业联盟品牌系列产品的推广。”李超介绍道。

在“加盟”企业的筛选上,“中兴减震器”也设置了“门槛”:加盟企业必须经过多年品牌沉淀、对汽摩配行业有较深的理解、企业认知度和美誉度要高。

“抱团不是你买我卖的简单生意,也不是迁就一时之需的权宜之计,而是要从根本上提升产业链的紧密度和整体实力。”李超表示,为此,在产品质量方面,联盟企业会共同开展技术上的联合攻关,助“艾欧易LEE”品牌系列产品在市场站稳脚跟。

台州容大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是“艾欧易LEE”品牌的球头、摆臂合作商。“我们公司原先只做外贸,在联盟企业的帮助下,我们对产品外观、品质等进行了进一步优化,达到国内市场标准,以过硬的品质快速抢占了市场。”“容大”总经理李一雷说,加入联盟后,“艾欧易LEE”已为公司增加1000多万元的产值。

截至目前,“艾欧易LEE”品牌库存量已达到3000余个品种,以企业联盟和代理商合作的方式,在全国各地设有26个仓库。疫情影响下,这一方式正帮助企业度过经济“寒冬”。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