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心这些方法都适用

  • 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 发布时间: 2020-05-23 09:53
  • 作者: 林樱
  • 浏览次数:

在人体中,心脏的地位犹如一家之主、一国之君,是“君主之官”、“生命之本”。夏季,自然界万物生长旺盛,天人相应,最有利于人体心脏主血脉功能的发挥。因此,夏季是保养心脏的最佳季节,大家可尝试通过精神、起居和经络等方面进行养生保健。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安徽省名中医、大孚元和堂坐诊专家邓沂介绍,现代人往往用神过度,同时,受环境影响,易心浮气躁、神躁火旺。

“思想清净”是心脏精神情志养生的基本要求。邓沂表示,心神清静,则经络气血和调,脏腑强健,身心健康。具体来说,要做到少私寡欲、养心敛思、抑目静耳。其中少私寡欲,是说若能减少私欲,从实际出发,节制对欲望和名利的奢望,可减轻不必要的思想负担,使人变得坦然、心情舒畅,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每个人的生活习惯直接影响身体健康,夏季时如果能养成适度出汗和避免寒凉的习惯,对于心脏保养有很大帮助。

很多人在夏季不喜光照,怕晒黑,但是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夏季适当晒晒太阳,可以补充人体阳气,强壮心脏功能,同时适度出汗可促进阳热之气宣泄,增强气血流通,排出陈气浊物。

夏季虽然炎热,但大部分人会长时间处于冷空调环境中。这种人造寒凉会让人出现头痛头昏、胃腹冷痛、食欲不振或便稀腹泻,女性还可能出现月经不调和痛经。普通人群可用生姜与绿茶泡水,有温阳散寒、清解暑热的功效;阳虚、寒性体质人群,可用生姜与红枣泡茶,有温阳散寒、补脾益胃的功能;女性可用生姜与红糖泡茶,或食用鸡蛋红糖醪糟,有散寒通脉、调经止痛的作用。

中医养生疗法中,普遍应用通过经络由外而内调理健康的方法。夏季可通过刮痧、拔罐和艾灸防治时令病,养心养阳。

阳暑即中暑,防治阳暑,可在后背膀胱经上以及肘窝、腘窝处刮痧。

阴暑指夏季因气候炎热,却吹风纳凉、饮冷无度,引起暑热与风寒之邪侵袭引起的时令病。调治阴暑,可在后背膀胱经上刮痧、拔罐,或在腹部艾灸中脘、神阙(即脐部)穴。

中医有“春夏养阳”的理论,夏季气温较高,人体心阳旺盛,经络通达,气血充沛,精力旺盛。此时像一些阳虚或寒性多发于冬季的疾病,如关节疼痛发凉、胃寒胃痛腹泻、咳嗽咯痰气喘、胸闷心痛心慌等病证有所缓解。而这时对此类人群进行中医辨证诊断,选择一些包括艾灸在内的经络养生调理,可增强患者的抗病、祛邪能力,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发作或减轻症状。艾灸可用艾条或艾炷,在穴位上或疼痛部位熏灸,使热气、艾香通过穴位进入经络,达到补益心脏、温通阳气、活血通络、祛寒除湿的保健作用。艾灸的时间根据病情与部位而定,一般每次约10-20分钟,一周1-2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