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2020年台州两会  > 两会关注
扶残助残: 为特殊群体撑起一片蓝天
信息来源: 台州晚报 发布时间: 2020-04-21 09: 25 作者: 谢雅婷 浏览次数:

“残疾人之家”为残疾人提供低强度的工作。

免费午餐、辅助性就业,搭建残疾人的阳光家园

“我们来到这里,不仅能进行康复训练,还能学到知识、挣到钱,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4月16日,在黄岩西城街道“残疾人之家”,张明慧(化名)认真地为卫浴产品——马桶刷贴上标签。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贴好的产品就摆了一摞。

张明慧今年50岁,高中毕业后,她没有继续读大学,选择南下深圳找了份电脑打字员的工作。26岁那年,她与男友分手后,受刺激成为精神四级残疾患者,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进入“残疾人之家”后,对于这种离家近、门槛低、时间弹性大的工作,张明慧非常珍惜。每天早上7点40分左右,她骑电瓶车从附近的车下洋村出发,在街边用过早餐准点赶到工厂,和同伴们一起干些简单的手工活。

“这里比家里好多了,有人陪我聊天,中午还有免费的午餐。”采访过程中,张明慧笑容明媚,自信溢于言表。如今,她爱上了唱歌和听音乐,性格也变得开朗了。

黄岩西城街道“残疾人之家”位于台州通威洁具有限公司内,建筑面积达1300多平方米,室内设有工疗车间、康复器械室、阅览室、休息室、食堂、运动场地等多个功能区。依托企业充分整合社会资源,31名残疾人可在此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例如给塑料刷子装上手柄、在刷柄上贴好标签等。

“残疾人之家”负责人孔庆宇介绍,每个工作日早上8点半,残疾职工需要准时到厂打卡上班。他们一天在这里生活7个小时,其中3个小时工作、2个小时康复训练、2个小时午休。

“平时做些低强度的手工活,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大脑恢复反应能力,他们在工作中找到了寄托,心情也会好起来。”孔庆宇说,残疾职工每月可获得1800元的工资,厂里还为他们统一缴纳社保。

同样,“残疾人之家”的成立,为患有精神三级残疾的李强勇(化名)打开了一扇窗。每日工作之余,下下棋、打会儿太极拳……让他找到了自我价值和尊严。在去年的“迎国庆70周年”象棋比赛中,李强勇更是获得了黄岩区乙组第四名的好成绩。

“残疾人之家”在台州遍地开花

残疾人由于身体不便,找工作要比正常人困难很多。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残疾人之家”建设工作。根据残疾人需求和基层工作特点,依托乡镇(街道)、村(社区),整合现有基层残疾人服务资源,建设以辅助性就业为主,集日间照料、康复、培训等服务为一体的“残疾人之家”,为残疾人提供便利化、常态化服务。

2019年,我市共建成“残疾人之家”126家,完成率105%,其中五星级8家、四星级56家、三星级36家;日间照料残疾人2337人,完成率111%,实现了“我市人口一万以上的乡镇(街道)至少建有一家”的既定目标。

截至去年6月底,我市已全面提前完成创建任务,在全省实现了三个“率先”:推进建设在全省率先开展;任务目标在全省率先突破;验收和星级评定工作在全省率先启动并完成。

如今,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通过这个平台,走出家门,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靠自己的劳动得到了收获。残疾人家庭也能从繁重的日常照料中“解放”出来,创造新的家庭财富。

另外,我市依托省政府民生实事智慧督查系统,开展“互联网+督查”服务。对“残疾人之家”按项目或按社区分别生成活动统一标识(含项目信息二维码),张贴于项目醒目位置或社区人流密集场所,市民可随时扫码查看项目进度和完成情况,并进行打分点评。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