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 发布时间: 2020-03-23 09: 43 | 作者: 李筱筱 | 浏览次数: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做好防护,口罩成了市民必备的“出行单品”。然而长时间佩戴口罩,也给部分市民带来一些“口罩脸”症状。
黄岩的张女士本是敏感肤质,最近戴口罩时间久了,她发现脸有些泛红,一摘下口罩便觉得脸部肿胀并伴有泛红。
椒江的王女士也出现了类似的状况。复工没几天,戴过口罩后皮肤长了不少痘。
“表面看上去‘光鲜亮丽’,实则口罩背后早已破了相。”王女士调侃,为了自己、同事和客户的安全,口罩不能摘,她选择用洗面奶来缓解“爆痘”情况。没想到病情非但未缓解,反而更糟,无奈之下只能去医院就诊。
“最近来看面部皮肤问题的市民多了不少。”台州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余忠义说,以前他一天只会接诊到一两个面部皮肤问题的患者,这阵子每天接诊人数到了两位数。
余忠义表示,线上也接到很多所谓的口罩过敏咨询,但绝大多数并非真正的口罩过敏,而是因面部皮肤本身敏感,在口罩较长时间的闷热之下导致的局部皮肤水合过度,从而“捂”出红肿、长痘等“口罩脸”。“最常见的缓解方法是使用生理盐水短时间(2至3分钟)冷敷,爆痘还需涂消炎的药膏,如夫西地酸乳膏等,日常也要注意规律作息时间,饮食上多补充水、蔬菜、水果。”
余忠义介绍,真正口罩过敏是指接触性过敏,如皮肤与口罩直接接触的部位红肿或整个口罩覆盖区域完全出现红肿,甚至部分出现水疱,此时必须去皮肤科正规就诊。
此外,余忠义还提醒,卸下口罩后,正确的洗脸方式是清水清洁,勿使用洗面奶。
“水合过度时再加强清洁会进一步破坏皮脂膜(皮肤表面锁水层),导致皮肤更为敏感,从而加重‘口罩脸’。”余忠义说,建议市民每4小时一换口罩;工作间隙,在安全情况下适时脱下口罩,让皮肤透气,并在清水清洁后涂清爽面霜保湿,可预防“口罩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