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台州资讯  > 县市报道
从“里”到“外” 从“无”到“有”
【温岭市】全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发布时间: 2020-12-20 09: 43 作者: 泮永翔 陈峰 浏览次数:

“城村双改”深入推进,配套设施巩固完善,全域改造不断推进……眼下的温岭,整座城都在发生“蜕变”。全市上下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全力打通发展“大动脉”,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和治理现代化水平,以新发展理念,谋划新未来。

从“里”到“外”,改出新面貌

“能住上新房子别提多高兴了,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太平街道山下金村,70多岁的应大爷盼了多年的新房子终于迎来了结顶,“闲的时候,大家伙就一起围着新房子东瞧瞧西看看,可热闹了!”

和应大爷的房子一样,目前山下金村新建的房屋建筑主体结构都已基本完成,原先规划零乱、旧房林立的景象已成为历史,一幢幢小康型住宅正敞开怀抱迎接新的生活。

山下金是温岭城中村改造的一个缩影。早在2016年,当地就看到城市发展问题所在,“焕发老城新活力”成了新目标。作为温岭城市有机更新的主战场,承载着温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更多向往,随着城中村改造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旧城改造等项目先后铺开,旧城老百姓离“新日子”也越来越近。建成以后,这里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成为城市新地标。

“城中村、老旧城区往往难以满足居民更高的居住环境需求,与市域经济发展及城市现代化建设有较大差距。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也在更高水平上对城市治理、城市品质提升提出了要求。推进‘城村双改’,利于区域长远发展,我们必须啃下硬骨头。”太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郑君宏说。

小到外墙翻新,大到异地安置。当前,随着“城村双改”不断深入,街道上下唱响了“干”字主旋律。

据了解,太平街道第二批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已于10月中旬启动,年底完成美食城、景兴新村、三星小区改造,明年也将继续推进。同时,坊下街区块将于2021年实现交房,明年年初开始肖泉村的整体拆迁安置,岙底胡村也将于明年年初开始地面房屋主体结构复建,预计明年12月份完工。

从“无”到“有”,创出新路径

调整全域200条河流水系,改造河道364亩,解决城市内涝严重的顽疾,整体提升水环境质量;项目区耕地集中连片程度达到56亩,水田占比增加到近90%,较现状增加5个百分点;永久基本农田增加11.17公顷,增加比例达33.32%……

在横峰街道,当地正在以全域改造为抓手,“大刀阔斧”描绘着城市蓝图。这是一场关于城市发展方向更是涉及民生福祉的深刻变革。由拆到建、由破到立,城市面貌、生态环境得到大幅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增强。

首批即将交付使用的方家洋、莞渭陈安置小区项目,当前已经进入最后的扫尾阶段,园区的绿化、配套建设以及室内装饰装修正在同步紧张进行。“我们正在加快工程进度,所有的项目都以品质为先,我们一定让群众住上安心、放心、舒心的好房子。”该工程项目经理李超说。

全域改造,改的不仅仅是城市面貌,更是在重新定义生活方式、创造美好生活。据了解,通过全域改造,当地实现人均村庄建设用地由原先的86平方米下降到51平方米,村庄用地平均容积率由原先的0.72提高到2.65。今年,方家洋村132亩拆迁复垦后的土地首批种植的油菜喜获丰收,亩均产量超过300斤。油菜收获后,又种植了水稻,年收入净增10万余元。

人居环境更美好,产业发展也有了新空间。目前,占地30亩的横峰产业园实验先行区已取得不动产权证书,累计引进规上企业6家,预计年产值将超过2亿元。占地155亩的一期示范厂房已陆续竣工交付,预计该园区正式投产后,可新增规上鞋业产值近百亿元。

全域改造是温岭的一块金字招牌,更是温岭探索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再造发展空间、共创产业优势,温岭群众正以实际行动,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