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台州资讯  > 县市报道
【温岭市】三轮驱动 小康路上铿锵前行
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发布时间: 2020-10-12 09: 18 作者: 柳祥宝 浏览次数:

2019年,温岭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745元,同比增长9.7%;温岭全市480家文化礼堂日均活动达400多场次,文化大餐更加多样。

在“2019年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榜单中,温岭位列第20名。通过产业、环境、习惯“三轮驱动”,温岭乡村振兴的成效不断显现,美丽温岭、活力温岭、幸福温岭正逐步展现在群众眼前。

农民增收有新路

9月22日,横峰街道办事处六楼会议室人头攒动,里面正在进行莞渭陈村工业厂房安置分配摇号。此次摇号涉及的工业厂房位于街道全域改造产业升级实验区一期产业园内。

“新厂房面积大,喷淋系统等消防安全设施一应俱全。”陈根夫是莞渭陈村村民,也是一鞋企负责人。园区内配套产业齐全,集原材料供给、设计、量产为一体,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他对企业发展充满了信心。

横峰,因鞋而兴,但“低小散乱”的产业格局阻碍城镇发展升级。温岭当机立断,强势开展全域改造,把横峰“推倒重建”,通过革命性改造村庄和产业,盘活土地资源,成为“展示美好生活新方式”的一张名片。

石塘镇则在乡村旅游上大做文章,集聚渔旅融合,创建省级特色旅游风情小镇。渔民张德友“洗脚上岸”转型民宿业,今年“双节”假期一房难求。据统计,去年,石塘镇接待各地游客约230万人,实现旅游收入约3.5亿元,帮助渔民就近转产转业4000多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致富。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温岭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成长迅速,入选2019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灵秀城南”“人文大溪”“港湾新河”等成为乡村旅游新名片;农村电商持续发力,2019年建成电商专业村86个,今年1-6月累计实现网络零售额65.1亿元;乡村振兴项目招商不放松,新签约引进城南镇小东岙养老项目、高龙文创园等项目,后岭花开项目开园。

农村旧貌换新颜

“有了这个小房子,垃圾外运的费用少了,产出的有机肥还能作肥料。”陈才贵是石桥头镇杨家浦片的一名清洁工。他口中的“小房子”叫做沤肥房。该片每天产生的1200多斤生活垃圾,有一半被运到这里进行有机堆肥。

石桥头镇是典型的农业镇。每逢农作物收获季节,大量秸秆、菜叶被村民随手丢在路边或扔到河里,时间一久腐烂发臭。 

借助微生物分解技术,这些垃圾被制成农业生产的有机肥料,实现良性生态循环。

随着环境综合整治的深入,温岭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村庄整治三年计划顺利完成,“三大革命”联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2%,集中处理率100%;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全覆盖;累计新改建农村公厕1207座。

坞根镇花溪村,平整宽阔的村道不见一点泥泞,绿树成荫,花香袭人。但在十多年前,村道还是一条坑洼的泥土路,路边杂草丛生、蚊蝇遍布。2012年,村里实行美丽乡村建设,一切才有了转机。

从破除“脏乱差”到庭院改造,再到村庄景区化,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村里借助千年古樟树的爱情寓意,巧做旅游文章,深度挖掘婚俗文化,打造以爱情为主题的休闲乡村游目的地。

“住得舒服,还能在家门口做生意。”原本在外上班的潘道林,几年前返回家乡,和妻子一道在家门口开了糕点铺。

2019年,温岭新建成美丽乡村示范镇2个、精品村4个、精品线路2条、A级景区村庄19个,创建完成美丽庭院16148户,美丽乡村达标村比例达95%以上。今年,新时代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美丽乡村特色区块创建。目前,大溪镇环方山旅游休闲区块、箬横镇贯庄特色农业区块等5个区块建设已全面启动。

乡风文明润万家

全面小康不光看群众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精神风貌怎么样。从“环境大整治、习惯大变革”,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温岭在经济富民的同时,联动推进文明建设,培育文明新风。

温峤镇上墩村集体经济较强,村民富了但生活习惯没有改变,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陋习随处可见。村里将分红与乡风文明积分成绩挂钩。村民触动很大,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观。

近几年,温岭在全市推行“乡风文明积分制”,以“五讲四美三爱”为核心内容,通过经济鼓励、荣誉激励等途径,变“道德软约束”为“评比硬指标”,促进村民生活习惯大变革。

去年,温岭开展婚丧礼俗整治“一十百千万”新风行动,也纳入乡风文明积分制评比。来自温岭市文明办的数据显示,平均每户减轻经济负担2万-5万元,全市一年节约3亿元以上。

“有困难找小陈。”在新河镇城东村,村民们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陈海伟是他们最信赖的“亲人”。“我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爱心对接员,了解村里的大小困难,把需求传递出去,对接志愿者等各方资源来解决问题。”陈海伟说,群众事大家忙,众人拾柴火焰高。

作为台州市唯一的省级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市),温岭构建起市镇村三级文明实践中心,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如今,集聚效应正在显现,越来越多的社会志愿服务团体加入。温岭市天鹰应急服务中心、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海上急救队、郭文标海上平安救助站、“爱心面包”微公益志愿送餐队……全民参与志愿服务的氛围日益浓厚,文明新风根植人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