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 发布时间: 2020-01-02 09: 01 | 作者: 王超 | 浏览次数: |
救援人员在临海永丰镇转移被困群众。 资料图片
2019年8月10日凌晨1时45分左右,台风“利奇马”在温岭城南镇登陆。从当天下午开始,灵江流域发生流域性洪水,临海古城不久陷入一片汪洋之中。
超强台风“利奇马”的威力,超乎许多人的想象。回顾4个月前的这场台风,那肆虐的狂风,那汹涌的洪水,更有那一个个彻夜抗台救灾的身影,深深地留在台州人的记忆里。
一个个画面,是他们为抗击台风不眠不休的生动定格。当地消防部门、部队和民间救援组织,以及浙江各地救援力量,纷纷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派出专业人士携带设备驰援受灾地区;一组组数据,是他们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真实记录。市委直属机关工委组织了88个市直部门550多个机关党组织1700名机关党员,清扫28条城区主干道,同时抽调市直部门党员组织10支攻坚队伍……在大灾面前,台州人民没有退缩;在大灾面前,更多的人伸出了援手。
上榜说
热词:台风“利奇马”
“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台州的最强台风”“台州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风力极值”,“台州局部地区过程雨量突破了历史纪录”,这是台风“利奇马”创造的三个纪录,也足以说明其来势之猛、威力之大、影响之严重。
2019年8月10日凌晨,台风“利奇马”在温岭城南镇登陆,巨大的风力将温岭1/3的行道树吹倒,温岭全市一度90%区域停电抢修,强降雨也造成了温岭城区大面积的积水,市民出行困难。
一路北上的台风“利奇马”给台州北部区域也带来了强降雨,灵江流域发生了洪水,灵江水位突然上涨,洪水涌进了临海古城,古城人民的安危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故事说
抗击“利奇马”,我们都是台州人
台风天最忙碌的,除了在抗台一线的各级各部门工作人员外,就要数活跃在各地的民间救援力量了,在这一群体中,队龄只有1年的温岭天鹰救援队队员高文斌就是他们的一个缩影。
“我记得从2019年8月8日开始,我们救援队就已经在整理各种救援装备,给皮划艇充好气,给发电机备好柴油,一直到晚上12点左右,在城东街道救援队基地的兄弟们才各自回家。”高文斌说。
高文斌的家就在不远处的温岭泽国镇。第二天一大早,匆匆和家人告别后,他就开车来到了队里,当天他们的任务就是转移被困群众,5-6位队员一组,根据统一安排前往需要转移的群众处。
“期间有一位外地来的老大爷,死活不愿意搬离租住的危房,最后好说歹说,被我们队员背出了房子。”高文斌说,一直忙碌到当天晚上12点,台风即将登陆的时候,队里突然接到电话,一辆车在水中熄火,驾驶员夫妇被困在车里。
外面风大雨急,高文斌立即跟几位队员一起,前往进行救援。台风过境期间,队员们依然在基地待命,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眯一下,第二天早上5点多,派发救援物资的任务就到了,大家又忙碌开了。
直到晚上10点多,忙了2天1夜的高文斌才回到家里,得知家里的厂房屋顶铁皮被狂风掀走,做汽车坐垫的原料被大雨浸泡,损失在五六万元。还没来得及清点所有损失,一个电话打了进来,“临海的一个朋友说,临海古城被淹在洪水中,急需会开冲锋舟的人前去支援。”
高文斌家里就有一艘小型的冲锋舟,平时他也会开出去玩玩,队里也经常有训练。于是他自告奋勇,和队里其他2位队友一起,作为天鹰救援队的先遣队,第一时间驱车前往临海参与救援。
“我们一到临海,就被分配了一艘冲锋舟,在临海老城区这一片进行搜救,那时候积水已经很深,一米长的划桨都没法触底。”高文斌说,那天晚上他和队友在洪水中救了五六批被困群众。
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在洪池菜场附近救下的一家三口。“当时,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五六岁大的孩子坐一个充气的儿童泳池里,他们被水流冲着走,没有一点办法。”高文斌说,如果不是他们及时发现,这家人就可能被冲走了。救援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上,累了2天2夜的高文斌,依然在帮忙运送物资,直到当天晚上他才和其他队员一起返回温岭。
“不论是温岭还是临海,我们都是台州人,面对‘利奇马’这种超强台风,大家互相帮助和救援都是应该的,这也是我们天鹰救援队作为民间救援力量应该做的事。”高文斌说。
记者说
灾难面前,有一道最美的风景线
2019年8月9日中午,我跟随报社的采访车出发,一路迎风南行。听着车窗外呼啸的风声,以及雨滴打在车体上“啪啪”的声音,我知道,这次的台风真的来势汹汹。
狂风和大雨中,最忙碌的身影要数各地的乡镇干部,在温岭松门镇和石塘镇的乡间道路上,不时地可以看到贴着“人员转移”字样的巴士,转移处于危险地带的群众。
抗击台风“利奇马”,台州共转移危险区域人员近30万人,1341处避灾安置场所已全面开放,共安置数万名群众,4903艘渔船全部回港避风,86家A级景区全部关闭,1981个建筑工地全部停工。
台风“利奇马”造成温岭市55万人受灾,民房倒塌93间。287条主线路、237条支线停电,涉及42万余用户,92%的电力负荷损失。124个村庄严重积水,31个地下车库进水,38.51万亩农作物受灾,70条县道及以下道路阻断。
道路上,到处可以看到一个个抢险救灾小组正在紧张有序地工作着。民间救援队的车辆正从积水中拖出一辆辆泡在水里的车辆;高空操作台上,电力抢修人员正在恢复一条条受损线路;马路上,城建和园林的队伍正在清理一棵棵倒地的树木,到处一片忙碌景象。
8月10日下午,随着一段洪水涌入临海古城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古城人民的安危,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为了救出被困在洪水中的市民,全省各地以及我市各县(市、区)的民间救援力量,武警官兵和预备役部队火速赶到临海。
夜深了,救援队还在涉水巡查,生怕漏掉一个被困者。
8月11日,当我来到临海的时候,这里到处都是参与救援的志愿力量,连续几十个小时的高强度救援把救援队员们累趴下了,刚一换班就倒地睡觉。清晨的广场上、过道边、大树下,都是横七竖八就地而卧的救援队员,虽“不雅观”,却成了当时古城里最美的风景。我的内心被这样的场面深深震撼。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抗击台风“利奇马”过程中,展现了台州人民战胜灾难的决心和行动,涌现出来的是一幕幕人间大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