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 发布时间: 2019-12-21 09: 06 | 作者: 黄方考 | 浏览次数: |
街道班子成员已走访农户9203户,梳理出制约民生发展问题83个,制定帮扶措施78项,现已解决75个,解决率达90%。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路桥区桐屿街道以制约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事、群众反映强烈的操心事等问题为导向,把解决实际问题成效作为衡量标准,持续推进主题教育向深处发力、在实处见效,赢得了群众好评。
借力搭台引才
土地和人才是制约企业转型发展的两大关键因素。企业用地紧张,辖区缺乏科技含量高的创新型企业和高端人才,是拦在桐屿街道高质量发展路上的两道坎。
街道层面在土地问题上难有大作为,就从人才方面寻找突破口。街道党工委书记徐陈杰和分管工业副主任叶剑峰一同承担寻找“千里马”的重任。
“街道现有企业以传统塑料日用品、汽车配件制造企业为主,难以吸引高端人才。”徐陈杰说,“要充分利用‘飞地政策’,想方设法为企业与杭州、深圳等地的高端人才建立合作联系。”
栽桐引凤。街道在中国日用品商城对面租赁了5500平方米场地,建成了首个街道自主投资的创业创新园。同时,与创普科技公司签订了5年的合作协议。
“创普科技公司老总林新光就是‘500’精英人才,我们想借助他们的管理和运营团队,引进高端人才,发展用地少、能耗低、附加值高的创新型项目。”叶剑峰说。
据介绍,桐屿街道计划在5年内引进、落地20个创新型项目,目前已有5名“500”精英人才带着各自项目入园。这些项目包括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工程师吴方明的粮食储藏数量监测系统、博士后研究员郑岩的智能紫外火警探测器等,都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项目。
服务项目推进
桐屿街道是路桥新城西拓主战场,全街道22个村居(社区),其中21个村居全部被列入整村拆迁,年均征地超过3000余亩。
街道坚持主题教育与项目推进融合共促,不断深化项目党建模式,组建党员突击队72个,推进区级以上重点项目51个,完成征地1000余亩。
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资金缺口带来的村级(社区)财政压力,是群众反映强烈的一大操心事。
为此,街道党工委书记徐陈杰、办事处主任汪平兴和组织委员郦湛湛煞费苦心,但他们的对策也非常明确:以街道为主体,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补助;同时,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工作,整合资源,尽量做到花小钱办大事。
经不懈努力,10月23日,桐屿街道五村联片一事一议项目获得省财政厅2000万元资金补助,为后续项目推进奠定了基础。
“我们事先准备了详细的规划和方案文本,前后申报了三次。”郦湛湛说,“这次全省评审通过了13个项目,台州仅此一个。”
解决民生实事
“可以安心过个好年了。”12月3日,在桐屿街道四楼会议室,抽到心仪新房的下庄卢新村村民卢妹芳喜笑颜开。
下庄卢新村(原下庄卢)涉及整村拆迁安置,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房源不足,11月2日第一次分房后,还有89户村民只分到部分新房。为让村民在年前实现安居,经努力,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朋和飞龙湖生态区建设发展中心从高桥章小区调剂了缺少的房源,12月3日进行了第二次分房。
民生无小事,主题教育过程中,桐屿街道结合“三服务”等活动,班子成员以联系的片、村为重点,帮助解决了一系列的实际困难。
比如,受土地指标等条件限制,街道部分村还没建成文化礼堂。街道宣传委员李宗志一边设法帮未建文化礼堂的村争取建设,一边与区文体局沟通,要求多开展一些文艺下乡活动,以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