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668274/2019-8055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经信局 | 成文日期: | 2019-01-24 |
发布时间: 2019-01-24 15: 26 | 浏览次数: |
2019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我局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扶工助企”为载体,以“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为契机抢抓机遇,以大格局抓转型,以大力度抓投资,以大手笔抓服务,全力推进小微园建设和本地企业留驻,助力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工业强市”升级版。
(一)突出项目引导,有效发挥投资驱动力
一是强化园区保障。加快推进小微企业园建设,按照《玉环市小微企业园建设三年(2018—2020)行动计划》,量化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力争2019年实现剩余8个小微园全开工。完善小微企业园相关扶持政策,在土地指标、建设规费、审批时限等方面加大对小微园建设主体的扶持力度。加强小微园区和入园企业的管理工作,严把入园关,确保入园企业“穿新鞋,走新路”。
二是谋划项目推进。坚持“抓重点、促转型”的原则,紧盯重点项目建设进度,集中力量强化项目服务,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争取早日形成有效投资。全面梳理技术创新培育库,深挖项目潜能,谋划实施一批突破性、带动性、示范性强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对有问题的项目采取重点跟踪与点对点服务,提高投资“三率”。
三是改善投资基础。规划改造“三改一拆”拆后土地,推进旧厂区改造,鼓励企业进行“零地技改”。合理布局产业,紧盯“一区两城”土地供应进度,关注“标准地”招拍挂过程中的投资规划,在确保土地供应的同时提高单位土地投资效率,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突出节能降耗,全力提高资源利用率
一是推进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全面铺开“亩均论英雄”改革,力争工业企业全覆盖,落实各类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的应用,激励A、B两类企业加快发展,倒逼C、D两类企业转型升级,探索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节能量交易等改革,促进能源使用高效配置。
二是推广节能技术改造。开展智慧能源项目建设,2019年计划新增200家企业接入,同时对已接入平台的企业开展使用培训,协助企业合理分析提高效益。争取验收通过清洁生产示范项目企业3家以上,创建省级节水型企业2家。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建设,严控煤炭消费。
三是严控高耗能项目审批。对产能过剩行业一律不审批,对八大高耗能行业项目暂停或限制审批,关停淘汰一批“四无”企业、污染企业,整治提升一批“散乱污”企业。指导特色小镇、开发区、小微企业园区等开展区域(区块)能评,尽量压缩高耗能行业产能,为低能耗高产出项目腾出用能空间。
(三)突出企业培育,整体强化发展支撑力
一是推进小微企业上规。优化“上规”后备库搭建,强化库内企业运行监测,通过统计、国税、供电等部门联合监管,切实加强分类指导和服务,明确重点培育目标、培育对象,有效推进2019年度“小升规”工作。
二是加大企业股改力度。每月谋划企业整体股改推进工作计划表,推进股改进度。鼓励企业积极对接资本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股改过程中梳理、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夯实企业做大做强基础。积极搭建中介服务平台,推进符合条件的企业股改上市,扩大企业融资途径。
三是加快龙头企业培育。深入实施“三龙”企业评选,结合“亩均论英雄”改革,引导企业做优品质、做强品牌、做大规模,着力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规模与品牌优势突出的行业“隐形冠军”和一批增长后劲强劲的“瞪羚企业”。开展企业经营者素质提升工程,整合优秀培训资源提升我市培训质量,推动培训“出新招、结新果”。2019年预计培训覆盖1800人次。
(四)突出智能制造,挖掘数字经济生命力
一是推进产业“数字化”。以产业数字化发展为主阵地,着力推进汽摩配、阀门等特色制造数字化转型创新发展;以数字产业化发展为补充,着力培育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数字产业;以数字赋能发展为纽带,构建特色鲜明的“数字玉环”,促进全市高质量赶超发展。
二是深化企业“上云”。以“打造一批企业云平台、带动一批上云标杆企业,形成一批典型案例”为目标,全面加快“企业上云”步伐,逐步引导企业向“深度用云”转化,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力争2019年新增上云企业680家,培育省级上云标杆企业2家以上。
三是推广“机器换人”。按照分类指导、典型示范、资金扶持、机制保障的工作机制推进“机器换人“工作,推动“工业制造”向“工业智造”转变。分行业开展“机器换人”现场会,推动各个行业开展适合本行业特色的“机器换人”交流活动,示范、引领、带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
(五)突出平台作用,统筹兼顾提升竞争力
一是强化运行分析监测。紧盯国内外经济形势,建立运行预测预警机制,把握运行态势,主动发现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提出科学可行建议,维护工业经济稳发展。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运行监测,针对实际情况分行业、分类别强化帮扶,确保帮扶工作精准到位。加强与统计、商务、电力等部门及各有关乡镇(街道)工办的沟通联系,针对企业生产情况,加大服务引导力度。
二是培育重点产业集聚。围绕产城融合、产业集聚发展方向,优化工业产业布局体系,优先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在土地等资源要素方面的保障,加大供给力度,创新供给方式,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发挥行业协会平台作用,搭建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和产学研对接平台,打造全链条、系统化、高效能的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和优质项目供应体系,强化产业创新内核。
三是深入开展扶工助企。全面树立“妈妈式”服务的观念和意识,依托联席会议机制,分乡镇、分行业、分重点召开专场会议,坚持问题导向,明确解决思路,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加快“政策兑现”和“项目审批”双提速,使企业切身感受到“真金白银”的政策帮扶。
(玉环市经信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