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和“摇奓(音duo,大的意思)鱼船”是流行于左溪大村、二甲一带两种民间的文艺表演形式。起源时间不详,少说也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
“打花鼓”不同于一般的击鼓娱乐。花鼓只是一种装饰性道具,斜背在左腰部,女演员右手拿一根长七、八十厘米又软又韧的细竹根作“鼓箸”,它的一端系上红绒线或红苏头。男演员手持云锣(“小钛锣”)。鼓、云锣只在唱完六句或十二句一段歌词后,做一个模拟性的敲击“造型”。演员在锣、鼓、钹、二胡、笛子的伴奏中,边唱边演边舞,多由15岁以下儿童扮演,少则一对,多则两双、三双。曲调通常借用江苏民歌《茉莉花》,或根据山歌改编,有《鲜花调》、《石榴花》、《采花》、《看姐》、《补缸》等十余种,内容多为农村男女青年的爱情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花鼓队主要伴随“摇奓船鱼”等民间文艺形式在“取水”等活动中凑热闹。其后,才逐渐成为别具一格、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春节时与舞狮子、舞龙一起活跃在村头巷尾,增加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左溪的花鼓队多次参加县、地文艺汇演并获奖。1987年秋,省电视台还来拍摄专题片。
所谓“奓鱼船”,是仿照水乡绍兴一带的“脚划船”,经过艺术加工而精制的纸质小船,全长约3.5米,两头尖,中间最宽处1米左右。船身由上好的杉木条和竹片做骨架,船舱呈宝塔形,分上中下三层,裱糊上彩色纸,挂上各种装饰品,犹如古代官船,显得美观而精致。
“奓鱼船”旧时主要用于“送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初则闲置一旁,后来逐渐成为集说、唱、演于一身的文艺样式,颇受群众欢迎。“摇奓鱼船”形式一般由船公、船婆和扛船者组成的“三人摇”,也有仅由船公、船婆组成的“二人摇”,以锣、鼓、钹、二胡、笛子、唢呐等乐器伴奏。“三人摇”要算扛船者最吃力,他藏匿在船舱中,20来公斤的重量全靠他用背带套在颈部独立承担,还要上下来回摆动。二十分钟左右一场下来,就会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船公和船婆(一般由男子扮演)手持船桨,分别站在船首和船尾,一边合乐“摇船”,一边有声有色地演唱,三人配合默契,起伏前进。
唱词由表演者自己编撰,题材广泛,内容健康,押韵自然,并以幽默风趣逗人笑乐。左溪一带流行的唱词有《闹五更》、《天下科》等十多种。曲调则以《孟姜贤女》等民间小调为主,有时也掺杂进民歌、乱弹之类,增加新鲜感。服饰大都模仿古装戏中的船夫打扮。
除了左溪乡以外,平镇一带村庄也流行着“摇奓鱼船。”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