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历史悠久,自汉置回浦县,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始设临海郡以来,史志均有记载。然而,对临海郡的建置、境域、郡治等问题,各说不一,县有讹误。为此我们重新作了考证,现分述如下:
一、建置沿革
临海郡地域,先秦时期属越族的一个分支瓯越居住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瓯越王及毗邻的闽越王废为君长,置闽中郡,但形同虚设。瓯越首领摇在兴汉灭秦过程中,以佐汉之功,于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被汉王朝封为东海王,都东瓯(今温州市),号东瓯王。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闽越发兵围瓯越,东海王向汉王朝求援,汉兵未至,闽越引兵而去。东海王请举国内徒,获准后迁居至江淮间。此后近半个世纪,本地域虽在汉王朝心目中是块废墟之地,但实际上仍然居住着不少瓯越人。所以,到西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汉王朝又在此设立了回浦县,属会稽郡。辖境大致包括今台州、温州、丽水及福建东北沿海的一部分地区。县治在章安(今椒江区章安镇)。会稽东部都尉亦曾一度徙此。这是本地域最早建立的县。
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25-26),回浦县改称为章安县。汉顺帝永建四年(129)[一作永和三年],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治在今温州市城区)。献帝建安四年(199),分章安县西南部境域建松阳县(治在今丽水城区松阳县)。三国吴大帝时,分章安西北部境域,设立始平县(治在今台州市天台县),后又后章安县西部及永宁县部分境域设立临海县,均属会稽郡。
三国吴废帝(会稽王)太平二年(257),分会稽郡东部境域,设立临海郡。这是台州地区立郡之始。立郡时间,史志记载比较一致。嘉定《赤城志》曾说是太平三年(258)。据《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载:太平二年春二月,以会稽郡东部为临海郡。以后各史志均认定为太平二年,再无异议。但临海建郡时辖哪些县,记述很不一致:
(1)《宋书·州郡志》:章安、临海、始平、永宁、罗阳、松阳、罗江七县。
(2)《太平寰宇记》:“分临海、始丰、松阳、罗(阳)四县以置临海郡。”
(3)嘉定《赤城志》:“治章安、临海、永宁、松阳、始平、罗阳六县。”
(4)《补三国疆城志》:“领章安、临海、南始平、永宁、宁海、松阳、安阳七县。”
(5)民国《台州府志》在沿革表并记(2)~(4)说后,取六县之说。
(6)新编《浙江地理简志》:“章安、临海、南始平、永宁、松阳、安阳。”
以上记述,当以《宋书·州郡志》记载为是。其他各说都有讹误。一是(2)~(6)说皆脱漏了罗江县。原国是没有查阅《宋书·州郡志》“晋安太守”条载。该条下明确记道:“罗江男相,吴立,属临海。晋武帝立晋安郡,度属”。即晋安郡未建时,罗江县一直属临海郡。又三国吴时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异物志》“安家之民”条载:“安阳、罗江县民是其子孙也”。安阳,吴末帝孙皓时改罗阳县名为安阳县。《临海水土异物志》是记述临海郡境内的习俗和物产方面的志书,由此可证,吴时罗江县属临海郡无疑。二是第(4)说列入尚未建立的宁海县,当误。三是(4)、(6)两说中的南始平,实际上即始平,因魏改平陵为始平,故吴始平有南始平之称。此外,第(2)说无章安、永宁两县,系明显脱漏。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灭吴后,析鄞县800户、章安县北部200户置宁海县,属临海郡,并将始平县改称始丰县,安阳县改称安固县。太康三年(282)分建安郡立晋安郡后,将临海郡的罗阳县以山势水流之便划归晋安郡。太康四年(283),分安固到横屿船屯置始阳县,不久改称横阳县。至此,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丰、永宁、宁海、安固、松阳、横阳8县。
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分临海郡南部永宁、安固、松阳、横阳4县置永嘉郡;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丰、宁海4县,这个境域大体固定为后来的台州地区。穆帝永和三年(347),分始丰县南乡置乐安县(今仙居县),属临海郡。新编《仙居县志》“县城考”条曰:“《台州府志》载,晋永和三年(347),仙居旧治在盂溪前金家店。万历《仙居县志》载,晋永和三年(347),仙居旧治在西郭(良+刀)演武场北。金家店,今地虽无考,但‘盂溪前’与‘西郭垟演武场北’大体一致,故当时仙居县治可确定在今光明山一带。今之县城地处盂溪南侧。万历《仙居县志》载为晋永和四年(348)县令羊(火+斤)筹迁,当时无城郭。”此后,直至南朝陈时,临海郡一直领章安、临海、始丰、宁海、乐安5县。
综上所述,六朝时期,本地域的政区建置,经过多次调整,始设了临海郡。后来又通过一次大的分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郡县建置。
二、境域变化
上面已经提及,三国吴废帝太平二年(257)析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辖临海、章安、始平、永宁、松阳、安阳、罗江7县。这7县大致是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置回浦县时的境域,总的看法较为一致,但亦有争议。经查考有关忠志,大体可以这样划定:临海县境相当于今临海、三门、黄岩、温岭县的西部;章安县的辖地相当于现今的黄岩、温岭、三门和临海4县东部的部分境域;始丰县,相当于今天台、仙居县境,及新昌县、磐安县和缙云县东部的部分境域;永宁县包括今温州市地区、永嘉、乐清、瓯海和玉环县境域,以及温岭、黄岩的部分境域;安阳县(原罗阳县),辖今锐安、平阳、苍南、洞头、文成、泰顺县境;松阳县,辖现今丽水地区境内的大部分境域;罗江县,在今福建罗源、连江县境域。
上述各县境域,争议较多的是永宁县。多数学者认为:东汉建立的永宁县(简称汉永宁)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建立的永宁县(简称唐永宁)没有什么关系。也有一些学者提出:汉永宁与唐永宁不能截然分开,有其内在联系。有的甚至说唐永宁即汉永宁。地方史志的记载,亦有上述几种不同说法。
据《太平寰宇记》和《元和郡县志》载:吴大帝时,分章安、永宁置临海县。又据《新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志》等载,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分临海南部,新置永宁县。武周天授元年(690)改永宁县为黄岩县,以县西黄岩山得名。可见,唐时新置的永宁县,从境域上讲,是汉永宁县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今黄岩和温岭西部的相当一部分境域属汉时的永宁县。再则,东汉立的永宁县已在隋平陈后改名为永嘉县,唐时新置永宁县时,原永宁县已改名数十年,故取原永宁为县名,也是合乎情理的。由此看来,三国吴时,临海郡的境域,横跨现今的台州、温州、丽水三个地方及其所辖的26个县(市)和绍兴、金华两市的新昌、磐安2县的一部分,以及福建省东北部的罗源、连江等县的部分地域,陆地总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
西晋太康元年(280),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丰、永宁、宁海、松阳、安固、罗江8县。太康三年(282),罗江县划归晋安郡。太康四年(283)临海郡新增加了横阳县。横阳县是从安固县分出来的,即今平阳县县境。东晋帝太宁元年(323)分临海郡南部置永嘉郡后,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丰、宁海4县。穆帝永和三年(347),分始丰县地置乐安县。从此,临海郡境域大体不变,共辖5县,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
三、郡治变迁
临海郡郡治设在何处?尤其是建郡之初,一直说法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嘉定《赤城志》:“以会稽东部立临海郡,治临海,取郡东北临海山而名,属扬州,寻徙治章安。”
《晋书·地理志》:“临海郡,吴置,统县八:章安……”按《后汉书·郡国志》曰:“凡县名先书者,郡所治也。”因此,《晋书》是认定郡治在章安的。
《宋书·州郡志》:“临海太守,本会稽东部都尉。前汉都尉治鄞,后汉又分会稽为吴郡,疑是都尉徙孜章安也。”《宋书》则以章安为临海郡治所。
明代曾经做过南国子监祭酒的温岭人谢铎,在他纂的弘治《赤城新志》中说章安“滨海薄山,鱼龙所腥,豺虎所穴”,以此作为临海郡的治所“理所必无”。
清代学者临海人洪颐煊,引《晋书·地理志》、《宋书·州郡志》等,在《台州札记》中认为:“郡治章安无疑。”民国《台州府志》采纳了洪氏的说法。
新编《浙江地理简志》:“太平二年(257),分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治章安。”
新编《临海县志》:“析会稽东部置临海郡,郡治设在临海。”
上述各说,主要不同点:一是建郡之初,郡治设在临海,后徙章安;二是临海没有设过郡治,一直是在章安;三是,章安从来没有设过郡治。
经过考证,我们认为:嘉定《赤城志》的说法比较合乎情理,即初治临海,寻徙章安,其后复治临海。理由是:
(1)临海县至迟建于吴太元二年(252),临海郡则立于吴太平二年(257),县先于郡。若是因郡治所在地而名,取名临海,顺理成章。如果郡治一开始就设在章安,那么为何不称章安郡呢?若是因山而名,据《临海记》载,临海山在临海县北,正好说明立郡之初治在临海,而决不会设法治章安而取百余里以外的小山为郡名。
(2)嘉定《赤城志》在“叙州”中认定:“初治临海”,同时还在第二十七卷“寺院’中记载:“永庆院,在州(指宋时的台州州治临海)北一里,即古郡治,旧名白云延寿庵。”明确地记述了郡治的具体地址。
(3)据《太平寰宇记》载:“分临海、始平、松阳、罗(阳)四县以置临海郡。”从上述记载看,确是漏了章安、永宁两县,但考其原委,实属疏忽。因为在同一节记述中,已提及“改回浦县为章安县,吴大帝时分章安、永宁置临海县”。该书系官修的史书,且其成书时间早于嘉定《赤城志》200余年,此条记述,临海先书。故据“先书者,郡所治也”的原则,同样可以认定,临海当属“郡所治也”。
(4)立郡之前,始平、临海已经立县,郡域正在向西部内地拓展。吴时在郡内所建的寺院、宫观共13处,除始平县7处外,有6处在当时的临海县境,由此亦可佐证立郡之时,临海已初具设治条件。
至于“寻徙章安”,从现有史实来看,章安确曾长期设过郡治。《晋书·地理志》等都有“治在章安”的记载,证实晋代以后郡治在章安。当时的章安,无论从经济、文化、交通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确实都优于临海。尤其是海上交通,章安较为发达,起码在东晋分临海郡南部4县设立永嘉郡以前,与南部各县的联系主要依靠海上交通。因此,初治临海以后,发现不如章安理想,从而徙治,这是完全可能的。至今章安故地,汉晋之砖瓦,六朝之青瓷,满目皆是。如若谢铎主修《赤城新志》时,能亲临其境,决不会得出“理所必无”的结论。
再说“其后复治临海”,也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东晋太宁元年(323),分临海郡南部4县为永嘉郡,临海郡所属的章安、临海、始丰、宁海等县,和后来新置的乐安县,从地理位置来看,章安显然偏东,而临海恰是中心。从始丰、乐安沿溪而下,临海正处于两溪的汇合点,再顺流而下,可达章安而入海,与海上交通联接;加上东晋以后,北上的陆路交通逐渐开发,临海又是三条陆上通道的交汇点,因此,后又复治临海,就交通来说,已优于章安。
据民国《台州府志·金石考》载:清嘉庆时,临海县东乡滥田村出土了两块古砖。一块左侧十二字称“咸康七年八月十日富茂藏作”,右侧十字称“临海郡太守□载令魏在”,另一块左侧十七字:“咸和五年太岁丙寅七月廿三日吴思功作”,右侧十四字称“郡太守孔县令羊右尉番明年番同”。经考:“东乡滥田村”,系今临海市大田区塘里乡滥田村,距市区9公里。两砖均有“郡太守”等字样,可以这样认为:东晋咸和年间(326~334),临海郡的重心已逐渐由章安向临海转移。到了东晋隆安年间(397~401),孙恩以海上为根据地数次进攻临海郡,靠海的章安难以立足,太守辛景只得改在临海大固山凿堑坚守,此后复治临海,当有可能。
此外,还有梁代曾一度徙治始丰之说,前人已作否定,本文不再赘述。但在战乱不断的年代,不排除有短暂迁徙的可能性。始丰何时改唐兴
始丰、唐兴均是天台的古县名。据《旧唐书·地理志三》记载:天台“吴始平县,晋改始丰,隋末废。武德四年,复置八年,又废。贞观八年,复为始丰县。上元二年,改为唐兴”。查《中国历史年表》,唐代一共有两个上元年号,一是唐高宗上元,一是唐肃宗上元。唐高宗上元二年(675)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两者相距86年。有关始丰改唐兴的时间,历来看法不一,即有唐高宗上元二年与唐肃宗上元二年两说。
唐高宗上元二年说的主要依据为宋欧阳修、宋祁等编修的《新唐书》。《新唐书·地理志五》云:唐兴“本始丰,武德四年析临海置,八年省。贞观八年复置,高宗上元二年更名。
唐肃宗上元二年说来源于唐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六载:唐兴县“三国时吴分章安置南始平县,晋武帝以雍州有始平,改为始丰。肃宗上元二年,改为唐兴。”
从时间上看,《新唐书》始修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至嘉祐五年(1062)完成,《元和郡县图志》则撰于唐元和八年(813)。很显然,在成书年代上,《元和郡县图志》比《新唐书》早了249年。而《元和郡县图志》的作者李吉甫,生于唐肃宗乾元年(758),卒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唐肃宗上元二年时,他已经三岁。长大后,李吉甫更是“该洽多闻,尤精国朝故实”。李吉甫所记几近同时,以当时人记当时事,应是准确的。而《新唐书》所记已跨越了时代,以后代人记前代事,其准确性未免会有差错。因此,《元和郡县图志》的记载当较可信。另据《天台山记》,该书也指明唐兴“古始丰县也,肃宗上元二年改为唐兴县。”《天台山记》的作者徐灵府,是唐后期的著名道士,长期活动于天台山,他的《天台山记》记述了天台山的历史地理,内容尤为详明。故他的记载是对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肃宗上元二年说的有力佐证。
再就其他有关资料看,康熙《天台县志》卷十二载有唐睿宗《赐司马承祯置观敕》一篇,该文开头第一句即为“敕台州始丰县界”。此敕成于唐景云二年(711),可知唐睿宗时仍无“唐兴县”之名。此外,唐日本淡海三船根据唐台州开元寺高僧思托的《大唐传戒师僧名记大和上鉴真传》为底本,所写成的《鉴真大和上东征传》,其中记述鉴真第四次东渡日本时,经过天台。书中出现的县名也为“始丰”,一共两次。鉴真经过天台时间是唐天宝三年(744),可见,唐天宝三年之时,天台古县名还是“始丰”。
综上所考,始丰改名唐兴,当在唐肃宗上元二年(761)。 台州历史上有无“海州”之称
在台州建置沿革历史上,有没有过“海州”之称,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
历修台州府县志对此都作了肯定的记载。但在设置的时间和创置者上说法各异。主要有三种:
一是隋炀帝大业四年(608)说,见嘉定《赤城志》。云系沈法兴擅立。
二是隋恭帝义宁二年(618)说,见康熙《台州府志》。这是修正前说的,因为沈法兴系是年于毗陵(今江苏常州)举兵,始有改名可能。其后民国《临海县志》等即据此进一步做实。三是唐高祖武德四年(608)说显系嘉定《赤城志》的笔误外,其他皆有所本,但究其结果,却仍都是错的。
首先关于义宁二年(618)沈法兴改海州说。义宁二年实际上即隋炀帝大业十四年,唐高祖武德元年。是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今扬州)为宇文化及所弑,沈法兴时任吴兴郡守,率军在东阳(今金华地区),即“以诛化及为名”,自任江南道总管,很快“据有江表(指长江以南)十数郡”。武德二年(619)九月于毗陵自称梁王,建元延康,并“改易隋官,颇依陈氏(陈朝)故事”。武德三年(620)为李子通所败,投江死。(以上见《旧唐书·高祖纪》及同书《沈法兴传》)从这个简述可知,义宁二年(618),沈法兴整年都倾力攻城夺地,尚无暇顾及地名改革,只有次年称王改元,才有可能。可能从《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不记)看到,沈法兴只新设了两个州县,一个是在金坛附近新设琅邪县,一个是在其家乡武康附近新设长州。金坛是他的前线据点,可能他筑了城;武康则是沈氏家族的发祥地,故称王后将其升级,以示符应。除此之外,再也不见了。
那么,嘉定《赤城志》和“康熙志”都称沈法兴改海州又是怎样来的呢?原来它是根据北宋真宗咸平二年(999)来任台州知州的曾会所撰的《台州郡治厅壁记》(见《赤城集》卷二),文中说:江南元帅沈法兴将兵保镇城,立为海州”。至于曾会依据什么,就很难说了。现只知道,在曾会知台州前后,台州已浒隋改海州之说,如释景尧《敕台州宁海县龙母山玉溪院龙王记》(作于大中祥符三年,即1010年。文见《台州金石录》卷二),即云“隋平陈之后,更临海郡为海州”。或者曾氏认为这是无据的。他知道隋废临海郡后,将临海郡所属的临海、章安、始丰、乐安、宁海5县合并为临海县,后又改设临海镇,将临海县的行政权合并于镇,故在隋朝没有改海州的可能,但他又不相信唐改海州之说,于是就推论为沈法兴了。
其次于李子通是否有可能改海州。《旧唐书》等记沈法兴败后,台州亦入李的势力范围。考李最迟在大业十一年(615)已成农民起义领袖,先称楚王,义宁二年(618)据江都称帝,国号吴(见《隋书·炀帝纪》及《旧唐书·高祖纪》)。后为杜伏威所败,次年南下,战胜沈法兴后,徙都余杭(今杭州),此时江南皆归其统治。据《新唐书·地理志》,李亦改过两个地名,一是改琅邪为茅州,一是于武康置安州。二地都是冲着沈法兴改的。废长州置安州很明显带有战败沈法兴后的“厌胜”(厌通压,在精神上制胜敌人)之意。至于有否改海州,只要看以下一个事实就清楚了:据《旧唐书·李子通传》,李是“东海丞人”(东海在今江苏北部、山东南部滨海地区,丞在山东)。东海地方北魏立为海州,隋称东海郡,唐武德四年(621)六月重称海州。李子通既是此处人,自知当地沿革,也就决不可能将此名移至他处了。
最后是武德四年(621)唐高祖改海州说。这也是《旧唐书·地理志》的说法。唐高祖建国以后,随着势力的扩大,不断废除隋朝的区划,废郡建道,增设州县,有一整套的部署。江南一带是武德四年(621)十一月杜伏威战败李子通后进入唐朝版图的,江南州县当皆此时设置并重新命名。如湖州、杭州、越州、婺州、衢州,《旧唐书·地理志》皆云“武德四年,平李子通,置……”。但这里却把台州称为“置海州”,武德五年(622)才改为台州。察其笔法,好像唐朝已知把台州名为海州,犯了与东海的海州重名之误,而台州之名海州是存在过的。实则《旧唐书》此说是无根据的。因为在前后隔代南北异处的情况下政区命名有可能重复,在同一时期,有统一的命名机构,有专门的负责人员,前后不过数月,即出现重名,这是不可能想象的;并且由东海郡改的海州,既有州一级的,又有管海、涟、环、东楚四州的总管府一级的,历史上又已使用过,名声甚大,也不容有重名之误。《旧唐书》的记载来源于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元和距武德几近200年,中经安史之乱,典籍多有散亡,李吉甫有何依据也值得怀疑,或者他竟是附会之谈!这一点只要看比《旧唐书》后出的《新唐书·地理志》便可了然。《新唐书·地理志》对此说亦持怀疑态度,但无法排除旧说,故作如下的记述:“台州临海郡,上。本海州。武德四年(621)以永嘉郡之临海置。”此处,“临海郡”一称是照顾到天宝时期唐玄宗废州立郡的复古之举的事实。海州一说虽保持,却是悬空的。因为接着说武德四年(621)以永嘉郡之临海县置台州,永嘉郡、临海县都是隋朝的建置,可见台州是直接从临海改置。改台州之前,相当于现在的台州地区只设临海一县,改台州的同时,把原来的临海、章安、始丰、乐安、宁海5县都恢复了。有趣的是,《旧唐书·地理志》在临海县条下也是这样说的:“武德四年(621),于县置台州,取天台山为名。”这就同叙台州时的说法自相矛盾。其时而武德四年(621),时而武德五年(622);时而海州,时而台州的说法,只证明其自己也把握不定。《元和郡县图志》在这里倒保持一致。但如果把临海等县都放在武德五年(622)建台州的同时,那么武德四年(621)建海州就是一个下无属县的空州了。
附带还要说明:《旧唐书·地理志》在记武德四年(621)置海州,次年改台州之后,又云:“六年,没于辅公祏,七年平贼,仍置台州。”(《元和郡县图志》略同)这里,民国《台州府志》的修纂者似不了解“没”是指政权机构的不再存在,“仍置”则指重新设立政权机构,却联系《新唐书·辅公祏传》中“遣将徐绍宗侵海州”一语,把此海州亦认作台州,以致怀疑辅公祏复反时,台州又被称作海州。这便近乎是常识的错误了。
最后想探讨一下致误之由。原来,东海郡的海州本也有临海之名。如《魏书·地形书》载:海州海西郡属县有“临海。《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一)则称“临海镇”,并记其沿革云:汉赣榆县地。(刘)宋侨立青州。“地后入魏改青州为海州,又是于此置临海镇。高齐废临海镇,(北)周武帝复置东海县,后遂因之。”这是在南北朝互相隔绝下出现的重名情况。由此以推,如果后人在记述地名变易的时候,偶然概念失准,就可能把那临海作为这临海,于是把海州也套到这临海了。此说虽不一定中于情理,但也不排斥意想之外的万一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