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顶(561~632),字法云,俗姓吴,先世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父吴备,南朝陈时为章安令,遂家章安,故人称章安大师。少孤,七岁依摄静寺慧拯出家,日进文辞,以清藻才绮,饮誉于当时。二十岁受具足戒。陈至德元年(583)投天台山修禅寺拜智凯为师,直至智凯去世,未离左右,记录和整理了智凯的佛学理论,写出了佛教天台宗的经典著作 ,有称为"天台三大部"的《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和称为"天台五小部"的《观音玄义》、《观音义疏》、《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文句》、《观无量寿经疏》等。智凯去世后,灌顶携智凯遗书到扬州见杨广,旋闻杨广命,于开皇十八年(598)随司马王弘回天台建国清寺。同年,杨广立为太子,灌顶以僧使前往长安祝贺。还山后,隐居山寺,潜心著述。撰写祖师传记,上溯智凯、慧恩、慧文、龙树,确立了天台宗法统,被尊为五祖,与四祖智凯同为佛教天台创始人。唐贞观六年(632)卒于国清寺,塔于寺前。著作尚有《涅槃玄义》、《涅槃经疏》、《观心论疏》、《天台八教大意》、《国清百录》、《智者别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