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台州  > 人文台州  > 台州历史
丹丘仙茶播紧凝
  天台东乡有座丹丘山,西乡有座紫凝山,古代都以产茶著名。寻根溯源,它们之间还有一段姻缘呢。
  汉朝时,余姚茶农虞洪跋山涉水,到天台山寻找茶叶良种。时当酷暑,他带来解渴的茶水也喝得差不多了,茶种还是没有找到。
  正在这时,一位穿道装的老者,牵着三只青羊走过来,看样子干渴极了。没等他开口,虞洪就递过茶筒。老者喝过茶,拿出一包茶籽,对虞洪说:“我叫丹丘子,听说你善于种茶品茗,特地来送茶籽。希望你把茶种大以后,能够让我尝尝新茶!”
  原来丹丘子是位仙人。他和丹丘老姥一直在天台丹丘山(东横山)种茶采药,修炼道术,看虞洪为人心地善良,有心培育良种,就想通过他把仙茶推广到民间。虞洪接过茶籽,请教种植诀窍。丹丘子告诉他,好茶要有名泉浇,好水泡。紫凝山有一挂瀑布,莹白如练,垂流千尺。用那瀑水种茶,叶就大;用那瀑水沏茶,茶就香。虞洪心领神会,就和全家人住到紫凝山上,果然种出了“大茗”。后人还在山上办了“普门茶场”。
  到了唐代,“茶圣”陆羽来到天台山,亲自品尝了紫凝瀑水,把它定为“天下第十七泉”,而那大茗也被列为良种。宋代桑庄的《茹芝续谱》就说:“天台茶有三品,紫凝(普门)为上,魏岭(天封)次之,小溪(国清)又次之。”可见紫凝大茗还坐过天台山云雾茶的第一把交椅呢。
 
来源:《佛宗仙源》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