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世登州卫指挥佥事,备倭山东,管理三营二十四卫所。三十四年改佥浙江都司,次年,进分守宁、绍、台三郡参将。三十八年,朝廷改变浙江沿海防务,设台(州)金(华)严(州)参将,屯驻海门卫,戚继光为首任参将。任后至义务招募矿工三千人,训练成英勇善战的戚家军,并教以适应南方水田地区作战、以长短兵器配合使用的鸳鸯阵。并配备船只建立水军,加强海上防御。
戚继光在海门四年,率领戚家军转战台州各地,先后取得了海门、花街、新河、桃渚等战的胜利,尤其是嘉靖四十年的临海白水洋和温岭长沙大捷,全歼入侵的倭寇。台州九战九捷,戚继光威名大振,誉为“戚虎”,此后,倭寇遂不敢在犯台州沿海。
嘉靖四十年,戚继光进军增援福建,捣平横屿倭巢,破牛田、林墩。回浙江后,以援闽功升副总兵,分守台、温、福(州)、兴(化)、福宁中路。次年入闽,克平海卫,收复兴化。两年后,捣平广乐南澳,破山贼吴平,结束了持续二百多年的倭患。
隆庆初,北调镇守蓟门,总理辽、昌、平、保定四镇练兵事务,节制四镇,与总督同守边十六年,修筑长城,建敌台,保证了边境的安宁。
在海门期间,戚继光总结抗倭经验撰写《纪效新书》,为中国古代重要兵书。著作尚有《练兵实纪》、《止止堂集》。并写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等诗句以述爱国大志。海门人民感于戚继光的功绩,在城隍庙戚家军屯兵处建戚公祠,以为永久纪念。1965年、1982年,国家文物局两次拨专款,在戚继光屯兵处建立戚继光纪念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