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 发布时间: 2025-07-24 08: 37 | 作者: 应梦诗 柯丽娜 陈兴宇 黄冲霄 | 浏览次数: |
历时377天攻坚,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三门麻岙岭至临海青岭段)迎来重大节点:其控制性工程——新建麻岙岭隧道出口段顺利到达分界里程。这一突破为项目全线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7月22日,走进项目施工现场,灯光明亮,车辆有序往来。不远处,开挖机械正不停挥舞长臂作业;二衬施工区域内,工人们挥洒汗水,熟练地绑扎钢筋;路基施工段上,压路机则一遍遍碾压路床。
作为项目关键节点,新建麻岙岭隧道全长880米,为单向四车道隧道,净宽18.25米,设计时速100千米,最大断面开挖面积257.6平方米。这条关键隧道,施工过程却面临重重考验。
“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围岩稳定性较差且破碎;埋深差异大,存在浅埋、偏压特点,加之紧邻既有高速又有省道,必须严格控制爆破震速才能保障既有交通运营安全。”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台州北段SHSG01标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权三峰坦言,多重挑战叠加,对施工精度和安全管控提出了极高要求。为啃下这块“硬骨头”,项目团队从施工工法优化入手破局,将原设计“双侧壁7步开挖法”优化为“单侧壁+台阶4步法”。“这一调整在确保安全质量前提下,施工效率提升约45%,月最高进尺可达120米。”
与此同时,为保障高速和临近省道通行安全,项目采用“密闭爆破”:在洞口段设置防爆隔离网与毛竹排架等,形成全封闭作业空间。“就像给爆破区域装上‘防护盾’,既能控制震动,又能拦截飞溅碎石,最大限度减少对既有交通干扰。”权三峰说。
3D扫描仪让开挖参数调整更精准,初支拱脚垫板有效防止拱脚连接钢板不被污染,空气式振动器搭配传感器解决二衬拱部混凝土密实度难题……除了工法优化,项目团队还以创新驱动提质增效,还通过调度中心实时监测、一键报警装置、红外感应系统等科技手段守护施工安全。
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台州北段项目三门段起于三门麻岙岭,止于猫狸岭隧道,全长17.3公里,总投资45.8亿元,计划于2026年底完工。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建成后,将加速台州“北融宁波、南连温州、西承金义”的交通网络构建,进一步畅通区域“交通大动脉”,为甬台温都市圈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截至目前,三门段已累计完成投资31.61亿元,占总投资69%,总体形象进度59.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