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市卫生健康委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回应关切  > 主动回应
索引号: 002668346/2025-11107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卫生健康委 成文日期: 2025-04-30
五一出行健康提示:警惕这些传染病!
信息来源: 市卫生健康委 发布时间: 2025-04-30 15: 31 浏览次数:

五一假期即将到来,大家在享受欢乐时光的同时,也要注意健康防护。近期,新冠病毒、百日咳、麻疹、流脑、手足口病、登革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疟疾、禽流感等传染病较为活跃。以下是它们的传播特点及预防措施,助您健康出行!

新冠病毒

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传播力。主要通过飞沫、接触传播。

症状:发热、干咳、乏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 预防措施:

· 乘坐公共交通、进入密集场所时佩戴口罩。

· 勤洗手(七步洗手法)。

· 保持社交距离,避免聚集。

·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并隔离。

百日咳

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程较长。5岁以下儿童。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和飞沫传播。

症状: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病程可达2-3个月。

✅ 预防措施:

· 按时接种百白破疫苗。

· 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场所。

· 保持室内通风。

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疾病,可导致严重并发症。传染性极强,初期类似感冒,后出现全身皮疹。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 预防措施:

· 接种麻腮风疫苗。

· 前往高发地区前确认疫苗接种情况。

· 发现疑似症状及时远离并报告。

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主要通过飞沫、密切接触传播。

症状:突发高热、头痛、呕吐,严重可危及生命。

✅ 预防措施:

· 勤洗手,保持通风。

· 易感人群可接种流脑疫苗。

· 人员密集场所建议佩戴口罩。

手足口病

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于夏秋季。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以接触传播为主,也可通过患者的疱疹液、粪便、唾液传播,也可经飞沫传播。

症状:手、足、口腔疱疹或溃疡,可能伴发热。

✅ 预防措施:

· 督促孩子勤洗手(尤其饭前便后)。

· 避免生冷食物,少去儿童密集场所。

· 定期消毒玩具、餐具。

登革热

由登革病毒引起的蚊媒传染病,热带地区高发。通过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症状:高热、头痛、肌肉关节痛,部分出现皮疹或出血。

✅ 预防措施:

· 前往流行区时穿长袖长裤,使用驱蚊剂。

· 清除房前屋后积水容器,水培植物经常换水。

· 避免清晨/傍晚外出(蚊虫活跃期)。

· 入住酒店检查蚊虫,必要时使用灭蚊产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蜱传疾病,多发于山区丘陵。通过蜱虫叮咬传播,也可以接触病人血液、体液传播。

症状:发热、乏力、恶心、呕吐,伴血小板减少。

✅ 预防措施:

· 避免在草地、树林长时间停留。

· 穿长袖长裤,扎紧裤腿。

· 游玩后检查身体,发现蜱虫及时处理。

· 勿接触病人血液、体液。

· 出现相关症状就诊时请主动告知蜱虫叮咬史。

疟疾

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主要通过按蚊叮咬传播。

症状:周期性寒战、高热、出汗,长期感染可致贫血。

✅ 预防措施:

· 前往流行区前咨询医生,服用预防药物。

· 严格防蚊(蚊帐、驱蚊剂)。

· 回国后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旅行史。

禽流感

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接触染病活禽可能引起感染。

症状:轻症主要为呼吸道症状,重症可表现为肺炎、呼吸衰竭。

✅ 预防措施:

· 避免接触活禽。

· 购买检疫合格的禽类产品。

· 禽肉彻底煮熟后食用。

健康小贴士✔ 出行前关注目的地疫情动态。

✔ 备好口罩、消毒用品、常用药物。

✔ 出现不适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五一假期健康平安,快乐出行! ✈️让我们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