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668346/2025-11050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卫生健康委 | 成文日期: | 2025-03-18 |
信息来源: 市疾控中心 | 发布时间: 2025-03-18 15: 39 | 浏览次数: |
突然发烧!
头痛!
呕吐!
以为是流感?
其实也有可能是流脑
一、什么是流脑?
流脑,全称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一种由脑膜炎奈瑟菌(也称脑膜炎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脊髓膜炎,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为高发季节,主要流行于15岁以下青少年和婴幼儿,年龄越小发病后危害更严重。
脑膜炎奈瑟菌可长期黏附在人体上呼吸道表面而不引起任何临床症状,根据荚膜多糖的特异性至少可分为12个血清群,引起侵袭性疾病的脑膜炎纳瑟菌主要为A、B、C、W、Y、X六个血清群。
二、流脑有哪些临床表现及危害?
流脑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和(或)脑膜刺激征,婴幼儿可见前囟隆起。重症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或)感染中毒性休克。暴发型流脑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存活者可遗留严重后遗症。
大部分人感染脑膜炎纳瑟菌后无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携带状态,只有一小部分的人会出现临床症状。健康人群中携带病菌的比例在10-20%之间,流行时携带比例会更高一些。
三、流脑是怎么传播的?
流脑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人类是脑膜炎纳瑟菌的唯一宿主,脑膜炎纳瑟菌离开人体后很难存活,所以通过日常物品(比如玩具、餐具)传播的机会很小。但是,如果是和2岁以下的宝宝有特别亲密的接触,比如一起睡觉或者亲宝宝,就有可能把病菌传给孩子。
四、如何预防流脑?
接种流脑疫苗是控制和预防流脑传播最有效的措施。通过接种疫苗可使人体产生针对脑膜炎纳瑟菌的抵抗能力,当机体再次接触该细菌时,免疫系统能迅速做出反应,从而降低感染的风险。
做好个人卫生防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在冬春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
五、流脑疫苗都有哪些?
当前我国预防流脑的疫苗有免疫规划疫苗(免费)和非免疫规划疫苗(自费)两大类,共5种疫苗,具体见如下表格。
最后,疾控人提醒大家:
由于集体学习和生活的原因,学校及幼儿园是流脑的高发地点,应特别关注。并且通常情况下,流脑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但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发现一些不同之处。例如,流脑患者发热时往往体温更高、持续时间更长,且伴有寒战、头痛剧烈等症状。此外,流脑还可能导致皮肤出现瘀点、瘀斑等特征性症状。
各位家长朋友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如果发现孩子情况不对请立马就医、早期诊断,助力每一个儿童健康成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