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668194/2025-11016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财政局 | 成文日期: | 2025-02-25 |
信息来源: 市财政局 | 发布时间: 2025-02-25 12: 20 | 浏览次数: |
新年伊始,在全市各级财政、税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1月份我市收入实现了“开门红”。
一、1月份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总体情况
(一)财政收入情况
1.财政总收入:全市财政总收入实现126.4亿元,同比下降1.9%。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市实现77.6亿元,同比增长0.1%。其中:财政口径地方级税收收入58.3亿元,同比下降6.3%;非税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25.9%。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5.2%。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1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9.8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4亿元,同比增长39.5%;教育支出23.3亿元,同比增长38.1%;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5.7亿元,同比下降5.9%;卫生健康支出15.7亿元,同比下降4.8%;节能环保支出0.8亿元,同比增长173.3%。
(三)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
1月份,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53.6亿元,同比增长119.8%,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7.2亿元,同比增长65.1%。政府性基金支出50.3亿元,同比增长48.8%,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入安排的支出32.9亿元,同比增长49.4%。
二、预算执行主要特点
1.全市平稳开局,收入质量须进一步优化。全市财政、税务部门通过积极向上对接、认真做好非税收入及时入库等举措,大力夯实组织收入基础,合理把握收入节奏,各县(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实现平稳开局,1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0.1%,实现“开门红”。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5.2%,主要是1月份免抵调调增增值税同比减少2.45亿元,税收收入质量还须进一步优化。
2.税收收入同比下降,各税种增减不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同比下降6.3%。三大主体税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地方小税种则增减不一。增值税同比下降 9.1%,主要是免抵调增增值税同比减少2.45亿元,剔除免抵调后,增值税同比增长2.0%;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均同比下降3.2%,企业所得税减收主要是黄岩减收3196万元,去年同期泰业欠税及股改拆迁收入大额入库;路桥减收4296万元,个别企业减收较大,存在企业往期企业所得税退库。另外临海增收4080万元,增收因素有临海市良种场本期入库1.1亿元,同期无;减收因素有浙江恩泽医药有限公司同比减少2867.5万元,浙江华海医药销售有限公司同比减少2703.3万元。个人所得税减收主要受个人股息红利所得不可比因素影响,如临海减收2168万元,减收因素有临海慧星集团有限公司同期有分红产生个税6225.0万元,本期无。仙居减收2893万元,主要是去年1月丰安生物股息红利所得税2866万元。地方小税种主要是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下降较明显,土地增值税减收主要受预征率下调以及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其中,临海减收4902万元,减收因素有台州伟星和临海伟星房产合计同比减少3292.7万元;路桥减收2072万元,本期存在土增清算退税。耕地占用税本月入库9619万元,同比下降30.6%,主要是临海市土地储备中心同比减少11000万元。契税同比下降12.0%,主要是温岭减收6562万元,同期有楼盘交付以及本期有住房契税优惠政策。
3.二产总体下降,三产总体平稳。从全市税务部门征收的税收来看,1月份,全市二产入库62.8亿元,同比增长2.1%;三产入库55.4亿元,同比下降11.8%。具体分行业来看:制造业同比下降1.2%,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7.8%,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43.3%等两个行业增长较快,医药制造业同比下降30.6%,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同比下降13.2%、专用设备制造业同比下降11.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下降13.0%等这几个行业下降幅度较大。此外,建筑业同比增长24.8%。
三产中,几大主要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个别行业降幅较大。其中批发零售业同比下降6.9%,金融业同比下降5.0%,房地产业则同比下降27.2%,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同比下降5.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则同比增长30.9%,行业间的增减差距较大。
4.受不可比因素影响,部分支出科目增减幅度较大。由于受一些不可比因素的影响,部分支出科目增加幅度较大。如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同比增长39.5%,教育支出同比增长38.1%,科学技术同比增长56.3%,主要是1月有增资补发,另外部分县(市、区)因2024年财政收支压力巨大,大量资金积压在春节前支付,因此较同期增长较大。
5.县(市、区)总体实现正增长,市级收入要好于县市级收入。从县(市、区)看,除临海(-18.7%)外,其他各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市本级16.6%、椒江2.3%、三门6.0%,增速相对较高。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5%,要快于县市的增速。税收收入同比下降6.3%,除市本级(6.2%)、椒江(0.7%)、三门(0.4%)实现增长外,其他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非税收入同比增长25.9%,除临海(-33.2%)出现下降外,其他县(市、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