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重要专题  > 数字化改革进行时  > 改革报道
数字化改革 现代化先行
数字化助力海陆废物“绿色治理”
​台州两件实践案例入选省“无废城市”建设最佳
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发布时间: 2023-04-20 08: 41 作者: 许灵敏 浏览次数: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日前,2022年度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最佳实践案例揭晓,椒江“海洋云仓+蓝色循环”和天台“构建VOCs治理‘绿岛’模式入选。

“海洋云仓”打造多元共治

保护海洋,就要对海洋污染物进行有效治理。

针对海洋垃圾收集难、处置难、监管难、企业群众参与难等问题,台州市区两级联合建设“海洋云仓”应用,并由“渔省心”迭代升级到“蓝色循环”应用,治理内容由船舶油污拓展到塑料垃圾,治理范围也从海洋拓展到滩涂岸线。

“通过市场化运作,最终达到产业共富、生态共富,实现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的可持续性。”市生态环境局椒江分局党组成员洪燕介绍,这套“海洋云仓”除了采用闭环治理,打造多元共治格局外,还创新了海洋塑料认证方式,实现产业共富。

到目前为止,我市共建设“海洋云仓”53套,利用码头小店等设立垃圾回收点“小蓝之家”11个,吸纳沿海镇村困难群众315人,4300多艘海上渔船加入“蓝色循环”,共收集8类海洋污染物约5827吨,其中海洋塑料约2080吨(包括塑料瓶超过855万个),为渔民免费置换15.3万瓶矿泉水,向一线收集者发放海洋塑料高值利用二次溢价收入132.7万元。

四招构建“绿岛”治理新模式

对于天台的橡胶行业来说,废气难治理、危废难处置问题一直是困扰高质量发展的“紧箍咒”。为此,近年来,天台环保部门创新思路,通过构建活性炭“感知—更换—运输—再生—回用”VOCs治理“绿岛”的新模式,“以废治废”,实现废气治理水平提升和危废源头大幅减量化,达到经济效益和污染治理双提升。

“创建‘无废城市’需要提升危废利用处置能力,减少危废填埋量。”台州市生态环境局天台分局污染防治科科长史志强介绍这一在全省推广的VOCs治理“绿岛”新模式的四大“招数”:

——末端处理设施标准化。让试点企业安装标准化炭箱装置,统一活性炭更换填装方式,且吸附装置是统一以5000m3/h处理量配0.5t活性炭作为一个标准化装置单体,并通过并联组合进行建设安装,实现处理设施建设的标准化。

——废气源头全密闭全收集。针对各个典型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废气收集方式,对硫化和修边工序产生废气进行全密闭全收集,并在硫化机密闭单间操作口安装一套联动装置,用于控制进出自动关闭,提高废气收集率。

——提升活性炭品质规格。该县橡胶企业按照环保部门指导,活性炭统一选择煤质颗粒型活性炭,活性炭箱内衬隔网孔径统一为2.8mm,以便于匹配活性炭再生中心生产线筛网孔径,确保废活性炭高效再生循环使用。

——推行设施运行智慧化管理。建立“以废治废”固废产业数字化平台,实施全过程智治,建立活性炭全过程智治监管平台,健全活性炭设施管理、活性炭设施改造、活性炭更换、废活性炭处置的数字化全业务体系。同时,平台还将根据企业活性炭设施的管理水平、管理效果和环境风险状况进行综合评估。

截至目前,天台的活性炭再生中心实现年处理废活性炭约2万吨,年产再生活性炭约8640吨,解决了区域废活性炭收集难、处置难的问题,实现活性炭再生循环使用。

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土壤与固体废物化学品处得知,“以废治废”智慧平台在去年10月全面上线,截至目前,已完成入驻企业793家,申报活性炭吸附设备750台,在全市范围内通过配置电量监控、智能磅秤等前端感知设备,运用智能预警、异常监测、路径优化等算法模型,为包括橡胶企业在内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数字化服务,并建立科学的监管体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