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台州资讯  > 县市报道
水系连通工程流淌幸福的乡愁
【天台县】水流之处 遍地生金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发布时间: 2023-01-16 08: 43 作者: 徐平 余丽 浏览次数:

大瀑布、寒山湖、始丰溪……河畅水清的秀美景致,如同画卷的底色,将雄壮的天台山渲染得更加灵动与和谐。

天台水系密布,水动能充沛,如何激活全域水资源,成为新时代当地做好人水和谐文章的重头戏。天台求解水利高质量发展“方程式”,在项目治理中,坚持“生态为本,产业为基,文化为魂”,在实践中勾勒出“水系连通+水美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走出了水美共富的新路径。

“让水流之处变成富庶之地。”天台县委书记杨玲玲在专题督查中说,要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富民工程,让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成为共同富裕的最美风景。

作为2021年全省唯一获批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的县,近两年来,天台已治理31条农村水系,惠及7万多人,呈现了“汩汩清水惠民生,幸福流淌千万家”的喜人现象。

从近水到亲水,共建和美水生态

午饭后,王绍相走出家门,来到休闲绿道散步。自从干流崔岙溪改造后,村前的支流裘徐溪也跟着显山露水亮出景致。老王脸上荡漾的笑容,正是水利惠民的生动写照。

在雷峰山区,当地以贯穿全境的崔岙溪为主轴,巧妙地将各村的溪流、水道互联互通。见惯了旱涝灾害的王绍相高兴地说,山区溪流源短、流急、落差大,降水分布不均,不过往后吃水、用水再不用愁了。

崔岙溪上新建了6条拦水坝,在做好生态修复、主骨架工程建设的同时,当地还下足绣花功夫,畅通微循环。雷峰乡乡长陈加雷算了本账:“整个改造受益灌溉面积达2.31万亩。”

黄家塘村坐落于崔岙溪边,去年,外地创业者林秀勇来此创办农场,遇上当地30年来最严重的旱情。正好水系连通项目投用,林秀勇流转的100亩水田抢得天时、地利。他说:“我们主打的‘一粒米的故事’科普文化项目,非常成功。”

在项目推进中,天台以防洪为基础,兼顾水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深度挖掘特有的山水资源和人文资源,实施清淤疏浚、岸坡治理、生态修复、河湖管护及人文景观开发等,使乡村建设从“近水”向“亲水”转变。

走进南屏乡山头郑村,水磨文化墙等景观小品分外吸睛。村里沿溪设置休闲步道、景观节点,打造舒适的亲水场所,方便村民自在漫步滨水绿道之上。

依托水美乡村试点项目,南屏乡建成了美丽的滨水旅游线。工程投资约2000万元,带动落地的各类项目却超过了1亿元。

从水美到水富,共育和谐水经济

南有榨树砩,北有泉湖砩,两水相拥,张思村状如一艘泊于天台“母亲河”始丰溪畔的古船。民宅临水而筑,水绕屋流,别有韵味。难怪村干部陈海强自豪地说:“水是我们古村的魂!”

即便是隆冬季节,张思村河道依然水流丰沛,可见红鲤成群欢游。得益于水系连通建设,该村引水入村,修复了宋代始建穿街而过的流动水系和大旱不干的七星井,对村内河道及小微水体进行整治提升,落实“十米河长”,做到“条条河道有人管,处处水体有人清”。

表面上看,只是张思村的水环境提质了。从深里看,是整个张思片区的5个村因水而兴,以水而荣。该片区打造新乡贤创业基地,引进农业企业54家,实现片区内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超100万元。

天台始终保持生态发展定力,将水系连通的势能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能,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天台县水利局局长叶伟志说,项目不但连通了水系,还推动了产业绿色升级,打通了农业、旅游等产业发展的“财路”,释放了“治水红利”。

安科新村也在激活“水经济”上尝到了甜头。以该村为核心的安科片区,将始丰溪综合治理和试点水景观及水系串联改造,统筹始丰溪畔绿道、便民设施、景观节点和相关资源要素,带动两岸9个村山水康养、游船漂流、清廉旅游、数字领航仓等“亲水”产业融合发展。

水系连通,借水生金。石梁镇白沙坑村以此为招商“橄榄枝”,吸引了总投资20多亿元的柏联五星级度假酒店落户。

从装扮到传承,共兴和合水文化

溪流串珠,文化引线,绵延的气蕴与意境,肉眼可见。

循着河道踏访天台乡村,越来越多的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水清、景美、文兴、民富”的共富实景图。与村民交谈,感受着浓浓的文化氛围,那种获得感和幸福感似乎触手可及。

在推进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项目建设中,天台县不再是简单地用文化装扮门面,而是科学传承和合文化、唐诗文化、佛道文化,并将之融入到河道水文化节点中,融入到地方文化、旅游、生态资源的肌理中,凸显了神秀山水的天生丽质。

碧水绕村,九曲十八弯,坡塘溪水系连通了塔后村2条自然溪流、25口池塘。迈步村道,可见村中河段“曲水流觞”形态。“听溪居”民宿就临溪而建,上海游客陈华入住体验后,在朋友圈上盛赞此处养心润心。

塔后村已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整体风格上更像一个大公园。村干部告诉记者,他们以徐霞客三游天台山的行迹路线为参考,深挖水资源生态价值,将溪流分成三股,连通山塘、农田、村落等水系,对村内山、水、林、田、路、房等资源进行综合改造及生态修复。

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节点,塔后村浸润水文化、唐诗文化,在水系古道沿线,以石、碑、亭、廊、雕塑等形式,让唐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重现了李白吟诵天台山的诗作意境,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游览体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