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重要专题  > 推动共同富裕 浙江先行示范  > 动态新闻
愿做乡亲共富的引路“标牌”
信息来源: 台州晚报 发布时间: 2022-07-06 09: 13 作者: 陈佳乐 王琛琪 雍昕 浏览次数:

人物名片 吕丁福 福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杭州仙居商会常务副会长 仙居县溪港乡乡贤联谊会会长 仙居县网联会常务副会长

公司生产的标牌

微信扫一扫 看精彩视频

在仙居县城的中心地块,矗立着5幢大楼,这里可以说是当地的CBD(中央商务区)。其中一幢就是福正集团大楼。

1973年出生的吕丁福,1992年开始创业,现已在标牌产业打出一片江山。目前,福正集团、福华标牌下属子公司11家,在山西、云南、江苏等多个省市设有分公司和办事处,近3年销售额近7亿元。

生意越做越大的吕丁福,近20年来一直心系家乡,积极反哺桑梓,以乡情为纽带,一人牵一人,一群带一群,先富带后富,成为了周边邻里乡亲走上共富之路的引路“标牌”。

》》创富

多年不懈,成就全乡第一支柱产业

18岁之前,吕丁福没走出过溪港乡大园村方圆7公里。

1992年,吕丁福在临海创办了一家印刷胶辊维修厂,意外接了一笔印刷厂的标牌业务。即使过去了30年,他依旧清晰地记得,那笔订单的金额是1.98万元,他赚到了5000元。

这个订单,改变了吕丁福的人生轨迹。之后,他开始独立进行标牌的推广及胶辊销售维修,并在1994年成立了“台州福华印刷胶辊厂”,一年后正式进入标牌行业,开启了外人看来“开挂”的人生——

第一个5年,让自己富起来;第二个5年,带动身边的亲戚通过标牌生产销售致富;第三个5年,带动亲戚朋友、同乡村民致富。

2011年,积累了一定财富和丰富经验的吕丁福,返乡创业,成立福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随后用10年时间,带动标牌产业成为溪港乡第一支柱产业。

如今,溪港在外从事标牌产业的有600多人,遍布全国各地,产值达数十亿元。其中身家千万元以上的就有10多位。

虽然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吕丁福对于学习从不懈怠。从19岁开始,他就要求自己每天读书、学习一小时,常年保持写日记的习惯。

“2015年,我花了3个月时间,把自己从1992年到2014年的日记,全都翻看了一遍。”采访时,明媚阳光洒进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吕丁福穿着格子衬衫,嘴角忍不住地上扬,“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十年计划’——带动更多人实现共同富裕。”

》》带富

以乡情为纽带,助力村户腰包“鼓”起来

吕丁福当年定下的“十年计划”,在过去的7年里,进行地顺利且成效显著。他带领族亲、同乡、朋友外出从事标牌行业,从产品技术到业务拓展,毫无保留,倾囊相授,为独立创业的同乡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其在行业立足。

他还牵头成立溪港乡标牌协会,对溪港乡乡内从事标牌行业的群体进行整合,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劣互补,解决标牌产业散、乱的问题,提升溪港标牌产业内生动力,并让家乡大园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标牌村”。

近几年来,吕丁福以福正集团作为切入点,实行村企联盟的帮扶策略,通过产业、项目等带动,提升全村环境面貌,强化村集体的带富能力。

吕丁福还投入500万元,注册了浙江蝴蝶谷农业有限公司,作为溪港乡招商引资的项目,落地大园村,以“企业+村社+农户”的模式,承包荒山野地种植茶叶、猕猴桃、酿造杨梅酒等,增加村里的山地出租收入,提升村集体经济,为当地村民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人均增收约2万元,为那些没走出大山的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44岁的吕苏苗夫妻俩,一个在蝴蝶谷的农家乐帮忙打理,一个承包了菜园、果园,为民宿提供食材采摘。

“因为疫情原因,民宿生意受到影响,但丁福一如既往地给我们员工发工资。”吕苏苗站在民宿门口,见有雨落下,便招呼我们进民宿歇息。虽不是营业时间,但民宿里依旧干净整洁,她说:“丁福对我们好,我们也要让他放心。”

》》共富

出钱出力,打造标牌产业园

带动乡亲们“鼓”了腰包还不够,吕丁福还在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上带头出资出力,个人捐助数额累计数百万元。

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居环境大变样,今年以来,溪港乡在仙居环境革命中排名稳居前列。

在老家冷水坑自然村,吕丁福捐资100多万元,对泥石流灾害点进行改造,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安全隐患。

更难得的是,他积极与各部门对接规划审批、政策处理等事务,来来回回跑了不下300趟,推动了冷水坑自然村新农村改造工作,惠及200多人。

今年5月,在县、乡两级的牵线下,福正集团与大园村党支部签订了村企党建联盟协议,这让吕丁福的内心备受鼓舞,“村企党建联盟工作既是组织交给我的光荣任务,也能让我为家乡做更多有益的事、有价值的事。”

在县委统战部的指导下,吕丁福积极谋划在仙居建设电商电力产业园,将分散在全国各地从事标牌电力设施的溪港人引回家乡,进一步将标牌产业的红利惠及乡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吕丁福将标牌红利惠及全乡,从根源上解决了家乡父老的致富难题,变短期的“输血”式带富为长远的“造血”式共富,当地村民家实现了在门口就能发家致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