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2669015/2022-10093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市场监管局 成文日期: 2022-07-26
2022年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要点
信息来源: 市市场监管局 发布时间: 2022-07-26 17: 36 浏览次数:

今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台州“六个城市”建设,切实发挥市场监管助力发展、保障安全、服务民生的工作职能,保持奋进者姿态,激发创造性张力,强化抓落实能力,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争一流,努力打造“六个示范”,为台州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作出积极贡献。

一、破题推进“扩中提低”,创新走好高水平共富路径

1.构建“一库一箱”。通过大数据分析、借力第三方智库等手段,精准分析个体工商户与小微创业者行业分布、从业特点、发展状况、共性关切等情况,科学进行分类,构建好基础数据库,明确扩中提低“重点对象”。强化政策系统集成,推动已出台普惠性政策宣贯落地,创新完善个性化政策供给,丰富和充实“共性+个性”政策工具箱。

2.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集成改革为抓手,聚焦个体工商户与小微创业者从准入准营、公平竞争到融资需求、技能培训、日常监管、歇业退出的“全生命周期”每个环节,以更大的改革力度降低创新创业门槛、消除创新创业限制、加大创新创业扶持,将市场活力充分激发出来。

3.推动创新试点工作。抓住椒江、路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个体工商户发展工作联系点、仙居全省26个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试点等契机,在个体工商户融资破难改革、统筹提升增收能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创新改革,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监管辨识度、全省全国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擦亮台州共富“金名片”。

二、优化升级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台州核心竞争力

4.提升营商环境便利度。加快“自主申报+信用承诺+智能确认”模式在商事登记各环节应用,迭代企业开办“210”标准,实现“0成本、1环节办理、0.5天内办结”。推进“证照分离”改革2.0版,扩大准入准营“一件事”事项应用范围,推进高频行业证照集成办理,让更多市场主体“准入即准营”。联动实施证照并销、破销联办、简易注销,探索试行歇业备案制度,畅通市场主体退出渠道,降低退出成本

5.提升营商环境活力度。深入实施第三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深化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完善信用贷款评价融资等金融服务模式,全年融资金额争取突破200亿元,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供给。

6.提升营商环境公正度。制定实施《现代医药产业竞争合规指南》,加强企业竞争合规辅导,开展企业竞争合规体系建设。开展公平竞争集中审查、独立审查试点,预防和纠正行政垄断行为,加大打传规直工作力度,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深入实施商业秘密保护提质增效工程,试点商业秘密保护自查制度,迭代升级商业秘密保护应用场景,争创国家级商业秘密保护基地。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深入治理涉企违法收费行为。

三、数字赋能监管转型,牵引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

7.全力提升数字化能力。开展“数字化能力提升年”活动,通过“论坛沙龙、培训讲座、技能比武”等方式,推动全市系统干部职工数字化理念和能力明显提升,逐步实现以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赋能市场监管各项工作。

8.大力应用现有系统。切实抓好现有上线场景应用的常态管理、动态更新、持续迭代,建立完善数字化改革场景长效应用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推动重大应用场景全面贯通基层末端,真正落地见效。

9.努力打造特色场景。围绕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争取一批新的应用场景建设试点。加大“台渔链”“台药链”“数字辨妆”“产品质量风险预警与处置系统”等一批台州特色应用场景建设力度,争取全国化妆品网络监测中心落地台州,争当数字化改革领跑者。

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有效促进创新驱动发展

10.提升创造质量,激发双创活力。聚焦我市“456”先进产业集群,深入实施20个专利导航项目,深化专利导航推广运用,加速专利与政策、资源的深度对接,力争建成1个以上省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聚焦产业链重要环节的“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加快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专利成果,完成高价值专利组合10个以上。聚焦强企培育,推进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工作,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11.打通转化通道,放大知识产权价值。推进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建立多元化的专利转化运用渠道,全市中小微企业接受相关主体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的专利数量达到4000件以上。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改革,2022年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150亿元以上,惠及企业1000家以上。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推广知识产权保险,完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

12.加大保护力度,促进公平竞争。积极争创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构建“一体化、多层级、全覆盖”的知识产权维权网络体系,推进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和行政调解工作。加强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台州分中心、“两庭一中心”、知识产权仲裁院和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机构建设,拓展纠纷多元化解,增强知识产权系统保护能力。

13.强化集成服务,提升服务水平。以台州市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试点,构建台州“456”产业专题库,打造“浙江知识产权在线”地方特色应用。加快知识产权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培育,实现知识产权跨层级、跨部门、跨门类“一站式”服务。

五、深入推进质量提升,努力打造质量工作标杆

14.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夯实质量发展基底。深入实施企业管理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全年计划打造管理标杆示范企业100家以上、管理创新达标企业1000家以上。从生命健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微金融服务等特色优势产业中,着力培育一批前景好、动能足、业绩优的高成长型企业,精选质量奖种子选手,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全面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15.推进产业链质量提升,扩大产品竞争优势。继续实施十大产业质量提升,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产业链质量管理水平调查分析试点为切入点,重点选取高端模具、机床装备、泵与电机和智能卫浴等主导优势产业,有针对性提升关键环节、关键节点、关键领域的质量管控水平,以产业链供应链带动上下游企业、区域同类型企业的质量提升,提升台州制造竞争优势。

16.标准创新融合发展,助推质量品牌兴业。在缝制设备等领域推进专利与标准融合发展全省试点,指导企业构建技术、专利、标准联动创新体系,助力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强化标准引领,发挥产业技术标准创新联盟作用,创建更多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全年制定“浙江制造”标准30家以上,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2个、国家标准5个以上。大力实施品牌竞争力提升工程,培育“品字标”企业50家以上,努力形成一批省内知名区域品牌。

六、构建新型监管机制,实现科学集约高效监管

17.深化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开展年报质量提升,深化“智联查”工作试点,实现信用数据高质量归集。借助信用风险监测模型,不断加强信用分类结果在双随机监管中的应用,全年实现双随机计划任务完成率100%、信用分类结果应用率70%的工作目标。深化知识产权、食品、药品、广告等专业领域信用风险管理,实现信用监管与重点监管深度融合,优化内部监管资源配置。

18.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加强全链条、全闭环冷链物防,牵头推进大物防联控工作机制。以平安护航党的二十大为重点,结合“双安双创”,全面落实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安全风险防控,加大专项整治力度,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19.创新开展柔性监管。落实包容审慎监管要求,创新开展柔性监管,理清柔性监管事项,原则上不开展实地检查,降低监管成本,做到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化。全面落实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制,对企业首次轻微违法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实行“首违不罚”。深入推进市场监管领域“认罚择轻”制度试点,探索建立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体现执法温度。

20.推进网络市场共管共治。努力与更多第三方平台建立数据合作关系,逐步实现对涉网主体的全生命周期态势感知。开展网络直播营销活动集中治理,完善网络交易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实现监测预警常态化,真正实现以分析出预警、以预警强规范、以规范促发展。

七、攻坚提升科技实力,努力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21.搭建高能级平台,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全市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全年新增质量技术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5家以上。扎实推进国家无人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塑料模具及制品国家质检中心落户台州,确保国家水泵产品质量检验中心通过验收。大力培育建设各类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积极创建1家以上省级质检中心,1家以上省市场监管局重点实验室,带动提高技术机构硬件装备、科技实力和服务能力。

22.培养高层次人才,提升技术能力。坚持“引育并重、以育为主”原则,加大现有技术人才培养力度,促进技术能力提升。确定一批学科带头人,依托重大项目载体,带领开展课题立项、检测研究等工作,让技术人员提升能力、锻炼成长。完善常态化能力提升机制,全面加强技术人员岗位培训、岗位练兵,定期开展技能比武和选树评选活动,培育市场监管领域“工匠”精神,培养一批专业技术骨干。

23.开展高水平研究,强化科研实力。聚焦一流创新成果,紧紧围绕关键质量技术和需求,加强“产学研检”协同,深化与知名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企业等合作交流,强化科研攻关。结合台州产业特色和技术机构技术优势,积极对接申报一批具有潜力和较强竞争力的科研项目,全年争取立项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2个,力争在数量和质量上取得新的突破。

八、打造现代活力市场,充分激发内需持久动力

24.实施商品市场改造升级。实施商品市场十百千亿工程,梯次培育市场,夯实商品市场发展基石,激发商品市场活力,引领商品市场新发展,实现十亿以上市场30家、百亿市场4家、重点市场交易额达千亿。持续推进“五化”市场改造,新建10家五化市场,充分激发市场魅力,拉动消费内需。进一步加大农贸市场改造力度,创建放心农贸市场35家以上,覆盖率达到80%以上,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

25.推进放心消费提质扩面。实施放心消费单位全程动态监管,开展放心消费乡村建设,力争拓展领域,优化结构,确保建设总量稳中有升。加强消费维权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多元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力争将消费纠纷化解在“第一现场”。加强消费投诉信息公示,深化消费投诉举报信访处置,不断提升消费满意度。聚焦消费热点行业,全面推广合同示范文本,进一步规范合同行为。

26.助力企业进军海外。加强企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深化浙江制造“一次认证多国证书”认证模式,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试点,争取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取得新突破,进一步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协同推进相关标准、知识产权信息的收集和发布,聚焦重点产业开展综合研究,促进政策、规则、标准联通,帮助企业提升应对能力。

九、深入推进专项执法,坚决守住平安稳定底线

27.强化执法攻坚。聚焦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行业,突出重点环节、重点品种、重点区域等关键部位,加大违法案件查办力度,着力破解行业潜规则,深入治理行业乱象,净化行业发展环境。

28.提升执法效能。每季度开展专项执法行动,系统联动、上下合力、行刑衔接,开展集群战役,查处一批有典型性、有影响力的案件。创新执法战术战法,争取多办新领域、新类型的案件,提高执法水平。深入推进“一案一评”考评机制,迭代升级案卷评查方式,优化执法办案综合评价,进一步提升执法成效。

29.加大执法保障。全面实施规范化执法办案区数字化提升改造,实现市县所三级执法办案区互联互通。利用移动终端、5G执法仪、执法单兵等技术装备,实现执法监管现场实时互联、实时指挥,推进智慧执法。完善监转案工作机制,拓宽案源发现渠道,夯实执法基础。

十、变革重塑基层组织,夯实筑牢市场监管基石

30.进一步强化基础。大力实施基层所“双百”行动,全面排查梳理基层所硬件、软件情况,逐家评定基层所等级。按照“抓两头促中间”的思路,切实抓好示范所创建和薄弱所提升,确保全年创成 9家示范所,消除11家薄弱所。深化乡镇(街道)食安办建设,努力实现三星级食安办全覆盖,其中四星级食安办50个,五星级食安办10个,积极发挥全科网格员作用,排查隐患,助力监管。

31.进一步规范运行。细化机构设置、事权划分、业务流程、内部管理、基础设施、装备配备等方面标准,建立基层建设标准化体系。按照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要求,建立基层所与“基层四平台”的衔接机制,理顺与“基层四平台”的协作关系,实现基层所建设与基层治理体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32.进一步锤炼队伍。强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学历高、年纪轻、素质好、作风实的要求配齐配强所长队伍,并予以重点培养、优先使用。鼓励县(市、区)市场监管局按照基层高于机关的原则,建立与市场监管所工作性质相适应的绩效激励制度,落实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关爱。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