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 发布时间: 2020-09-16 09: 22 | 作者: 叶晨阳 | 浏览次数: |
近日,温岭市滨海镇长安村村民辛宏权参加了该市组织的葡萄种植技术培训班。“培训是免费的,课程根据我们的需求设置,这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种植技术。”辛宏权说。长安村是长潭水库移民安置村,当地大多数村民以种植葡萄、西瓜为生,近年来通过移民培训,老百姓种植技术大大提高、营销渠道进一步拓宽,每户家庭年收入基本在10万元以上。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充分发挥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多举措多渠道力促水库移民同步奔小康。
“目前,我们构建了移民创业主体、信用合作、农信担保、小额贴息‘四位一体’的移民创业资金保障体系,设立移民创业贷款贴息基金,对符合条件的移民户创业进行贷款贴息,有效解决其创业融资难题。”市水库移民工作中心副主任李西高说。
台州水库移民18万多人,他们大多是从贫困山区搬迁而来,家庭并不富裕。为此,温岭等地在设立“移家乐”“移民乐”等创业贷款项目的同时,还积极搭建电商孵化平台,通过整合各电商服务站资源,向移民提供原材料采购、农资产品销售等多样化信息服务,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眼下,在仙居县,当地蓄能村、温泉村等50个移民村建设了移民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可为村民代买日常用品、代卖自家农产品以及充值缴费订票等服务,移民家中的桃子、土鸡蛋等农产品不再滞销,每个服务站给移民增收约5万元,实现了移民生活质量提高与创富增收双重福利。
一些移民村集体有一些闲钱积蓄。如何让这些钱保值增值?搭建股份合作平台是一条出路。
“现在,我们依托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将移民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并确权到人,让移民群众量化的股权充分享有集体资产的经营性收益。”临海市水库移民工作中心扶持开发科科长蔡钦波说。该市投资2200余万元,为年坑村等4个后扶村,购买耀达商铺等物业,每年为这4个后扶村带来70余万元租金收入,并分股到人。
同样,在椒江,有关部门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扶持大陈岛6个移民村组建惠民旅游发展公司,发展海岛旅游业,每年创收30多万元。从全市看,今年计划投入移民资金9000余万元,扶持85个移民村异地购置物业,壮大移民村集体经济。
“我们测算过,到2020年底,全市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当地农村居民平均水平的94%。”李西高说。
为让移民村的“生态美”尽快转化为“经济美”,年初以来,我市在原有现代农业、民宿经济等移民生态产业的基础上,开展了由点到面“串联式”项目投入提升工程,变点状美丽产业为块状美丽经济。目前,各地围绕重点库区和重点移民安置区,正充分挖掘移民村生态、地理和资源等特色优势,发展民宿产业链,助农致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