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668661/2020-84848 | 发布机构: | 市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0-12-1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 ZJJC01-2020-0037 | 有效性: | 有效 |
发文字号: | 台政办发〔2020〕56号 |
信息来源: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时间: 2020- 12- 18 16: 11 | 浏览次数: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台州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12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台州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推动全社会节水,全面提 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 量发展,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节水行动 实施方案的通知》 (浙政办发〔2020〕27 号) 要求,结合台州实 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节 水优先方针,把节约用水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的重要举措,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努力把台州 建设成为南方地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的标杆地市。强化目标管理 和刚性约束,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聚焦重点领域和 缺水区域,实施重大节水工程,加强宣传教育和示范引领,增强 全社会节水意识,着力推进制度和技术创新,促进用水方式由粗 放向节约集约转变,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 2022 年,重点领域节水取得快速突破,节水型生产和生活 方式初步建立,节水产业初具规模,非常规水利用占比进一步增 大,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明显增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降至 24.90 立 方米和 15.26 立方米以下(较 2015 年分别下降 49%和 58%以上) , 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 91%以上,城市公共供水管网 漏损率控制在 10%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 0.60 以 上,用水总量控制在 17. 19 亿立方米以内。
到 2025 年,节水标准体系、市场机制基本完善,技术支撑能 力不断增强,用水效率指标持续向好,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节水风 尚。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降至 21.40 立方米和 13. 10 立方米以下(较 2015 年分别下降 56%和 64% 以上) ,用水总量控制在 19.79 亿立方米以内。
到 2035 年,节水护水惜水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全市水资源 节约循环利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形成水资源利用与发展规模、 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等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
二、重点任务
着眼“全域、全业、全程、全面、全民”协同推进节水行动,着力构建 “四大体系”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强势推进 “六大行 动”落实重点工作,积极探索 “四大改革”实施创新引领。推动 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发力、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节水新局面。
( 一)构建 “四大体系”。
1. 建立多维度约束指标体系。健全市、县两级区域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体系,落实区域用水控制目标管理,县域节水型 社会达标建设全覆盖。划定水资源承载能力地区分类,水资源超载地区要制定并实施严格的用水总量削减计划。实施流域水量分 配,明确椒江流域水资源利用上限和生态流量底线。全面推行“区 域水资源论证+水耗标准”制度,明确产业平台用水总量和强度控 制指标,制定项目准入水耗标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到 2022 年,区域水资源论证完成率达到 95%以上。落实规划和建设项目 水资源论证制度,执行节水评价机制,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 从严审批新增取水许可,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
2. 建成全方位工作推进体系。建立市、县两级节水行动领导 小组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协同推进节水行动方案实施。 建立市级部门联络员制度,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相关部门 参加的专题工作会议。
3. 健全多领域节水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用水定额体系,修订 适应全市用水实际需求和水资源管理形势要求的新定额,到 2022 年,建立基本覆盖主要农作物、工业产品、生活服务业的先进用 水定额。严格执行节水标准,分区域探索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节 水监测、统计、评价等方面的节水标准体系。
4. 建设全过程节水监管体系。加强监控能力建设,以重要饮 用水水源地、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重点取用水户和特殊用水 行业取用水户等作为主要监测对象,建立一套从 “源头到龙头” 的节水全过程监测体系。实施节水数字化转型,搭建水资源综合 信息数据库,打造全市节水数字化管理平台,支撑节水管理需求, 强化监管能力。
(二)推进 “六大行动”。
1. 农业节水增效行动。实施农业节水灌溉。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 农业绿色发展先行主体。到 2022 年,全市水肥一体化面积保持在 11.46 万亩以上,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保持在 32.75 万亩以上,建成农 业绿色发展先行县4 个、绿色发展示范区 90 个,节水型灌区 35 个。
发展节水畜牧渔业。开展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改造与建设, 规范取水用水计量监测,鼓励采用节水型自动饮水装置和干清粪 工艺,到 2022 年,累计开展 15 家以上规模养殖场节水改造与建 设,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节水设施设备安装率 100%。推进渔业健康养殖,减少养殖用水和尾水排放。
推进农村生活节水。实施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加快村 镇生活供水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与改造,实行计量收费。推进农 村“厕所革命”, 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到 2022 年,全市农村供水 工程供水保证率保持 95%以上,农村供水工程计量安装率达到 100%,全面落实水费收缴制度。
2. 工业节水减排行动。实施工业节水改造。大力推广高效冷 却、洗涤、循环用水、废污水再生利用、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等 节水工艺和技术,支持企业开展节水技改及再生水回用改造,高 耗水工业用水户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及水效对标,超过取水定额 标准的企业限期实施节水改造。到 2022 年,组织实施一批重点用 水行业企业节水改造项目,高耗水工业企业水效达标率达到 90%以上。
强化企业用水管理。建立工业企业重点用水户名录,实现年 用水量 1 万立方米及以上的工业企业用水计划管理全覆盖。推动 建立高耗水企业、园区智慧用水管理系统,实现取用耗排全过程 的智能化控制与系统优化。推动一批大中型高耗水企业、园区(年 用水量 20 万立方米以上) 建设智慧用水管理系统。
推行水循环梯级利用。推进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绿色升级, 支持企业开展节水和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推广分质用水和循环 利用。新建工业园区在规划布局时,要统筹供排水和循环利用等 基础设施建设,在优质水源紧缺地区大力推进工业园区水源分质 供水。到 2022 年,新(扩) 建 1 个工业水厂,力争创建 1 个节水 标杆园区。
3. 城镇节水降损行动。建设节水型城市。提高城市节水工作 系统性,将节水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实现优水 优用、循环循序利用。将非常规水纳入城市供排水规划进行统一 配置,不断提高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利用量。从严控制高耗 水服务业用水,积极推广循环用水技术、设备与工艺,优先利用 非常规水源,争取 2022 年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
控制供水管网漏损。加快制定和实施城乡供水管网改造建设 方案,加强公共供水系统运行管理,推进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 管理,建立精细化管理平台和漏损管控体系,协同推进二次供水 设施改造和专业化管理,建立全国领先的城乡清洁高效供水管网。
到 2022 年,开展 1 处城市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新( 改) 建供 水管网 500 公里以上,实现全市城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 10%以内。
开展公共领域节水。公共机构率先开展供水管网、绿化浇灌 系统节水诊断,推广应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大力推 广绿色建筑,新建公共建筑要安装节水器具。推动城镇居民家庭 节水,普及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到 2022 年,公共场所及公共建 筑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 100%,全部市级机关、70%以上的市级事 业单位和县级机关建成节水型单位。
4. 非常规水利用行动。加强非常规水利用。推动非常规水纳 入水资源统一配置,逐年提高非常规水利用比例。新建小区、城 市道路、公共绿地等因地制宜配套建设再生水和雨水集蓄利用设 施,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和工业再生水利 用。到 2022 年,全市新增雨水集蓄利用工程 450 处,建设 1 个城 市再生水利用项目和 1 个以上工业再生水利用试点项目,再生水 回用率达到 16%以上(缺水城市达到 20%以上) 。
沿海地区充分利用海水。海岛地区以海水淡化利用规模化示 范为基础,高耗水行业和工业园区要优先利用海水、亚海水。在 海岛地区和产业园区中选择合适试点,探索不同规模海水淡化水 进入城市市政供水管网的模式及投资、运营和管理机制,完善供 水水源结构和产业链条,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到 2022 年,海水淡 化产能规模达到 9 万立方米/日。
5. 节水标杆示范行动。开展节水标杆示范。聚焦聚力重点用 水领域,实施节水标杆示范工程。推进节水宣传教育基地建设, 常态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到 2022 年,打造 10 个节水标杆酒店、 10 个节水标杆校园和 30 个节水标杆小区,培育 30 个节水标杆企 业,完成 300 个节水型公共机构建设,县级节水宣传教育基地全 覆盖。
推行水效领跑者引领。在用水产品、重点用水行业、灌区、 公共机构和节水型城市开展水效领跑者创建工作。到 2022 年,全 市创建 1 家水效领跑者工业企业和 1 个水效领跑者公共机构,力 争创建 1 个水效领跑者用水产品型号和 1 个水效领跑者灌区,积 极申报水效领跑者城市。
6. 节水装备制造行动。发展节水装备产业。大力支持智能马 桶节水产品和设备制造,抓好规划设计,推进智能马桶特色小镇建 设,建好产业平台。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 建设智能马桶 研究院,升级创新平台,提升中高端品牌企业的差异化竞争力。推 动 “台州制造台州首用”,加大台州智能马桶在市场推广使用力 度。
推广节水技术和装备。加大先进技术引进力度,重点支持用 水精准计量、水高效循环利用、精准节水灌溉控制、管网漏损监 测智能化、非常规水源利用等先进技术及设备的推广应用。
( 三)探索 “四大改革”。
1. 深化水价综合改革。完善居民阶梯水价和非居民用水差别化水价制度,全面推行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继 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落实农业用水精准补贴。逐步形成水 价动态调整机制,促进节约用水和水源保护。
2. 推进水耗标准制度改革。探索水耗标准管理融入市委市政 府 “标准地”改革、 “亩均论英雄”改革中,寻求区域用水总量 和用水强度双控行动的具体路径,实现水利改革与相关重大综合 性改革同频共振。
3. 实施节水奖励机制改革。研究集成促进节水的制度措施, 对在节水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等给予奖励,对再生 水回用、雨水集蓄利用、节水技改等节水项目给予制度支持。
4. 拓展节水融资模式改革。鼓励金融资本进入节水领域,依 法合规支持节水工程建设、技术改造、非常规水源利用等项目。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有一定收益的节水项目建设和运营,积 极推动合同节水管理。到 2022 年,完成 2 例合同节水试点项目。
三、保障措施
(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政府对节水工作的领导,在原有 台州市水土保持委员会基础上,调整为台州市水资源管理和水土 保持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推进全市节水工作。委员会由分管副 市长担任主任,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成员单位包括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 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建设局、市农业农村 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统计局、市机关事务局、市综合执法局等相关单位。市水利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 制定年度实施计划,细分工作任务,对全市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 查。市级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对本领域节水工作的监督 指导。各县(市、区) 政府对本辖区节水工作负总责,制定节水 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创新工作机制,确保节水行动目 标任务完成。
(二)保障资金投入。加大各级各类财政资金对节水行动方 案实施的支持力度。按照属地负责原则,市、县财政部门积极发 挥职能作用,重点支持节水 “六大行动” 、水资源节约保护、节 水宣传教育等。
( 三)强化监督考核。建立政府节水目标责任制,将单位 GDP 用水量等指标纳入台州市高质量发展考核及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 系,节水行动年度目标任务纳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 和 “五水共治”考核。
( 四)提升节水意识。加强宣传教育,把节约用水相关知识 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充分发挥主流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提 高公众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节约用水客观规律的认识。倡导绿色消 费新风尚,鼓励购买使用节水产品。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 普及节水知识,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1. 台州市节水行动任务分工
2. 台州市水资源管理和水土保持工作委员会成员名单
附件 1
台州市节水行动任务分工
重点任务 | 目标任务 | 具体工作 | 牵头单位 | 参与单位 |
构建 “四 大体系” | 建立多维 度约束指 标体系 | 健全市、县两级区域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体系,落实区域用水控 制目标管理。 | 市水利局、市 发展改革委 | 市经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 业农村局、市综合执法局 |
全面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到 2022 年,全市节水型社会达标 县域覆盖率 100%。 | 市水利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 市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 管局、市机关事务局 | ||
划定水资源承载能力地区分类,建立监测预警机制,水资源超载地区 要制定并实施严格的用水总量削减计划。 | 市水利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市经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综合执 法局 | ||
实施流域水量分配,明确椒江流域水资源利用上限和生态流量底线。 | 市水利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自然资 源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 | ||
全面推行“区域水资源论证+水耗标准”制度,明确产业平台用水总量 和强度控制指标,制定项目准入水耗标准,简化取水审批程序,强化 事中事后监管。到 2022 年, 区域水资源论证完成率达到 95%以上。 | 市水利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商务局 | ||
落实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执行节水评价机制,控制水资 源开发利用强度。从严审批新增取水许可,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 | 市水利局 | 市发展改革委 |
重点任务 | 目标任务 | 具体工作 | 牵头单位 | 参与单位 |
构建 “四 大体系” | 建成全方 位工作推 进体系 | 建立市、县两级节水行动领导小组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协 同推进节水行动方案实施。建立市级部门联络员制度,根据工作需要, 不定期召开相关部门参加的专题工作会议。 | 各县(市、区) 政府 | 市水资源管理和水土保持工作委员 会有关成员单位 |
健全多领 域节水标 准体系 | 不断完善用水定额体系,修订适应全市用水实际需求和水资源管理形 势要求的新定额,到 2022 年,建立基本覆盖主要农作物、工业产品、 生活服务业的先进用水定额。 | 市水利局、市 市场监管局 | 市经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机关事 务局 | |
严格执行节水标准,分区域探索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节水监测、统计、 评价等方面的节水标准体系。 | 市水利局、市 市场监管局 | 市综合执法局、市建设局、市统计局 | ||
建设全过 程节水监 管体系 | 加强监控能力建设,以重要饮用水水源地、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 重点取用水户和特殊用水行业用水户等作为主要监测对象,建立一套 从 “源头到龙头”的节水全过程监测体系。 | 市水利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自然资 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 村局、市商务局、市统计局 | |
实施节水数字化转型,搭建水资源综合信息数据库,打造全市节水数 字化管理平台,支撑节水管理需求,强化监管能力。 | 市水利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自然资 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 村局、市商务局、市统计局 | ||
农业节水 增效行动 | 实施农业 节水灌溉 | 到 2022 年,全市指标为累计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32.75 万亩,累计 建设水肥一体化面积 11.46 万亩,建成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 4 个、绿 色发展示范区 90 个; 到 2025 年,累计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36. 11 万亩,累计建设水肥一体化面积 12.64 万亩,建成农业绿色发展先行 县 6 个、绿色发展示范区 108 个。 | 市农业农村局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局 |
到 2022 年,累计创建节水型灌区 35 个。到 2025 年,累计创建节水型 灌区 40 个。 | 市水利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 | ||
发展节水 畜牧渔业 | 到 2022 年,完成规模养殖场节水改造与建设 15 家,完成玉环市、三 门县、温岭市、临海市 4 个渔业健康示范县和 120 个水产健康养殖示 范场创建工作,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节水设施设备安装 率 100%。 | 市农业农村 局、市港航 口 岸和渔业局 | 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重点任务 | 目标任务 | 具体工作 | 牵头单位 | 参与单位 |
农业节水 增效行动 | 推进农村 生活节水 | 实施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加快村镇生活供水设施及配套管网建 设与改造,实行计量收费。到 2022 年,全市农村供水工程供水保证率 保持 95%以上,农村供水工程计量安装率达到 100%。 | 市水利局、市 建设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生态环 境局、市卫生健康委 |
推进农村 “厕所革命”,推广使用节水器具。 | 市农业农村 局、市卫生健 康委 | 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生态环 境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 ||
工业节水 减排行动 | 实施工业 节水改造 | 到 2022 年,六大高耗水行业节水型企业创建率达到 100%,高耗水工 业企业水效达标率达到 90%以上。到 2025 年,六大高耗水行业节水型 企业创建率达到 100%,高耗水工业企业水效达标率达到 95%以上。 | 市经信局、市 综合执法局、 市水利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 |
强化企业 用水管理 | 建立工业企业重点用水户名录,实现年用水量 1 万立方米及以上的工 业企业用水计划管理全覆盖。 | 市水利局、市 综合执法局、 市经信局 | 市统计局 | |
推动建立高耗水企业、园区智慧用水管理系统,实现取用耗排全过程 的智能化控制与系统优化。推动一批大中型高耗水企业、园区(年用 水量 20 万立方米以上) 建设智慧用水管理系统。 | 市经信局 | 市水利局 | ||
推行水循 环梯级利 用 | 推进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绿色升级,支持企业开展节水和水循环利用 设施建设,推广分质用水和循环利用。到 2022 年,规模以上工业用水 重复利用率达到 91%以上。到 2025 年,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达到 93%以上。 | 市经信局、市 发展改革委、 市生态环境局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局 | |
优质水源紧缺地区要大力推进工业园区水源分质供水。到 2022 年,在 玉环新(扩) 建 1 个工业水厂。 | 玉环市政府 | |||
到 2022 年,在椒江的浙江省化学原料药产业园区力争创建 1 个节水标 杆园区; 到 2025 年,在椒江、仙居和黄岩等地力争创建 3 个以上节水 标杆园区。 | 市经信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利局 | ||
城镇节水 降损行动 | 建设节水 型城市 | 提高城市节水工作系统性,将节水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环 节,实现优水优用、循环循序利用。将非常规水纳入城市供排水规划 进行统一配置,不断提高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利用量。 | 市建设局、市 综合执法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 |
从严控制高耗水服务业用水,积极推广循环用水技术、设备与工艺, 优先利用非常规水源,争取 2022 年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 | 市综合执法 局、市水利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 |
重点任务 | 目标任务 | 具体工作 | 牵头单位 | 参与单位 |
城镇节水 降损行动 | 控制供水 管网漏损 | 到 2022 年,完成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控制漏损省级试点 1 个,任务 分解至玉环; 新改建供水管网 500 公里以上,实现全市城区公共供水 管网漏损率控制在 10%以内; 到 2025 年,完成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 控制漏损市级试点 5 个,任务分解至椒江、黄岩、三门、仙居、临海 5 个地区。新改建供水管网 750 公里以上,力争全市公共供水管网漏 损率控制在 10%以内。 | 市建设局、市 综合执法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市水利局 |
开展公共 领域节水 | 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新建公共建筑要安装节水器具。推动城镇居民家 庭节水,普及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到 2022 年,公共场所及公共建筑 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 100%。 | 市综合执法 局、市建设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利局、市市场监 管局、市机关事务局 | |
到 2022 年,全部市级机关、70%以上的市级事业单位和县级机关建成 节水型单位; 到 2025 年,全部市级机关、80%以上的市级事业单位和 县级机关建成节水型单位。 | 市机关事务 局、市水利局 | 市级有关单位 | ||
非常规水 利用行动 | 加强非常 规水利用 | 推动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逐年提高非常规水利用比例。 | 市水利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市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 |
到 2022 年,全市新增雨水集蓄利用工程 450 处,再生水回用率达到 16%以上,其中温岭、玉环等缺水城市达到 20%以上; 建设 1 个城市 再生水利用项目; 到 2025 年,全市新增雨水集蓄利用工程 640 处,回 用率达到 18%以上,其中温岭、玉环等缺水城市达到 20%以上,建设 2 个城市再生水利用项目。 | 市建设局、市 综合执法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水利局、 市农业农村局 | ||
到 2022 年,全市建设 1 个工业再生水利用试点项目。到 2025 年,全 市建设 2 个工业再生水利用试点项目。 | 椒江区、玉环 市政府 | |||
沿海地区 充分利用 海水 | 到 2022 年,海水淡化产能规模达到 9 万立方米/日。到 2025 年,海水 淡化产能规模达到 11 万立方米/日。 | 市水利局、市 发展改革委 | 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规 划局、市卫生健康委 |
重点任务 | 目标任务 | 具体工作 | 牵头单位 | 参与单位 |
节水标杆 示范行动 | 开展节水 标杆示范 | 到 2022 年,打造 10 个节水标杆酒店。到 2025 年,打造 20 个节水标 杆酒店。 | 市水利局、市 文化广电旅游 体育局 | |
到 2022 年,打造 10 个节水标杆校园。到 2025 年,打造 30 个节水标 杆校园。 | 市水利局、市 教育局、市机 关事务局 | |||
到 2022 年,打造 30 个节水标杆小区。到 2025 年,打造 40 个节水标 杆小区。 | 市水利局、市 综合执法局 | |||
到 2022 年,培育 30 个节水标杆企业。到 2025 年,培育 50 个节水标 杆企业。 | 市经信局、市 综合执法局、 市水利局 | |||
到 2022 年,完成 300 个节水型公共机构建设。到 2025 年,完成 500 个节水型公共机构建设。 | 市机关事务 局、市水利局 | |||
到 2022 年,县级节水宣传教育基地全覆盖。到 2025 年,省级节水宣 传教育基地占比达到 2/3 以上。 | 市水利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教育局、 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广 电旅游体育局 | ||
推行水效 领跑者引 领 | 开展用水产品水效领跑者创建工作,到 2022 年,力争创建 1 个水效领 跑者用水产品型号。到 2025 年,力争创建 2 个水效领跑者用水产品型 号。 | 市发展改革委 | 市经信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 市市场监管局 | |
开展重点用水行业水效领跑者创建工作,到 2022 年,创建 1 家水效领 跑者工业企业。到 2025 年,创建 2 家水效领跑者工业企业。 | 市经信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利局 | ||
开展灌区水效领跑者创建工作,到 2022 年,力争创建 1 个水效领跑者 灌区。到 2025 年,力争创建 2 个水效领跑者灌区。 | 市水利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 | ||
开展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创建工作,到 2022 年,创建 1 个水效领跑者 公共机构。到 2025 年,创建 2 个水效领跑者公共机构。 | 市机关事务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利局 | ||
积极申报水效领跑者城市。 | 市综合执法 局、市建设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利局 |
重点任务 | 目标任务 | 具体工作 | 牵头单位 | 参与单位 |
节水装备 制造行动 | 发展节水 装备产业 | 大力支持智能马桶节水产品和设备制造,抓好规划设计,推进智能马桶特 色小镇建设, 建好产业平台;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 建设智能马 桶研究院,升级创新平台,提升中高端品牌企业的差异化竞争力。推动“台 州制造台州首用”,加快台州智能马桶在市内推广使用。 | 市经信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水利局、 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 |
推广节水 技术和装 备 | 加大先进技术引进力度,重点支持用水精准计量、水高效循环利用、 精准节水灌溉控制、管网漏损监测智能化、非常规水源利用等先进技 术及设备的推广应用。 | 市科技局、市 水利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自然资 源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 管局、市机关事务局 | |
探索 “四 大改革” | 深化水价 综合改革 | 完善居民阶梯水价和非居民用水差别化水价制度,全面推行城镇非居 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 市发展改革 委、市综合执 法局 | 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 |
继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落实农业用水精准补贴。 | 市水利局、市 财政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市农业农村局 | ||
逐步形成水价动态调整机制,促进节约用水和水源保护。 | 市发展改革 委、市水利局、 市综合执法局 | 市财政局 | ||
推进水耗 标准制度 改革 | 探索水耗标准管理融入市委市政府 “标准地”改革、 “亩均论英雄” 改革中,寻求区域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双控行动的具体路径,实现水 利改革与相关重大综合性改革同频共振。 | 市水利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商务局 | |
实施节水 奖励机制 改革 | 研究集成促进节水的制度措施,对在节水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 和个人等给予奖励,对再生水回用、雨水集蓄利用、节水技改等节水 项目给予制度支持。 | 市水利局、市 财政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建设局、 市农业农村局、市机关事务局 | |
拓展节水 融资模式 改革 | 鼓励金融资本进入节水领域,支持节水工程建设、节水技术改造、非 常规水利用等项目。 | 台州银保监分 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建设局、 市农业农村局 | |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有一定收益的节水项目建设和运营,积极推 动合同节水管理。到 2022 年,完成 2 例合同节水试点项目。 | 市水利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教育局、 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 市机关事务局 |
重点任务 | 目标任务 | 具体工作 | 牵头单位 | 参与单位 |
保障措施 | 加强组织 领导 | 加强政府对节水工作的领导,在原有台州市水土保持委员会基础上, 调整为台州市水资源管理和水土保持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推进全市 节水工作。委员会由分管副市长担任主任,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水利 局。成员单位包括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教育局、 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建设局、 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统计局、 市机关事务局、市综合执法局等相关单位。市水利局会同有关部门组 织制定年度实施计划,细分工作任务,对全市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市级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对本领域节水工作的监督指导。 | 市水利局 | 各成员单位 |
各县(市、区) 政府对本辖区节水工作负总责,制定节水行动实施方 案,明确任务分工,创新工作机制,确保节水行动目标任务完成。 | 各县(市、区) 政府 | |||
保障资金 投入 | 加大各级各类财政资金对节水行动方案实施的支持力度。按照属地负 责原则,市、县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重点支持节水 “六大行 动” 、水资源节约保护、节水宣传教育等,助力节水行动顺利推进。 | 市、县级财政 部门 | ||
强化监督 考核 | 建立政府节水目标责任制,将单位 GDP 用水量等指标纳入台州市高质 量发展考核及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市水利局 | 市生态环境局、市统计局 | |
节水行动年度目标任务纳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和 “五水 共治”考核。 | 市水利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 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市生态环境局、市建设局、市综合执 法局、市统计局 | ||
提升节水 意识 | 加强宣传教育,把节约用水相关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充分发挥主 流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提高公众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节约用水客 观规律的认识。倡导绿色消费新风尚,鼓励购买使用节水产品。开展 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普及节水知识,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 市水利局、市 综合执法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教育局、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 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 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机关事务局 |
附件 2
台州市水资源管理和水土保持工作委员会 成员名单
为加强对全市节水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确保《台州 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 各项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和顺利完成,根据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 知》 (浙政办发〔2020〕27 号) 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调整设立省水资源管理和水土保持工作委员会的通知》 (浙政办 发〔2009〕60 号) 精神,拟调整设立台州市水资源管理和水土保 持工作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名单如下:
主 任: 市政府分管副市长
副 主 任: 苏元蓬 市政府
李起福市水利局
委 员: 郑和良市发展改革委
蒋显掌市经信局
张 江市教育局
何贤忠市科技局
赵 明市公安局
卢修贤市财政局
陈敦庸市人力社保局
邱晓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林勤耕市生态环境局
施月中市建设局
朱永芳市交通运输局
郏茂盛市水利局
葛金林市农业农村局
冯 淼市商务局
朱昌明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金灵江市卫生健康委
陈理元市市场监管局
奚朝霞市统计局
叶崇君市机关事务局
陈新明市综合执法局
许鹏飞市港航 口岸和渔业局
朱敏捷台州电业局
严秀全市铁路办
章以昌台州银保监分局
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郏茂盛兼任办公 室主任。
台政办发〔2020〕56号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台州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pdf
![]() ![]() |